王健生,李明苗,江 豐,袁登榮
(南京市植保植檢站,江蘇南京 210036)
2015年來,南京市農業植保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到2020年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方案》,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導向,加快轉變病蟲害防控方式,通過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推行精準科學施藥,深入開展化學農藥減量使用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南京市高度重視化學農藥減量工作,農藥減量工作上升到各級政府層面,2017年初,南京市政府全面開展“兩減六治三提升”行動,將“到2020年確保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納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標。2019年6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南京市沿江5 km化肥與化學農藥“兩減”工作方案》,啟動沿江5 km區域“兩減”工作,全市沿江5 km區域共涉及到8個街道、1.2萬hm2耕地,是全市“兩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全國沿江化肥、化學農藥“兩減”示范帶,扎實推動長江大保護,助力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2020年10月,市委市政府《關于印發南京市探索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明確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學農藥使用量較2015年下降18%。市區植保部門每年制定重大病蟲防控方案,明確農藥減量控害技術措施。
強化項目帶動,2018年起共建設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41個,核心示范面積共計0.2萬余hm2,作物品種涵蓋水稻、蔬菜、茶葉、草莓、西瓜等。結合示范區建設,在項目區及周邊因地制宜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產品,技術輻射面積近2萬hm2,其中:江寧區淳化街道、浦口區橋林街道、高淳區東壩街道等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區應用“種子處理+無紡布覆蓋育秧+生態調控+殺蟲燈+生物農藥+科學用藥”的技術模式,溧水區華成蔬菜綠色防控示范區應用“清潔田園+生態調控+綜合誘殺”的防控模式,六合區平山茶葉綠色防控示范區應用“清園控害+理化誘殺+生物農藥”的防控集成技術,均取得了較好的防控效果。經測算,綠色防控示范區內生物物理等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50%以上,水稻化學農藥使用量較對照區減少20%以上,果菜茶等園藝作物減少30%以上。
在省級專業化統防統治項目基礎上,南京市級財政自2015年起安排專項資金(表1),通過扶持引導專業合作社、植保服務公司等社會化服務主體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解決傳統農業經營主體和分散經營模式“濫用藥”的問題[1]。項目有力地促進了統防統治工作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發展植保專業化服務組織300家,其中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專業合作組織107家,自走式噴桿噴霧機183臺,植保無人機數量達到209架,日防控作業能力1.36萬hm2,全市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67.7%。據統計,2020年南京艾津植保有限公司在水稻統防統治項目區施藥4次,比農戶常規防治減少了1~2次用藥,農藥減量20%以上,水稻防效達95%以上(高于農戶自防效85%),服務對象滿意度98%以上。

表1 2015—2020年來省市專業化統防統治項目情況
測報是防治基礎,市區農業植保部門加大田間病蟲害調查頻次和范圍,實時掌握田間病蟲發生發展動態,市站每年完成病蟲害發生動態匯報200余期,發布全市病蟲預警信息15期以上,為重大病蟲科學防控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開展“科學用藥進萬家”行動,市區每年開展培訓近100場,培訓4 000余人次,發放資料70余萬份,同時利用微信短信、廣播電視等多形式廣泛開展科學使用農藥技術宣傳,提升農藥經營者的病蟲診斷能力和農藥使用者的科學用藥水平,減少農藥銷售、使用過程中的“亂開方、亂指導、濫用藥”現象,有效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和使用量。病蟲防治關鍵時期,組織農技人員下沉到田間一線,指導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大戶等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定,杜絕超范圍、超劑量用藥。
全市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面逐年擴大,綠色防控覆蓋率穩步提升,主要農作物化學農藥使用量連年下降,2020年統計局初步數據,全市化學農藥使用量1 165 t,較2015年削減31.3%(表2)。

表2 2015—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工作成效
1)推進農藥減量使用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部門廣、環節多,稻麥油菜、園藝、林業以及非耕地用藥等等,需其他相關單位和農業各部門協同配合,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強化信息交流、明確職責分工,共同推進農藥減量工作。
2)農藥使用量和病蟲害發生程度、農作物種植面積等密切相關,草地貪夜蛾、小麥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稻飛虱等農作物病蟲害近年多發、頻發、重發,為確保糧食安全,農藥減量壓力較大。
3)植保公益性服務點多面廣,工作量大,區級以下普遍存在植保專業技術人員老化、隊伍斷層等問題,鎮街幾乎無專職植保員,基層植保測報、防治指導力量缺乏。
1)繼續大力發展統防統治。統防統治補貼項目是推進化學農藥減量的有力抓手,通過項目扶持,可以有效管理監督服務組織實現“少用藥、用好藥”,下一步南京市進一步扶持發展農業植?!巴泄芑狈?,加大對專業化防治組織的專項扶持,培育多元化、規范化的生產經營性服務組織開展植保社會化服務,構建全市現代公共植保防治體系[2,3]。
2)強化綠色防控示范帶動。按照“提質擴面、三級聯動”要求,積極構建“省有示范區、市有示范片、縣有示范方”的綠色防控示范建設格局,做好省級農作物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擴大市級綠色防控示范片規模,增強綠色防控示范區的技術引領,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4,5]。
3)進一步完善農藥強度監測。制訂和完善市級農藥使用強度監測實施方案,科學設置監測樣點,細化工作任務,確定監測內容,準確掌握全市農藥使用狀況,為推進農藥減量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