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于高中校園教學的關注度也在日益提高。歷史學科作為高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能夠有效培養高中生的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以及家國情懷五方面核心素養,對于高中生的學習與成長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高中歷史存在較大的學習難度,加以部分教師教學手段較為單一,教師在授課時難以保障全部高中生都能夠吃透所學的知識內容。對此,教師可以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引入到歷史課堂上,以更為具體、生動且更具針對性的講解,深化授課內容,使學生實現深度學習。
關鍵詞:高中歷史;信息化;深度學習;教學手段
深度學習在高中教學領域泛指教師教導的深度以及學生掌握的程度。高中作為承接九年義務教育與大學的重要階段,高中生在此時不僅需要復習鞏固以往的所學知識,還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教師培養高中生的深度學習能力,既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信息化教學則是國家科技領域與國家教育領域共同發展而衍生的產物,它具有可視化、直觀化、便捷化等特點,教師結合信息技術輔助授課,能為高中生帶來全新學習感受,還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一、 落實深度學習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分析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多數教師在開展授課時慣用于“灌溉”“填鴨”等方式的板書文字,這一模式雖然能夠起到知識傳遞的目的,但高中生的學習過程卻極為被動,這樣不僅難以保障學生全部掌握知識內容,而且學習深度也長期處于較為淺層的程度。以下,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實際教學經驗,簡要列舉部分有助于促進高中生實現深度學習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以供專業人士參考。
(一)多媒體教學
自我國開展教育以來,板書文字就成了教育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模式。多媒體教學與之相近,卻不相同。多媒體教學指教師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安排,將所需要講解的文字、圖片等信息,通過多媒體投影儀等設備進行呈現,這既能夠一改傳統板書黑白視界,還能夠將枯燥乏味的歷史內容變得更加生動,配合音效設備的使用,能夠進一步改善學生的聽覺感受,從而使課堂講解變得更具吸引力。
(二)微課教學
高中生為了備戰高考,日常生活往往與學習緊密相連,學習壓力大的同時,也沒有過多精力、時間去深挖個別難度較大的知識點。微課教學則完美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教師可以應用視頻錄像、剪輯設備、軟件,將傳統耗時較長的課堂授課內容精簡錄制到僅有5-15分鐘的簡短視頻當中,高中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即可下載進行觀看。這一模式不僅能夠避免課堂教學中不必要的時間浪費,還能夠使教學內容更為詳細、更具深度,更有利于高中生快速理解與掌握。
(三)網課教學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便捷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也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我國沿襲百年之余的教學格局多為課堂、教室,教師進行口頭講解、言傳身教。而網課教學不僅打破了教育在空間上的限制,更解決了教學在時間上的約束問題。教師立足便捷的互聯網,將授課地點轉移至互聯網平臺,高中生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中使用電腦、手機等設備完成遠程線上學習,從而完成知識內容的掌握。
(四)視頻教學
歷史知識皆源自真實、已發生的歷史事件,歷史教材受排版、教學范圍等要素的約束,難以將全部歷史內容盡數展示。視頻教學顧名思義,是指教師結合歷史視頻、歷史紀錄片、歷史短片等影像資料進行授課,使高中生能夠掌握教材書本以外的諸多知識點,在豐富內容掌握的同時,更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學習的深度。
二、 高中歷史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研究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優化學習視聽
課堂作為高中生獲取知識的第一場所,其氛圍優劣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效率、質量。傳統的板書文字講解不僅過程枯燥,且易使高中生學習疲憊,難以進入深度學習的狀態。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則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來促進學習視聽的優化。教師可以結合現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將與之相關的歷史圖片、音樂帶入到歷史課堂之上,這樣在為高中生營造生動活潑學習氛圍的同時,還能夠為其帶來耳目一新的學習感知,進而集中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逐步改善學生課堂學習的視聽感受。
例如,教師在教學“兩宋的政治和軍事”這一課程時,可以結合多媒體投影設備,為高中生展示相關的歷史圖片。宋王朝經濟高度繁榮,國力強盛,但卻難逃衰亡的命運,究其根本在于治國之道。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構建政治、軍事相關制度的樹狀圖,使高中生能夠更為直觀地了解到兩宋在治國方面所實施的政策。而后,教師可以結合某一部分詳細展示相關的歷史材料,如北宋政治方面,為了避免相權過重,進行分權,諸多部門一官多職,教師可以展示該時段的職位分布圖、職權結構圖等;又如北宋軍事方面,北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抽調地方精銳保護中央,造就強干弱枝的局面,教師則可以展示宋朝的兵力分布圖、宋朝時期的形勢圖等。南宋時期,國勢由盛轉衰,教師同樣可以分別展示相關的歷史資料,使學生能夠更為清晰地知曉南北宋朝政治、軍事的區別,并將其深入掌握。此外,教師還可以播放相關的歷史音頻,進一步加強高中生的聽覺感知。教師運用多媒體投影設備進行授課,既能夠將枯燥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還能夠有效調動高中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優化學習視聽的目的。
(二)使用微課教學,提高學習質量
為了能夠在高考時取得優異的成績,高中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多科目無限多的知識。歷史作為一門較為煩瑣、學習難度較大的科目,學生在學習時經常會存在知識點掌握不扎實的情況。為了使其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高質量的學習,教師可以使用微課教學的方式開展授課。即教師在授課某一知識點章節時,可以將其錄制到微課視頻當中,并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使用手機進行學習,如此可以提升學生日常學習時間利用率,還能夠鍛煉其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視頻觀看的過程當中,也會逐步提高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例如,教師在授課“遼夏金元的統治”這一課程時,可以將之錄制到微課視頻當中,并讓學生進行自主觀看學習。這一歷史時段的知識點較為散亂,教師在錄制視頻時可以先行構建框架圖,集中梳理發生的重大事件,使學生可以更為清晰、直觀地知曉當前的歷史學習內容。并且,教師還可以穿插相關的歷史圖片,進一步提升微課視頻的可觀性。如“金”,教師在講解時可以將其拆分為“建立”“制度”“事件”“沒落”四個部分,并對其進行細致化的表述。“建立”部分可以講解建立的時間1115年,人物完顏阿骨打,地點會寧(上京),利用地圖落實時空觀念素養;“制度”(猛安謀克)方面可以通過史料進行解讀,得出這是一種兵農合一,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等。教師以微課視頻的方式進行授課,以細致入微的講解將高中生的學習難度降至最低,既能夠有效節約高中生的知識學習時間,還可以使其更為高效地掌握歷史知識,從而實現學習質量的提高。
(三)利用網課教學,突破學習難點
學習難點也稱知識重點,此類型的知識內容往往具有難理解、煩瑣等特點,高中生即便反復背誦、記憶教材內容,依舊難以保證該部分知識的做題準確率。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網課教學的方式來突破歷史內容的學習難點。教師可以針對某一歷史內容,結合存在于互聯網中的歷史材料進行分析,使高中生能夠更加具體地知曉其中所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并且了解該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及意義,提升學習深度的同時,逐步實現學生對學習難點的把握。
例如,教師在教學“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這一章節時,可以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對其進行深入分析與講解。該章節主要講述了這一時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拆分,分別進行剖析與挖掘。如“宋”,宋代的商品經濟迅猛發展,是我國歷史上最具特點的朝代之一。教師在講解時,則可以從農業、手工業、商業的變革入手,農業方面,可以展示耕種作物的變化,由最初的食用作物向經濟作物的轉變、新式耕種工具問世等;手工業方面可以展示各行業的進步;商業方面則可以展示最早的紙幣、繁榮的夜市等。經濟的迅猛發展促進著社會的變革,同時也印證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這一關系。此外,教師還可以適當進行提問,如“除宋朝外,遼夏金元經濟、社會的發展還具有哪些特點或明顯的表現?”教師以網絡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導,既能夠實現現階段歷史知識的講解,還能夠帶領學生溫習以往的所學知識,進而在更為全面、更具深度的剖析中,實現學習難點的突破。
(四)運用視頻教學,擴大學習范圍
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量是極為龐大的,但書本教材中所呈現的內容只是冰山一角,為了使學生掌握全面且扎實的知識,教師在開展授課時,則可以運用視頻教學的方式來擴大高中生的歷史學習范圍。教師可以針對某一歷史章節、歷史事件挑選相關的歷史影片,使高中生可以更為全面地知曉該段歷史所發生的事情,了解此時段登場的歷史人物,這樣不僅有利于拓寬高中生歷史知識學習渠道,還有利于在課外素材觀看中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進而在更加全面的歷史材料學習中加速歷史基礎的奠定。
例如,教師在講授“遼宋夏金元的文化”這一課程時,可以先行講解其中的知識點,而后再使用多媒體投影設備,帶領學生集體觀看相關的歷史影片。如《中國通史》,該紀錄片詳細講述了中國歷史的演進,對各個時期的講解都極為透徹,教師在播放時,則可以選擇相關的片段進行展示;又如《開封府》《南宋》《神秘的西夏》等,該類型的紀錄片則更具針對性,高中生在觀看時也能夠更加清晰的知曉書本當中尚未提及或簡單提及的內容;再如《國家寶藏》,該片雖帶有一定娛樂色彩,但其內容卻緊貼歷史文化,極具深度地講解了各個時期的國家級古董,高中生觀看此節目則可以從側面了解特定古董背后的文化與故事。教師引入課外視頻,既能夠使高中生掌握諸多教材以外的歷史內容,還能夠結合課外事物鞏固課內所學,使其領略獨特歷史風采的同時,全面夯實知識基礎。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僅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對當下校園教學也帶來很大機遇。教師應采用多種信息化設備進行授課,以新式手段分析歷史知識,這樣既能夠為高中歷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還能夠最大限度降低歷史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高中生知識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更進一步地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使其掌握深度學習的技能,進而加速對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高秀鳳.信息化時代下高中歷史創新教學實踐[J].數碼世界,2020(6):134.
[2]季建紅.基于深度學習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建設初探[J].中學教學參考,2020(16):63-64.
[3]潘瑾玲.淺析現代信息技術在職業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20,4(15):156-157.
[4]萬旭亮.促進深度學習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14):54-55.
[5]李明澤.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高中歷史教學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王偉,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蕭山區第五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