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建
體育教學在小學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其身心良好發展,還可以給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活力和快樂。但是,由于農村地區體育設施不健全、教育方法陳舊,教師無法高效率地開展體育教學,小學生的體質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增強。在此情況下,農村體育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改善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打造高效率的體育課堂。
一、游戲引入課堂,增加趣味性
用游戲的方式來上體育課,對小學生來說是很棒的方式,能快速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只是單一地組織學生站隊進行活動,其過程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認為體育活動沒有樂趣。這些陳舊的課堂授課方式并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和年齡段特點。
作為體育教師,我們首先要完善自我,增加理論知識,增強身體素質,學習一些符合時代發展的新型體育教學方式。在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在其中穿插有趣的小游戲,游戲的內容要與體育教學的內容相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還能夠幫助學生培養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例如,跳遠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的上下肢協調配合。在講授跳遠相關知識前,教師讓學生先跑一圈,把身體活動開,這樣學生就不會在跳遠時因肢體太過僵硬而受傷。然后,學生扮演小青蛙,教師扮演青蛙媽媽來教授“小青蛙”們跳遠的本領。教師先在學生面前給他們示范正確的跳遠姿勢,展示跳遠過程,然后讓學生變身小青蛙開始自己跳。在學生跳的過程中,教師仔細觀察他們的動作,發現錯誤及時指正。在所有學生都跳完以后,教師提問:“有沒有單腳跳的同學?怎樣才能跳得更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說一說,培養學生的自評能力。對跳得很棒的學生,教師給予小紅花的獎勵,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更積極地學習體育。
二、運用多媒體,創造生動教學
體育的理論知識也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在許多學校的實際教學中,體育課漸漸變成了自由活動的課程,只是簡單地站隊,跑一圈就讓學生自由活動。或是在教學一些比較難的體育動作時,有的教師示范得不規范、不標準,導致學生在模仿學習時,也不能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事實上,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來解決。
一些理論知識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口述講解,學生可能會聽不進去,他們無法想象出具體的畫面。而運用多媒體就可以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圖畫或視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教學雙人跳繩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了讓學生能更準確地觀察雙人跳繩的一些動作,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雙人跳繩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兩個人要如何起跳、如何配合等,在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暫停視頻,讓學生反復觀看,并重點講解動作要求。隨后,教師組織學生到室外進行親身體驗。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動作要領,提高教學效率。
三、尊重學生的不同,差異化教學
體育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表現,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身體素質也各不相同,不是每個學生都可以完美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因此,教師要在上課之前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采取另一套教學方案,這樣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此外,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喜好進行分組,這樣一來,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體育活動,大大增加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日常教學中,有些學生不愿意參與體育活動,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原因。比如有的學生覺得自己跑步很慢,所以不敢去跑;有的學生覺得自己跳繩總是不如別人,因此沒有信心和別的學生一起跳;還有一些比較內向的學生喜歡獨處;等等。教師要主動去幫助學生克服困難,讓他們喜歡上體育活動,還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和差異,遵循以人為本的觀念,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開展體育教學對學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除了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外,還能夠傳遞體育文化知識。農村的體育教師要創新方法,通過有趣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堂,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融合進去,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