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主持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代表重要回信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強調,各地各校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把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與學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史學習教育、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等結合起來,進一步夯實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地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不斷做出新貢獻。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提出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迫切需要,立足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把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宣部向全社會宣傳發布人民教師吳蓉瑾、王紅旭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吳蓉瑾是上海市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校長、教師。她扎根基礎教育、潛心教書育人,促進了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王紅旭,生前是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教師。2021年6月1日,在重慶大渡口長江邊勇救兩名落水兒童不幸犧牲。
◆人社部、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實驗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至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等不同類型用人單位;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鼓勵實驗技術人才潛心研究等。
◆教育部印發通知,就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進行部署,明確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學校期中期末考試實行等級評價等要求。
◆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通知,部署做好現有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由備案改為審批工作,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對已備案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審批工作,并同步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試行)》,對培訓機構自編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所有線上與線下、學科類與非學科類培訓材料提出了全面規范要求,要求培訓材料內容科學準確,容量、難度適宜,與國家課程相關的內容應符合相應課程標準要求,不得超標超前。
◆教育部印發《關于堅決查處變相違規開展學科類校外培訓問題的通知》,明確以咨詢、文化傳播、“家政服務”“住家教師”“眾籌私教”等名義違規開展學科類培訓等七種隱形變異學科類校外培訓,應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教育部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規范“公參民”學校專項工作。會議強調,各地在推進工作過程中,要積極回應各方訴求,瞄準問題對癥下藥;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確保義務教育的育人底色和公益屬性,加快建立完善長效機制。
◆教育部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工作,要求各試點單位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新技術與教師隊伍建設的融合,支撐教育強國戰略與教育現代化。華南師范大學、廣東第二師范學院、廣州市、清遠市清城區上榜。
◆廣東省教育廳根據國家和省相關文件要求,對2018年出臺的《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試行)》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實施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自2021年10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明確要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發展指導、畢業升學、學校育人質量評價的依據或參考。
(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