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星星 覃琳

【摘 要】本文針對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闡述物聯網專業“1+X”證書制度與證書融通的基本任務,提出物聯網專業“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的實施路徑,即合理選擇證書融通的模式、證書融通的基本步驟等,以促進物聯網專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物聯網 “1+X”證書 書證融通 中等職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22-0044-03
當前,一些中等職業學校雖然相繼開設了物聯網專業,但在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如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不準確、職業崗位能力分析不到位、課程體系構建不合理、專業人才評價不全面等。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物聯網專業畢業生就業對口率低,就業困難,學生“學而無用”;另一方面,企業一線技術人才短缺,物聯網專業畢業的學生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行不一致,企業在花費大量時間精力投入崗前入職培訓的基礎上,還得提防人才流失和不正當競爭。
基于物聯網專業建設的實際,本文提出將“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有機結合,在積極指導書證融通實施方法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物聯網專業“1+X”證書制度的應用與實施的重要作用,讓中職物聯網專業教育更好地填補行業、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缺口,促進物聯網專業的良性發展。
一、物聯網專業“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的內涵
職業教育是指讓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知識技能的勞動者,側重于對學生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
但是,目前中職畢業生獲得的學歷證書很難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技術水平,因此,將“1+X”證書制度用于中等職業物聯網教育,通過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測評、判定并經過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將物聯網專業畢業生的技術水平清晰、全面地反映出來。也就是說,企業可以通過“1+X”證書來了解物聯網專業畢業生的知識技能和實際水平。
物聯網“1+X”證書制度是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框架下,關于物聯網人才培養、評價模式的一種制度設計。“1”是學歷證書,一般指完成全部學習任務后所獲得的文憑;“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該證書相較于傳統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在含金量、等級劃分以及具體內涵方面存在很大不同。“X”證書既不是職業資格證書的升級版,也不是傳統職業學校雙證書制度的延續版,它全面落實“放管服”教育理念,是一種立足物聯網行業和企業實際的、全新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提升物聯網職業教育整體水平。其中,“1”是基礎,“X”是補充、強化和拓展,書證融通是“1+X”證書制度的中心和精髓。物聯網“1+X”證書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競爭性,能夠充分發揮市場競爭機制的積極作用。
二、物聯網專業“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的基本任務
就中職物聯網專業來說,實施“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需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對接工作,即物聯網相關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相對接,“X”證書的培訓內容與物聯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設計相對接,“X”證書培訓過程與物聯網全日制學歷教育過程相對接,“X”證書考核與物聯網學歷教育專業課程考試相對接。其主要包含了六項基本任務,如表1所示。
三、物聯網專業“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實施路徑
不同等級的職業院校需要對接“1+X”中不同等級的證書,其中,中職學校的物聯網專業需對接初級以上(含初級)證書,主要包括傳感網應用開發、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集成、智能家居設備安裝調試、售前售后服務技術等。綜合物聯網專業教學實際,在實施書證融通的過程中,可以有以下兩條具體實施路徑。
(一)合理選擇書證融通的模式
模式一:將“X”完全融合到“1”中
該模式為“1+X”證書制度經過一段時間發展后進入新常態所形成的一種模式,主要是通過合理置換課程、優化教學內容、拓寬教學空間來進行書證融合,確保融合之后物聯網專業教學的整體、課程體系構建以及教學成果考核都能滿足“1+X”證書制度的實際需求。
在中職學校物聯網專業教學中落實該制度,可以有效保證絕大多數畢業生獲得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且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獲得更高一級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值得一提的是,將“X”融合到“1”時,需制訂相應的專業建設和重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做好相應的教學系統策劃。
模式二:將“X”與“1”對接融合
這種模式下,“X”存在一定的獨立性,只有少數部分與“1”融合,而不是所有的“X”都能與“1”實現完全融合。在兩者融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掌握“1”和“X”的幾個關鍵點,明確兩者融合的具體要求;其次,在此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利用“1”來支撐和促進“X”的發展。
在中職學校的物聯網專業教學中,采取這種對接融合模式,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原來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體系和具體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與改進。立足“X”證書中提到的知識技能要求、職業素養要求,選擇恰當的融合面和對接點,以此來確保“1”為“X”的實施提供的有力支撐是可行、可控、可操作的,這一模式的實施可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行業緊缺人才和企業對口人才。
(二)書證融通的基本步驟
1.對比分析,定目標
“X”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校方應主動對比分析不同等級中的“X”證書對職業素養、學習目標、基礎知識的要求與現有課程體系中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等內容之間的區別,幫助學生制定“X”證書目標,更好地為學生提供考證意見和服務。
眾所周知,物聯網應用程序設計銜接了中職的通信技術、電子與信息技術、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學習系統。在完成系統的策劃與設計之后,教師相應地完善和改進“1”中的具體課程,然后按照“X”證書的標準進行核對,盡可能地讓課程設計與“X”證書的考證標準相符合,從而發揮出“1+X”的積極作用。
當然,“X”的輻射面和書證融通不僅僅局限于物聯網專業,如可以在軟件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同時試點實施Web前端開發證書,土木工程專業可以在專業群內試點實施建筑信息模型(BIM)證書等。
2.靈活設計,強內容
靈活設計書證融通相應的內容,并結合實際采取強化內容、修補內容、增設課程等融通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咨詢相關行業和企業專家,融入相關職業道德和行業技術要求。如物聯網應用程序設計標準中,對職業道德要求的第四條是“能自覺遵守企業規章制度與產品開發保密制度”,這里既包括軟件、信息技術類企業通用的規章制度和產品開發保密制度,還有可能會涉及一些特殊企業的規章制度,如軍工企業。這時,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對行業和企業相關規章制度和產品開發保密等特殊制度內容、根本內涵爛熟于心并做到深刻理解。如此,學生才能在參與“X”證書考評或者實際工作中做出準確的分析,懂得如何遵循和執行這些制度,而不是死記硬背制度中的內容。
3.引導教育,促轉化
“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工作應融入“教師、教法、教材”三教改革,既要對教師進行教育引導,也要注重將教育教學成果進行合理轉化。一是要加強對教師思想觀念的引導和教育,做好教師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培訓,可以采取成果導向模式做好教師專業能力培訓,對教師的行動導向教學方法、OBE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等進行培訓,然后將其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并積極測評應用的效果。二是設計相應的模塊化課程,對教師進行明確的分工與安排,既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編寫與優化,又要改進課程操作流程,提高物聯網專業教材的完整性、可行性和高效性。三是利用物聯網教材來檢驗教學改革與“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工作的成果,過程可操作,成果可復制、可推廣。四是以職業技能比賽為抓手,認真組織專業教師和學生參加相應的職業技能比賽或者大比武,將其作為檢驗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平臺,以賽促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以賽促建。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深化產教融合,拓寬學生就業渠道,通過參加和分享技能大賽的成功經驗,努力營造教師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的濃厚氛圍,打造職教特色品牌。
四、物聯網專業推進“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保障機制
物聯網專業“1+X”證書試點工作與專業教學之間聯系密切,是一項極具系統性的工程。由于物聯網專業的前瞻性與活躍度較大,受一些不確定因素影響,物聯網專業推進“1+X”證書制度書證融通應從試點開始,穩扎穩打,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和完善,從根本上為物聯網專業的教學工作提供良好的組織管理和制度保障。
(一)組織建設
中職學校在落實物聯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必須結合實際需要構建相應的“1+X”證書實施工作團隊。其中,學校負責人負責把準方向、牽頭組織實施,教務處、教育質量管理科以及專業學科主管領導、一級骨干教師為整個團隊的骨干,需主動承擔實施工作,積極邀請行業和企業專家以及第三方評估機構加入“1+X”證書實施工作團隊,獻計獻策。
(二)制訂方案
教師要有意識地結合學校物聯網專業的實際情況制訂合適的“1+X”證書實施工作方案,并在這一過程中落實好書證融合的每個環節,全面實施激勵制度,鼓勵學校教師和行業企業專家積極參與。構建“1+X”證書制度實施的長效機制,更好地促進專業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三)備足預案
“1+X”證書制度不同于傳統的教育制度,它融入了很多新理念、新方法,而且標準嚴、要求高,這些內容都需要教師進一步思考和理解。另外,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和困難,難免存在一些障礙性因素。對此,中職學校物聯網專業學科帶頭人及專任教師要有足夠的風險預警意識,做好思想準備,結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做好風險的分析與評估,制訂科學合理的風險應急預案。
(四)總結推廣
要注意結合學校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段推行關于“1+X”證書制度,對實施階段性的工作范式,每一階段出現的問題、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方式,進行認真記錄和總結,積極反思,為后續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奠定良好的基礎。學校要在試點的基礎上不斷地思考、改進、完善和總結,并將積累的成功經驗積極推廣,這樣才能形成整個物聯網職業教育的新業態、新常態。
中職學校物聯網專業建設探索“1+X”證書制度與書證融通,不管是行業企業還是學校教師,都應該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手段循序漸進地推進書證融通工作的開展。此外,中職學校物聯網專業還可在“書—證—賽”融通和“書—證—賽—崗”融通上做進一步探索,從根本上提高物聯網專業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勁松,王紅英,張擁軍,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物聯網專業教學方案設計[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6).
[2]祝珊珊.1+X證書制度下學分銀行建設探索與研究[J].天津電大學報,2019(4).
[3]楊從亞.高職物聯網專業建設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0(35).
[4]唐以志.1+X證書制度:新時代職業教育制度設計的創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6).
注:本文系2020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1+X試點背景下的中職物聯網專業‘三教改革研究和實踐”(編號:GXZZJG2020A027)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裴星星(1986— ),男,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子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覃 琳(1984— ),女,高級講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電子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應用。
(責編 蘇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