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幼兒教師課堂集體教學都會用現成的教學內容或者教材資源,但是基于農村幼兒園師資與環境等實際情況,這種幼兒集體教學需要靈活開展。在農村幼兒園開展生活體驗場景創設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要根據農村幼兒的具體狀況有針對性地創設科學的生活體驗活動場景,逐步培養幼兒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農村幼兒園;生活體驗;活動場景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1-0065-02
引? 言
一直以來,很多幼兒教師習慣采用幼兒園教材授課,很少對教材內容進行改編和創新,導致園本課程缺乏特色。這其實暴露了很多幼兒園沒有真正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精神,這是今后幼兒教育需要改進的地方。
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社會的不斷進步,電子產品、商業化的游樂場成為幼兒娛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這對幼兒的成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教師需要根據幼兒園的實際狀況,特別是幼兒在具體的認知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特點,給幼兒帶來更為全面的生活體驗,這是開展生活體驗活動場景創設教學的目的,也是根據農村幼兒園實際教學狀況,逐步培養幼兒核心素養的必經過程。從農村幼兒園生活體驗場景的創設上看,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學習的具體狀況,通過創設不同的場景來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基于農村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研究經驗,筆者認為,幼兒教師應有效結合農村特色,構建符合農村文化的園本課程。下面,本文具體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一、創設農業生產生活場景
農村幼兒教師在創設生活與生產場景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與農村生活密切相關的部分,創設與傳統的農業文明及農耕文化相關的一系列生活場景,使幼兒在這些具有良好傳統文化與豐富教育價值的生活場景中獲得相應的教育[1]。比如,在農耕文化中,插秧和播種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農村生活中常見的生活場景,但是大多數農村幼兒沒有接觸過這些農耕活動,因此,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農業生產生活的場景,培養幼兒良好的素質,尤其是勤勞及樸素等優良品格。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園內的沙池,或者臨近幼兒園的田地,組織幼兒開展“大家來插秧”這一類的生活場景游戲,讓幼兒扮演農民,體驗農民伯伯播種、插秧的辛勞。幼兒教師可以先播放教學片段,通過展示農民在農田里面辛苦插秧和播種的場景,讓幼兒了解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生產生活場景,隨后創設游戲活動場景,讓幼兒通過參與游戲去體驗插秧與播種的辛苦,進而真正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通過這種活動形式,農村幼兒可以進一步了解農耕文化,同時也能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創設農村農業生產與生活場景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精心收集相關材料,借助視頻幫助幼兒形成具體的認知。此外,農業生產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國家所倡導的“豐收節”等相關的文化傳播活動,讓幼兒提高對“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重要的價值觀的認知。
二、創設職業體驗生活場景
在農村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根據角色扮演游戲的需求,創設一些職業體驗的生活場景,幫助幼兒了解不同職業從業者所需具備的一些相關知識,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社會素養。因為不同的職業對個人的素質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職業所存在的場景也各有差異,因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與愛好,創設不同職業的活動場景,使幼兒在活動中能獲得相應的職業體驗,在豐富幼兒生活閱歷和經驗的同時,也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2]。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創設“百貨大樓”的生活場景,讓幼兒通過參與角色扮演活動來體驗不同的職業。有的農村幼兒對百貨大樓比較熟悉,他們到城市游玩,往往會去百貨商城等地方購物;也有部分幼兒對百貨大樓比較陌生,因此在百貨大樓里從事相關職業的人對于大多數農村幼兒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幼兒教師可以讓幼兒扮演百貨大樓中不同的職業角色,如售貨員、收銀員。這樣,幼兒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參與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并獲得相應的生活體驗。此外,在這一角色扮演活動中,幼兒能了解簡單的加減法,也可以掌握一些待人接物的方法,如對待他人要文明禮貌、熱情等,這些都對幼兒的核心素養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兒園教師在創設具體的生活場景時,可以選擇一些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場景,并把這些幼兒感興趣的場景中相對具有教育意義的元素提取出來,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幼兒充分體驗不同的生活場景對自身的影響。像上述這種場景,很多幼兒其實也是有所體驗的,但是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通過觀察來了解商場或超市的售貨員、收銀員、保潔員等職業角色應具備的素養。因此,在進行場景創設時,教師應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選擇幼兒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景,這既能夠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又能夠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日常生活細節場景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少關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如當客人來家里做客,是否能夠以禮貌和熱情的方式接待,這是很多幼兒會忽視的。在農村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雖然也強調,幼兒應當以文明禮貌的方式與長輩交流,但是由于農村地區在文明禮貌方面與城市相比還有一些差距,很多村民是祖祖輩輩都在一起生活的,相互之間比較熟悉,因此日常交往中很少使用文明用語,這也是很多農村幼兒比較缺乏的部分。創設日常生活的細節場景,對促使幼兒使用文明禮貌的語言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讓幼兒逐漸提升核心素養中的社會性有積極的影響[3]。
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創設“家里來了客人”的場景,讓幼兒扮演家中接待客人的角色,通過觀察幼兒在行為舉止和語言表達方面是否文明禮貌,逐步引導幼兒使用文明用語。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幼兒逐漸掌握如何采用文明禮貌的方式應對一些突發狀況,如不小心把杯子里的水灑到客人的身上要如何應對,這可以進一步強化幼兒掌握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技巧和方法。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培養幼兒文明習慣時,幼兒園教師要善于創設一些與幼兒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把場景中的一些要素與幼兒核心素養培養相結合,讓幼兒在具體的場景中培養文明的用語和行為習慣,進而提升幼兒對這些方面的認知,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
結? 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幼兒園創設生活場景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明確分析幼兒在文明習慣、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具體情況,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幼兒熟悉或者陌生的場景,讓幼兒積極參與到生活場景中,使他們獲得相應的體驗,進而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逐步提升幼兒核心素養的社會性。由此可見,在引導幼兒通過生活場景體驗掌握各項技能和提升綜合素質的過程中,教師始終要堅持科學引導的方式,以健全幼兒的人格,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嵐.幼兒園親子音樂游戲活動指導[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12):126-128.
陳喆,曾彬.我國親子游戲研究綜述[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12):14-19.
葉園.重視幼小銜接促進幼兒發展[J].貴州教育,2018(09):29-31.
作者簡介:許環華(1984.5-),女,福建惠安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園長,泉州市第六批幼兒園學科教學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