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教師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天性活潑好動,教師在對幼兒開展教學時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技巧。幼兒喜歡游戲與娛樂,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如進行看圖尋找物品、你畫我猜等游戲。這種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幼兒集中注意力時間短、對學習不感興趣等問題。
關鍵詞:游戲教育;幼兒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1-0093-02
引? 言
幼兒思維比較簡單,無法理解較抽象的知識。而開展游戲化教學是降低知識難度、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建立起幼兒與家長的橋梁,以促進游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一、現階段教育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略教育游戲的應用
有些教師認為,游戲不利于幼兒學習,會使他們養成不愛學習、只知道娛樂的習慣,從而不開展任何游戲。但是事實證明,在學習之余適當進行游戲,不僅能幫助幼兒放松身心,增強幼兒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還可以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育游戲太過單一化
有些教師知道開展游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存在一周只開展一兩次游戲,并且教育游戲總是一個內容的問題。這樣一來,幼兒在一開始會覺得十分有趣,提高了學習興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認為游戲內容枯燥無趣,致使教育游戲的開展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三)教育游戲的開展太過嚴謹
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如若嚴格遵守有關條例和秩序,不允許幼兒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開展教育游戲的必要性
(一)符合現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認知條件
幼兒無論身體還是心智都未發育成熟。在課堂上,教師如果只講授教材內容,沒有融入豐富的課堂活動,會降低幼兒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游戲化教學活動可以在短時間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既可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強化他們的學習能力。
(二)符合幼兒的學習特點
不同于傳統教學,幼兒園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師要時刻注意教學對象是心智還未發育成熟的幼兒,要使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挖掘幼兒的潛能,間接發現幼兒的特長與缺點,從而因材施教,對每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1]。
三、幼兒教學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教師需要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研究成功的教學案例,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把枯燥無味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引導幼兒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新的詞語時,教師可以開展看圖找物品的游戲活動,在游戲開始前,先講解游戲規則,并做出示范;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在一旁指導幼兒;游戲結束后,給予幼兒表揚與嘉獎。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游戲教學形式,要懂得隨機應變,改變單一化、成人化的審美形式,帶著一顆童心,與家長進行溝通,并針對幼兒的特點設計適合幼兒的教育游戲。教師在對待不同幼兒時,要注重因材施教。每位幼兒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學習能力與性格等也存在差異,教師要尊重每位幼兒的個性特點,但不能完全不干預幼兒的學習行為,而是應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在一旁間接地指導幼兒。
(二)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材料
1.生活化材料
教師可以使用幼兒平常可以接觸到的材料進行教學,以便于幼兒理解、接受和喜歡。例如,“軟與硬”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幼兒明白每個物體的軟硬程度不同。基于此,教師可以開展探索魔法城堡的游戲活動,帶領幼兒在校園里走過一層層堅硬的臺階,就像走過魔法城堡里夢幻的樓梯一樣,用墊子充當魔法城堡里柔軟的公主或者王子的床,將積木、橡皮泥等物品混合在一起,引導幼兒學會分類[2]。
2.情境化材料
對于幼兒來說,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是新奇的,他們認識周圍的世界就是通過與各種事物和人的接觸,不管對人,還是對待其他事物,幼兒永遠保持著好奇心,持有體驗的態度。情境化的活動材料可以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并且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能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教材內容。例如,在幼兒練習平衡走時,教師可以為幼兒帶上“翅膀”,讓幼兒想象自己在天空飛翔,鼓勵幼兒伸開雙臂在平衡木上進行練習。
(三)實施多種游戲化課程
1.精選優排教育游戲
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與教材大綱,創新、改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師要有不同的思考與考量。例如,對于剛入園的幼兒,教師可以選擇易于理解、操作簡單的游戲;對于入園時間較長的幼兒,因為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進行簡單的運算,教師可提升游戲難度,選擇益智游戲等。
2.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集聲音、圖片、動畫于一體,并且蘊含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如若善于利用多媒體,就可以大大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有調查結果顯示,相對于整齊劃一的文字,圖片、聲音與動畫更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幼兒還沒有認識太多的文字,如若讓他們閱讀密密麻麻、滿是文字的書籍,其會感覺到無趣,而圖片、聲音等能促使幼兒調動自身的視覺、聽覺、觸覺進行學習,有利于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四)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1.注重溝通交流方式
教師一方面要注重幼兒的心理變化,經常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否則會適得其反。溝通交流的方法有很多,教師可以在幼兒玩游戲時旁敲側擊;也可以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在幼兒放下戒備時與其進行交流。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幼兒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也可以針對同一幼兒將各種方式混合使用。
2.理性與感性結合,與幼兒產生共情
幼兒園的學生還不懂得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感性,他們只能通過直觀的感受來判斷教師的態度。如果教師太過理性,經常板著臉,幼兒會覺得教師難以靠近,會懼怕教師。若教師太過感性,其又無法在幼兒面前樹立威信。因此,教師要掌握好二者之間的度,既不能太過理性,也不能太過感性,該威嚴的時候要威嚴,該溫柔的時候要溫柔,在幼兒心里塑造一個溫柔可親,但具有權威的形象,這樣會更有利于教育游戲的開展。
3.學會利用贊賞式評價
幼兒缺乏辨別能力,很難辨別是非,教師和家長對待事情的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三觀”的塑造。即使不知道對錯,幼兒聽到教師的表揚會非常開心,為了繼續得到贊賞,他們便會一直做同樣的事情。因此,教師要經常應用贊賞式評價,提升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進行看圖找物品的游戲時,每當幼兒找對一件物品時,教師便要找準時機表揚幼兒,使幼兒更有動力。
結? 語
綜上所述,將教育游戲融入幼兒教學活動中對幼兒學習潛能的挖掘、幼兒認知能力的培養、幼兒課堂學習興趣的激發等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閱讀相關書籍,與其他教師積極溝通交流,并不斷在實踐中創新應用,以便能夠找到更為有效的游戲教育方式。
[參考文獻]
徐廣廈.三位一體背景下幼兒科學教育課程游戲化教學策略研究[J].農家參謀,2020(16):185.
賈若涵.游戲:學前教育方法中的靈魂[J].教育觀察,2020,9(04):25-26.
作者簡介:楊秀芳(1979.3-),女,山東濱州人,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曾多次執教無棣縣觀摩公開課,獲得縣優質課一等獎多次,獲得無棣縣“三八紅旗手”和全縣“優秀青少年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