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文化建設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獨特凝聚力的園所面貌(物質環境)、行為文化(管理者與教職工行為)、制度規范(園規園紀)和精神信念(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等,蘊含幼兒園的辦園方向、教育目標、發展策略、社會責任及對理想幼兒園模式的系統構想,是凝聚和激勵全體保教人員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精神力量,是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內驅力,也是幼兒園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核心競爭力。文章主要探索幼兒園文化建設的一些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文化建設;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31-0095-02
引? 言
園所文化是幼兒園的靈魂和個性氣質,具備“靈魂、導向、教育與規范、凝聚、激勵、約束和輻射”七個作用。園長要發揮多重角色,做好管理、教學、服務工作;注重從理念探索之路、教師成長之路、文化環境創設之路等方面構建園所文化課程;以制度規范管理,以準則規范行為;以德服務,以愛育人;從細微處為幼兒、家長、教師著想,讓教育無痕又有痕。下面,本文將圍繞上述觀點展開論述。
一、以園長為主導,探索文化建設方向
文化建設離不開“軟”環境和“硬”條件,園長在文化建設中的導向作用在于明確定位和“精、準、快”地做出決策,從園所文化頂層設計入手,建立文化建設的思維邏輯;定期帶領團隊梳理園所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困惑,指明發展方向,讓教師參與分析園內項目設計功能配套是否滿足幼兒及教師的發展需求,建立各部門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注重分步實施,做好階段性歸納、總結、反思等工作,在“實踐—調整—再實踐—提煉”中夯實基礎[1]。
(一)辦園理念生根——魂之所在
辦園理念是幼兒園的總體指導思想,發展歷程的反映與總結,是幼兒園獨有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精神之所在、文化之根基,是引領幼兒園發展的靈魂。園所目標不能過大過空,要接地氣,找好落腳點,既要立足樸實的本土文化、本園實際,又要融合時代特性。肇慶市外貿幼兒園以“回歸原生態,呈現真世界”的辦園理念,秉承“自信、淳真、包容、創新”的辦園宗旨,旨在營造“仁愛、合作、奉獻、卓越”的園風,“厚德、求知、博學、踐實”的教風,“善思、自主、樂學、創造”的學風,讓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做人。
(二)園所文化打造——行之動力
幼兒園在辦園理念、宗旨的指導下,傳承和創新后確定了園色為“綠色”,代表萌芽與生機;結合園徽的藍色,寓意“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園服、床上用品、書包、幼兒園環境等都統一以綠色為主色調。
(三)“與愛同行”宣傳片——踐行合一
為了能更好地展現肇慶市外貿幼兒園的風采,我園以幼兒一日生活流程為主線視角拍攝了接地氣的宣傳片,從制訂宣傳片計劃到拍攝成片,包含對我園實際情況的介紹,對我園教職員工個人特點的把握,揚長避短,精心構思,凸顯了處處有風景、時時有教育的光輝形象,彰顯了外貿幼兒園最本質的真、善、美,得到了家長和教師的一致稱贊。
二、以師德為標準,夯實教師思政建設
教師是把握教育生命線的主人,是幼兒園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者,是所有教育資源中最具活力和最寶貴的資源。良好的教師文化能培養出優秀的教師,優秀的教師文化更是形成良好幼兒園文化的催化劑。基于此,我園重視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研訓理論,尊重教師的個體差異,根據教師的不同發展需求,為每位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平臺,為幼兒園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真正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治園之本。
三、以科研為載體,推進園本特色建設
一所有影響力的幼兒園,必須先找到文化的根,才能枝繁葉茂。那如何基于幼兒視角利用優秀的文化資源整合開發園本課程呢?
(一)注重課程文化的交流和對話
幼兒園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團隊內對話,即園長和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相關的社區成員、不同幼兒園之間的對話,甚至不同地區幼兒園之間的對話。
(二)加強對課程實踐的總結
“一日生活皆課程”,幼兒園的活動涉及園所各部門的配合與參與。在幼兒園課程實踐中,各部門都可以結合自己的工作職責要求提出想法。我園一直在進行幼兒體能教研,分別申請了廣東省“十三五”科研課題和廣東省學前教育“新課程”科學保教示范項目。
(三)關注課程文化不同層面的發展
課程文化包括幼兒課程的理念、知識,關于課程實踐中的行事方式,以及園區課程的物質環境和條件。課程設計團隊可以從文化的不同層面考慮,如衣食住行、世俗、言語、價值判斷等。就評價而言,課程評價最終要落實到幼兒的發展上,可以從結構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兩個維度來考慮,并且可以借助CIPP等模式來進行。
四、以制度文化為抓手,強化責任落實建設
制度文化的建設在幼兒園的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時,制度本身也蘊含豐富的教育意義,好的制度就是重要的教育資源。
(一)“三維式”班子建設,提高團隊執行力
幼兒園要建設一支由決策層、執行層、操作層三維層面構成的執行團隊,圍繞領導班子做頂層設計、中層研討實施方案、教職工鉚足干勁做實踐的三維組織模式,扎扎實實地開展各項工作,遵循布置—落實—檢查—反饋—改進的原則,將各項制度要求層層落實,使各項工作進入良性循環,促進辦園品質的提升。
(二)打造“層級式”制度建設,以實施科學管理
在制度的制訂和執行過程中,幼兒園要始終遵循園本文化內涵,以人為本,將“硬”制度與人文精神的“軟”管理相結合,融愛于管理之中。幼兒園可以采用“管理層修改制度—園務委員會論證制度—全體教職工代表審議制度—最終匯總意見、提交修改”的層層下沉式模式對制度進行修訂,使其更加合情、合理、合法,并通過績效考核,保障制度落地,激發教職工發展動力。
(三)注重建章立制,提高工作質量
幼兒園要制訂全園性制度、部門性制度及教職工園內規章制度崗位職責、教職工考核評價細則等。比如,我園編寫《幼兒園精致管理流程手冊》,明確園長一日工作流程、副園長一日工作流程、各部門主任一日工作流程、教師一日工作流程等,進一步加強流程管理和細節管理,讓各項制度職責落到實處。
五、用“愛”的行動,詮釋教育“初心”
“愛人者,人恒愛之”。人是育人的主體,一日生活各個環節皆是育人課程,時時事事都有育人機會。園長應以“愛”為源,以“愛”為基礎,育人先育己。面對煩瑣的日常管理工作,園長要保持眼口勤、心思善、手腳勤的工作作風,以幼兒、教師、家長為中心,做好服務育人;知理念,重實踐,讓師生在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與教育中感受到被愛、懂得自愛,學會愛他人,做好服務育人、管理育人、課程育人;注重黨建引領和養德育人,構建和諧開放、師生共融的育人環境,專業融洽、不斷成長的育人隊伍,友好熱情、積極合作的育人同盟軍,團結奉獻、一心為園的育人先鋒,把立德樹人融入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做到管理的精細化、育人的生活化,從保障服務、育人意識、環境管理、設施維護、營養配餐等多方面進行間接育人,狠抓安全教育,守護幼兒茁壯成長。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優質幼兒園文化建設的道路上,我們應探索長效管理機制,向制度要效益;持續推進重點項目,向課程要內涵;全面創新培訓方式,向人才要紅利;竭力推進建設工程,向策劃要品味。引用陶行知先生的話: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有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讓我們以初心勾勒,秉匠心施彩,憑精心跟進,攜愛心前行,為幼兒創造美好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線亞威.幼兒園文化建設指導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藏蘭榮(1979.9-),女,山東臨沂人,現任廣東省肇慶市外貿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幼兒園高級教師(副高級),全國教育科研學科帶頭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