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亮 任東岳
(作者單位:天津音樂學院戲劇影視系)
情緒記憶對于演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個演員是否能夠勝任一個角色的決定性因素所在,在文藝創作以及表演藝術當中,更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真正的演員,不應該只注重表面工作,而是將自身帶入到角色當中,將真情實感流露出來,這一點也就說明了演員在角色塑造過程中,是離不開情緒記憶的,也只有情緒記憶才能夠促使演員切身感受到該角色的定位,并促使其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將自身情緒帶入其中,從而使得該藝術作品能夠直擊人心,所以說,情緒記憶對于演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情緒記憶也可以叫做情感記憶,以體驗過的情緒、情感作為主要內容的記憶。當某種情景或者事件引起個人強烈和深刻的情緒、情感體驗時,對于情境以及事件所產生的感知,并與因此而產生的情緒和情感相互融合在一起,都是可以始終存在于人的頭腦當中的。在對這些情緒和情感進行回憶時,只要有相關的表象出現,就會觸發人相應的情緒和情感。情緒記憶是具有較為鮮明、生動、深刻以及情境性等特征的,相比于其他類型的記憶來說,情緒記憶在人的頭腦中的存在更加牢固,也更加深刻,比如有些時候所發生的一些悲傷的事情對人產生的情緒,即使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但是這種沮喪的情緒卻會持續很長時間,始終存在于記憶當中。再比如,當某人回想起以前一次戰斗勝利的情景時,當時的情緒和情感也會再現,他好像再一次體驗到了勝利的喜悅和歡快,這種比較強烈的、對人有重大意義的情緒和情感保持較久并容易再現。情緒記憶在文藝創作以及表演藝術當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畢竟情緒記憶所保持的是人們所體驗過的情感,所以在表演藝術當中,如果演員能夠良好地將情緒記憶應用其中,就會產生非常良好的舞臺效果,從而將觀眾的內心帶入到舞臺表演情境當中,通過演員自身的情感與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使其能夠明確體驗到演員的情感表達。
在藝術欣賞過程當中,往往情感較為豐富的作品能夠有效提升觀眾們的感染力,深刻印在觀眾腦海中,也更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然而創作者的內心情感正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關鍵性條件[1]。比如說歌唱家們,不僅僅要具備完美的嗓音以及訓練有素的發音技巧,在唱出歌詞的一瞬間,必須要全面注入內心豐富的情感,才能使得歌曲更加動聽,達到聲情并茂的效果;而舞蹈家們在實際的表演過程當中,也必須要注入內心真實情感,才能使得相關動作活靈活現,直擊人心,吸引觀眾的注意;畫家們在作畫時,雖然只有山水和花鳥,但是也需要注入內心的真實情感,才能夠使得畫面更加生動形象,以通過畫作的形式,展現出其情緒的變化以及對自然景色的敬畏之情。而演員在塑造角色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通過自身情感將人物形象完美地展現給觀眾,并且使其具有活性,不能僅限于軀殼的塑造,更需要注入真實情感,以提升角色的渲染力,使其深深被觀眾記住。在這個過程當中,情緒記憶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促使演員在塑造角色時更加形象,以良好滿足觀眾們的需求,同時是也能夠幫助演員將自身情感與角色進行有效結合,使其更好地融入到角色當中,以促使其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將情感完好表達出來。有很多國際演員的發展都得益于情緒記憶的合理運用,比如日本女演員乙羽信子,在《縮影》中飾演的藝伎長時間生活在壓迫下的艱苦形象,在《裸島》中飾演的樸實剛毅的農村婦女形象,都離不開情緒記憶,通過資料顯示,該演員之所以能夠勝任這些角色,與其真實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在現實生活中,其演員職業生涯非常坎坷,所以使其產生過很多情緒,而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將這些情緒合理運用其中,給予了觀眾一定的視覺沖突,所以這些作品逐漸成為了經典。再比如說在話劇《我的兄弟姐們》這一表演當中,也能夠非常明顯的突出情緒記憶對演員自身情感表達的好處,這一話劇的主要內容是一個發生在東北的一個小鎮上的故事。原本是一家幸福恩愛的家庭,但是卻遭到了變故,小孩子失去了疼愛他們的父母,從此變成了孤兒。為了讓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夠吃飽穿暖,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大兒子只能將弟弟妹妹分開,并送到有條件的人家去。在這個過程中,演員需要將大兒子苦苦哀求人家收養弟弟妹妹的情景表達出來,那么就需要其將自身情感充分的帶入其中,而要想達到一定的舞臺效果,在話劇表演之前,需要提前醞釀這種情緒。其實一般情況下,在短時間之內,這種情緒很難醞釀,那么演員可以回想自己的種種經歷,利用情緒記憶法,將之前類似的情緒加以適當調整,再運用到該話劇表演中來,就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以促使演員能夠將所飾演角色的情感在表演過程中充分表達出來,與角色之間形成情感上的溝通,這也能夠從最大限度上表現出情緒記憶對演員情感表達所起到的重要意義。
在實際的表演過程當中,這種精神層面的表演,要求演員必須要將自身的真情實感充分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對情緒記憶要正確合理地利用,并對其技巧加以掌握。演員職業與作家有一些類似之處,在創作時,都需要將自身所體驗過的真實情感運用其中,從而與觀眾產生精神與思想上的共鳴[2],以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在日常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會隨時隨地的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也在不斷的體驗著各種情感,但是這些都是在自然環境下所產生的,而一個演員在表演時所展現出的情緒和體驗到的情感,應當是以塑造的角色作為核心點,并將其放置在固定情境當中所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也是演員在其自身的現實生活中所體驗過的某種情感內容。在實際表演過程中,演員所體驗的情感基本都是重復性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在其生活中自身體驗過的,然后通過情境進行回憶,再將其運用到表演當中,所以說,情緒記憶的主要來源就是日常生活,演員在塑造角色時,對生活的觀察越是細微,所產生的情感就越豐富,在表演中,就能夠將情緒記憶發揮到極致,以有效提升作品的感染力。情緒記憶也可以說是對過去情感的一種再現,這一點對于演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表演時,通過強大的想象力,將自身放置在一定的主題情境當中,然后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將以前所體驗過的情感進行不斷放大,并運用到表演當中,以促使作品更加真實,激發出觀眾的興趣和積極性。每個人的生活經歷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受到不同生活環境的影響,使得每個人對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情感也會存在較大差異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在同一環境背景之下,不同的人所差生的情感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正所謂反其道而行之,對于演員職業來說,也應當如此。在一般情況下,在一些較為傷感的表演背景下,要想打動人心,演員就要學會含著淚微笑,往往這種情緒更容易融入觀眾的內心深處,從而使得在藝術表演過程中,情緒記憶能夠充分發揮出重要作用,以有效提升舞臺效果。從現實意義角度上來看,情緒記憶是源自于日常生活的,與其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說,一個優秀的演員必須要對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仔細觀察,并從多個方面接觸到更多事物,換句話說,演員自身經歷的越多,其情感方面的體驗也就更加豐富,在表演過程中能夠應用到的情緒記憶的寶庫儲藏內容也就更多。情緒記憶也可以說是對過去已經體驗過的一種情感進行再現的一個過程,并對演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話劇《思凡》表演中,通過劇本的內容,能夠清楚地感受到尼姑和尚的膽大、天真、頑皮以及開放的人物性格,這種情況下比較容易激發出演員內心的一些情感,在青春時期情竇初開的一些畫面就會慢慢浮現出來,繼而將演員帶入其中,在表演過程中良好地應用到其中,使得情緒記憶充分發揮出重要作用。另外,演員在表演時,要善于將情緒記憶發揮到極致,并對其進行合理利用,以使其能夠從自身的日常生活當中汲取豐富經驗,從而使得所需要飾演的人物特征更加明顯,這也是塑造角色的重要途徑之一。比如說在表演話劇《阿杜安的手》時,劇本內容講述了一個仆人在進入地窖時,突然出現坍塌,差一點就丟失了性命,在經歷了與死神的一次擦肩后,向主人詳細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而在該項表演過程中,舞臺會模擬地窖坍塌,但是終歸是模仿,不會有那種過于真實的場景,那么飾演仆人的演員就需要根據自身豐富的經驗,在發生地窖坍塌后,要表現出非常緊張的神色,并在成功逃生后,向主人訴說事件經過時,要表現出后怕的情緒,這種情緒只能靠演員自己去感受,根據豐富的生活經驗,回憶起類似事件的發生經過,從而使得情緒有感而發,并將這種帶入到實際表演當中,以促使觀眾能夠深刻感受到該話劇的藝術魅力,能夠讓觀眾通過表演感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有效提升舞臺效果。這種表演融入了最真實的情感,并且對于情緒記憶來說,演員雖然需要進行回憶,但是確實在回憶起的一瞬間,那種情緒就會油然而生,所以在觀眾眼里,既能夠表演的真實,同時也更加自然,仿佛當前舞臺就要發生坍塌事件一般,所以說,在塑造演員角色時,情緒記憶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增強舞臺效果,也能夠滿足觀眾們的內心需求。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具有一定復雜性的,而每個人的經歷也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也就使得每個人的情感體驗有所不同,并且具有獨特性,不同的人雖然身處在同一環境當中,但是其內心所產生的情感也會有較大的不同之處,其對于某些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會出現截然相反的情況。朱端鈞先生作為我國著名的話劇導演和戲劇教育家,他曾經說過:“在舞臺藝術的創造過程中,要敢于和善于反其道而行之?!比欢聦嵶C明,這一說法是非常正確的,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在觀看表演時,演員在特定情節下含著眼淚的微笑,往往更能打動人心,也能夠使得該項表演深深刻在觀眾心里。比說在話劇《風雪夜歸人》這一表演過程中,演員在表演與心愛之人被拆散而分別之際,演員可以眼含淚水,但是要微笑著對愛人交代好好照顧自己,因為這種做法更加容易打動觀眾,能夠實現直擊人心的效果,也更加容易將觀眾帶入到舞臺氣氛當中來,促使觀眾能夠切身感受到舞臺藝術的魅力以及演員的真實情感。
對于演員這一職業來說,表演過程中所用到的舞臺,都是為了節目效果事先安排好的,所以具有假定性,但是在表演過程中,演員必須要表現出真實的情感,所以在臺下,對情緒方面進行反復的訓練是一個演員必須要經歷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情緒記憶逐漸從有意識變為無意識,使得表演時情感的流露更加自然。但是作為一名演員,不僅要學會合理利用情緒記憶,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之下,也需要對情緒進行合理控制[3],如果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而出現情緒失控的現象,就得不償失了。比如有很多演員在表演悲傷橋段時,逐漸將自身融入情境之中,在感受到角色的悲傷情緒后,喚醒了自身的情緒記憶,導致失控,哭得泣不成聲,連臺詞也無法清楚表達,那么該表演就無法再繼續下去了,觀眾也會因此而產生反感心理,所以說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在利用情緒記憶時,對自身情緒進行合理控制,使其發揮得恰到好處,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藝術表演來說,也有著決定性作用。再比如,有些表演需要演員大肆發泄情感,但是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卻不能真的損壞道具,那么在這時,演員必須要將情緒得以有效控制,使其既能夠將真實情感流露出來,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觀眾們的視覺需求,也正是如此,說明了舞臺表演的假定性,對于演員的情緒記憶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情緒記憶在演員的角色塑造過程中,不僅僅對舞臺藝術表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影視劇的拍攝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一般影視劇在拍攝過程中,具有間斷性,對于拍攝的環境也是在不斷更換的,不像舞臺劇,表演環境從一而終,那么就要求演員在塑造角色時,要根據不同的拍攝環境進行不斷的轉換,不斷強化自身的心理素質能力,促使其自身能夠更快地適應拍攝環境,以表達出更加完美的情感,在這一過程中,情緒記憶的重要作用就完全體現了出來[4]。
綜上所述,對于一個演員來說,情緒記憶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表演過程中,必須要根據自身豐富的生活經驗,將自身能夠快速融入到表演情境當中,以正確合理地運用情緒記憶表達出真情實感,從而有效提升表演的感染力,所以說,作為演員,也需要對日常生活中的種種事件仔細觀察,并感受不同事物為其帶來的不同感受,以促使在表演過程中,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運用情緒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