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健
(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婦產科,北京 102401)
瘢痕子宮多見于既往剖宮產手術或子宮肌瘤剝除術的女性,此類手術可對產婦的子宮肌層造成損傷,經過組織修復后可形成瘢痕子宮。瘢痕修復后的子宮常出現子宮彈性下降,收縮能力較之前明顯變差。臨床多采用剖宮產手術,但此類產婦術中、術后仍易產生出血現象,嚴重影響產婦術后恢復,甚至威脅產婦生命安全[1]。臨床中,對于瘢痕子宮剖宮產術常采取預防出血的措施,多使用縮宮素進行治療,但由于縮宮素的半衰期較短,且部分產婦對縮宮素的敏感性不高,導致其止血效果不佳[2]。傳統B-Lynch縫合術通過縱向機械性壓迫,擠壓子宮壁弓狀血管,使血流明顯減少,形成局部血栓,達到止血效果;而改良B-Lynch縫合術通過縫線直接繞行宮底,而不縫合宮底處子宮前后壁,可避免引起其他器官的梗阻,并避免術后子宮復舊變小后縫線從子宮上脫落,從而達到快速止血的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縮宮素對瘢痕子宮剖宮產產婦出血和術后恢復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收治的72例瘢痕子宮剖宮產產婦,將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6例。其中對照組產婦年齡25~35歲,平均(30.84±3.27)歲;孕周37~41周,平均(38.93±1.12)周;初產婦6例,經產婦30例。試驗組產婦年齡26~36歲,平均(31.12±2.98)歲;孕周37~41周,平均(39.03±1.02)周;初產婦7例,經產婦29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專家共識》[4]中關于瘢痕子宮的診斷標準者;單胎妊娠者等。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伴有嚴重的妊娠高血壓者;精神異常或無自主意識能力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疾病者等。產婦及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北京中醫藥大學房山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與手術方法 待胎兒和附屬物分娩后,對照組產婦靜脈滴注20 U縮宮素注射液(成都市海通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1981,規格:1 mL∶10 U)。試驗組產婦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改良B-Lynch縫合術治療:首先將子宮托出腹腔并擠壓子宮,觀察出血情況;然后準備一枚70 mm的圓針,選擇1-0號可吸收縫合線,進針點在子宮切口下緣距子宮左側邊緣3 cm處,經宮腔至切口上方3~4 cm處出針,將左側子宮體中部以由下向上垂直褥式進行1針縫合,縫合后將縫合線拉出宮腔,垂直繞向子宮后壁,將左側子宮體中前壁與中部對應位置以褥式進行1針縫合,不穿透脫膜層;對應前壁位置進針,由宮腔橫向至右側后壁和左側對應位置出針,縫合子宮右半部,方向與左半部相反;最后在子宮切口右側切緣3 cm處出針。左、右縫針分別從對側子宮闊韌帶無血管區向后穿透,經過以上縫合后,子宮體的兩側可見兩條線,此為固定于子宮漿肌層的可吸收線,將兩條縫線加壓收緊打結,觀察15~30 min,注意是否有陰道是否出血、滲血等情況,若陰道無出血或基本停止出血,且生命體征穩定,常規關腹。兩組產婦術后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產婦術后24 h止血效果,參考《產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14)》[5]中的判定標準,有效:術后24 h內出血≤?500 mL,生命體征平穩,子宮輪廓清楚,尿量正常;未達到以上標準的則為無效。②比較兩組產婦住院時間、惡露持續時間及月經恢復時間。③比較兩組產婦術中與術后2、24 h的出血量,采用稱重法進行測量,1.05 g=1 mL血液。④比較兩組產婦術前與術后1個月血清性激素水平,分別抽取兩組產婦靜脈血5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⑤比較兩組產婦術后6個月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宮腔感染、腹腔粘連、低血容量休克等。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以(±s)、[例(%)]表示,兩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χ2檢驗,多時間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止血效果 術后24 h內,試驗組產婦止血有效率為94.44%(34/36),高于對照組的77.78%(28/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81,P<0.05)。
2.2 出血量 與術中比,術后2、24 h兩組產婦出血量先降低后升高,但試驗組各時間點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s?,mL)

表1 兩組產婦出血量比較(?±s?,mL)
注:與術中比,*P<0.05;與術后2 h比,#P<0.05。
組別 例數 術中 術后2 h 術后24 h對照組 36 488.36±41.75 237.46±37.56* 379.51±42.26*#試驗組 36 432.39±36.52 145.72±33.66* 253.18±38.81*#t值 6.054 10.914 13.211 P值<0.05<0.05<0.05
2.3 住院時間、惡露持續時間、月經恢復時間 試驗組產婦住院時間、惡露持續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住院時間、惡露持續時間、月經恢復時間比較 (?±s?,d)

表2 兩組產婦住院時間、惡露持續時間、月經恢復時間比較 (?±s?,d)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 惡露持續時間 月經恢復時間對照組 36 5.78±0.96 34.83±3.37 157.34±10.18試驗組 36 4.25±0.81 30.28±2.61 134.98±9.86 t值 7.309 6.405 9.466 P值<0.05<0.05<0.05
2.4 性激素水平 與術前比,術后1個月兩組產婦血清E2、LH水平均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而血清FSH水平升高,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產婦性激素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產婦性激素水平比較(?±s)
注:與術前比,△P<0.05。E2:雌二醇;FSH:促卵泡生成素;LH:促黃體生成素。
E2(pg/mL) FSH(U/L) LH(U/L)術前 術后1個月 術前 術后1個月 術前 術后1個月對照組 36 68.12±6.65 43.18±4.21△ 3.38±0.32 4.49±0.42△ 6.95±0.68 4.76±0.47△試驗組 36 68.20±6.69 35.74±3.42△ 3.41±0.33 5.26±0.51△ 7.02±0.69 4.18±0.40△t值 0.051 8.230 0.392 6.993 0.434 5.639 P值>0.05<0.05>0.05<0.05>0.05<0.05組別 例數
2.5 并發癥 術后6個月試驗組產婦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瘢痕子宮為既往存在子宮手術史,子宮經組織修復后形成瘢痕,臨床上多見于剖宮產、子宮肌瘤剔除術后等。瘢痕子宮剖宮產術后產婦會出現出血、感染等并發癥,需及時進行有效止血。縮宮素具有促進子宮強直性收縮的作用,可有效預防產后出血,但該藥物的半衰期較短,進入人體體內后,在短時間內將會被胎盤生成的縮宮素酶滅活,效果不佳,需與縫合術進行聯合治療[6]。
改良B-Lynch縫合術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改良,術中使用的縫線具有良好的韌性,且吸收快,不需要穿透蛻膜層,對宮腔的刺激較小。改良B-Lynch縫合術的止血機制為在子宮前、后壁縫合,對子宮的縱向機械加壓,有效擠壓子宮弓形血管,使子宮關閉胎盤剝離面血竇,降低盆腔動脈搏動壓,減少子宮出血,達到子宮止血的目的[7-8]。運用改良B-Lynch縫合術術中可有效縮短子宮下段肌纖維長度,可恢復子宮收縮功能,避免子宮收縮乏力,且在每一針縫合后都輕輕地牽拉縫線,能使子宮下段的切口準確地對合,還可以避免縫線過緊影響切口愈合,縫合過程中如果發現子宮下段與膀胱出現粘連時,可適當將膀胱下推,再進行縫合,能有效地預防宮腔粘連,有助于惡露的排出和月經的恢復;同時術中采用醫用可吸收線縫合子宮,不會使異物殘留,減少了術后并發生的發生,且對子宮血供影響較小[9]。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試驗組產婦止血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惡露持續時間、月經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術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生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縮宮素在瘢痕子宮剖宮產中的應用可顯著減少生術中、術后出血量,有效縮短術后恢復的時間,且安全性高。
血清E2是人體內最為重要的雌激素,具有促進女性內外生殖器發育、維持女性的性功能及第二性征等作用,產婦孕期胎盤可分泌大量的雌激素進而發生生理性增高;血清FSH是由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一般產婦機體內處于排卵期時可達到高峰,之后逐漸降低;血清LH是由腺垂體細胞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和FSH一樣,屬于一種糖蛋白,但受孕期黃體發育的影響,其處于輕度升高的狀態[10]。本次研究發現,術后1個月,試驗組產婦血清E2、LH水平低于對照組,而血清FSH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縮宮素在瘢痕子宮剖宮產中,可有效改善產婦性激素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改良B-Lynch縫合術能促進子宮的收縮,對子宮動脈上行支血流產生阻斷,減少產后出血,促進患者術后生理機能恢復;同時改良B-Lynch縫合術中的手術縫線為可吸收線,可自行脫落,避免了對卵巢的過度傷害,因而可使產婦體內的激素水平盡快地恢復到正常的狀態[11]。
綜上,改良B-Lynch縫合術聯合縮宮素在瘢痕子宮剖宮產中,可減少產婦出血量,止血效果顯著,同時可縮短術后臨床指標恢復時間,調節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