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晶

合成寶石以天價賣出,背后隱藏驚天騙局(圖/視覺中國)
1956年出生的杜志遠是河北省石家莊人,成年后的他獨自南下闖蕩,常年在廣東和北京生活。杜志遠雖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卻有著十分顯赫的地位,他巧舌如簧,多年來自詡是所謂的皇家資產管理人。
行事高調的杜志遠吹起牛來“眼不眨心不跳”,在講到自己的身份和擁有的財富時,他毫不吝嗇地使用各種匪夷所思、讓別人一聽就覺得很不靠譜的標簽自詡。原來,杜志遠逢人就自稱是民族資產的總裁、皇家資產的管理人,平常主要做美元調匯的事,還聲稱自己在中國銀行貴州某支行存有價值3.85萬億美元的皇家資產。
也許是覺得口說無憑,杜志遠于2017年煞有介事地到深圳成立了一家名為“深圳市皇緣萬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緣公司”)的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投資咨詢、國內貿易、進出口交易等業務,由杜志遠擔任法定代表人。杜志遠之所以要在其注冊的企業名稱中碼上“皇緣萬里”的字眼,目的也是讓客戶知道自己的企業與皇家資產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給客戶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間。
即便在案發后面對辦案人員,在被問及自己的身世時,杜志遠也沒忘記強調自己身上的“皇家標簽”,在講到自己所謂的皇家資產管理人身份時依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我家祖上是開鏢局的,我爺爺在清代是總鏢頭,專門負責看管歷代皇家寶庫,后來一個叫李樹和的男子將寶石、青銅器、古玉、瓷器、字畫等皇家的寶物裝車后交接給我。”杜志遠的一席話讓辦案人員聽得云里霧里。
據查,杜志遠并沒有什么優越的出身背景,更不是他所吹噓的所謂皇家資產管理人,也沒有萬億美元的銀行資產。其弟杜某在警方求證時證實:“杜志遠是我親哥,我們的父母都是農民,沒聽說過祖上有什么皇家背景。”另據中國銀行貴州分行向辦案機關出具的情況說明證實,該行所轄某支行從2013年1月1日至案發未發生過3.58萬億美元的存款業務。
那么,杜志遠為什么要打著皇家親信后裔的旗號到處游說呢?原來,杜志遠平常喜歡收集古董,自稱手頭有3萬多件老鉆石、瓷器和字畫。為了購買這些藏品,杜志遠花了不少錢,其中光老鉆石每公斤就花費1萬元左右。杜志遠相信自己的眼力,他之所以買下這些老鉆石,是因為賣家是按合成寶石的價格賣給他的,但他覺得這些老鉆石是真品,自己撿了“漏”。
“這些老鉆石和市面上的鉆石不同,我始終認為是天然的鉆石。”杜志遠說。為了證明自己的眼力,2018年1月,杜志遠還特意將其持有的3顆老鉆石交給一個叫李林生的人鑒定,結論是送檢的3顆鉆石為清代天然鉆石。李林生稱,自己鑒定老鉆石的標準是其獨有的清代窖藏令,上面記載了清代鉆石歷史,國內沒有相同的鑒定機構。李林生的鑒定結論更加堅定了杜志遠對其持有的鉆石為真品的信心。
為了存放這些藏品,杜志遠先后在深圳、東莞和北京租下倉庫。2018年6月,杜志遠出資25萬元雇人在北京租下專門的倉庫。楊連發事后證實稱,其受杜志遠委托,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租了個地下室庫房,專門堆放杜志遠收購來的藏品,并找人看管和盤點入庫。楊連發表示,一旦有人上門詢問藏品價格,都是由杜志遠親自面談。
杜志遠租下倉庫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永久收藏這些藏品,而是解決過渡期的存放問題。為了推銷這些藏品,杜志遠廣泛發動自己的朋友圈,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買家。
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杜志遠最終在自己一位朋友的引薦下,做成了一筆大買賣,藏品出手后成功賺取了100多倍的利潤。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這個花巨資買下假貨的冤大頭竟然與杜志遠素昧平生,也從未提出與杜志遠面談,就因為對朋友的信任,直接將5000萬余元的巨款陸續轉賬到了杜志遠賬戶。
接受委托為杜志遠當中介的人叫孫仁,兩人于2012年相識。這個孫仁的來頭也不小,他向杜志遠自稱身份特殊,為中央某委部長,兩人交往一段時間后,關系日漸密切。后來,杜志遠獲悉孫仁也喜歡收藏古董,且認識不少收藏古董的有錢人,于是便萌生了委托其介紹客戶購買手中藏品的想法。杜志遠告之孫仁,稱自己手中的藏品都是皇家的寶物,且均有鑒定證書。杜志遠稱這些藏品從祖上流傳至今,只是自己欠了世代保管的人很多保管費,杜志遠表示自己轉讓藏品就是為了支付這些保管費。杜志遠同時承諾,孫仁幫其促成交易后,他會贈予其玉佩、手鐲等作為回報。孫仁一聽很感興趣,答應幫忙問問。
于是,杜志遠就陸續通過微信將自己的藏品照片發給孫仁,孫仁看中后,杜志遠就把相應的藏品送到孫仁位于新世界中心公寓的住處,或者直接送到買家手中。這里的買家就包括本案的受害人周正。
周正是名商人,喜歡結交社會名流。2017年8月,周正經人介紹結識了自稱為某將軍之子、中央某委部長的孫仁,此后雙方鮮有聯系。2018年4月,周正與孫仁互加微信后,雙方經常通過微信閑聊。兩人在聊天過程中,發現對方喜歡收藏,于是便有了更多的聊天話題。由于孫仁答應幫杜志遠售賣藏品,于是每次收到杜志遠發來的藏品圖片后,就會直接轉發給周正。一旦周正看中了,孫仁便會讓杜志遠直接向周正指定的地點發貨。
據孫仁向周正介紹,這些藏品都是有證書的皇家物品,市場價值很高。“周正不知道杜志遠是誰,他們沒見過面也沒有任何聯系。所有藏品的價格都是杜志遠確定的,我收到周正匯的6000萬元定金后大部分都轉賬給了杜志遠,周正支付了相關款項后表示還差我8億元未付。”孫仁事后證實稱。
就這樣,在孫仁的中介下,杜志遠陸續將2顆大鉆石、2顆小鉆石、1套鉆石象棋,以及玉石椅子、鉆石白菜、鉆石佛像等物品賣給了周正,且價格高得驚人。“玉石椅子賣了1800萬元,鉆石象棋、鉆石白菜和鉆石佛像一共賣了1800萬元。”孫仁事后證實。
周正為什么對孫仁的報價從不還價,還聲稱尚有數億元的欠款?這只能說他受騙上當、走火入魔了。周正事后稱自己找人核實過孫仁的身份貌似沒啥問題、還找人鑒定了鉆石的真偽也沒問題,“孫仁發送給我藏品價值高昂,我找人鑒定了,說那兩顆大鉆石,其中一顆大鉆石就值上億元。”周正事后說。從周正的事后陳述可以判斷,光兩顆大鉆石就值上億元,他支付幾千萬的貨款自然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那么,杜志遠通過孫仁轉賣給周正的藏品真的有這么昂貴嗎?案發后,鑒定機構的報告讓人大跌眼鏡。鑒定報告顯示,杜志遠通過孫仁給周正的相關涉案物品系合成寶石或現代工藝品,所有的藏品價格總計40.98萬元。所有的藏品自然也包括那兩顆大鉆石,如此看來,周正委托的鑒定師也是濫竽充數,倒把他自己給坑慘了。
2019年8月13日,杜志遠被抓獲歸案,9月19日被逮捕。2020年7月13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就杜志遠涉嫌詐騙案提起公訴。2020年12月14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法院經審理查明:2018年間,被告人杜志遠虛構皇家資產保管人的身份,通過孫仁以出售玉石桌椅、鉆石等皇家物品為由,騙取周正人民幣5929萬元。經鑒定,上述物品價值40.98萬元。
庭審中,杜志遠仍堅持自己的皇家資產管理人身份,辯稱其沒有虛構身份的行為,且并無詐騙周正的故意。法院經審理認為,杜志遠在其皇家資產管理人身份無人查證的情況下,虛構其看管歷代皇家寶庫,其虛構身份的行為足以認定。
2021年6月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外公布杜志遠詐騙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人杜志遠犯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責令被告人杜志遠退賠人民幣5888.01萬元,發還被害人周正;扣押在偵查機關的手機一部予以變賣,價款并入退賠項執行。
(本文除杜志遠外,其余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