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王斌



摘? 要:目的? 探析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方法?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榮成市婦幼保健院環境中分離出的10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SAU)為研究對象,再鑒定MRSA,清除重復菌株,運用GPS-107藥敏卡實施MRSA鑒定,統計其科室與標本來源,并且運用藥物敏感性試驗鑒別藥物耐藥性。結果? MRSA檢出率為34.31%;科室來源依次為呼吸內科(25.71%)、ICU(22.85%)、普外科(17.14%);標本分布方面占比依次為呼吸道標本(42.85%)、分泌物標本(20.00%)、膿液標本(14.28%);MRSA對青霉素、氨芐西林與頭孢西丁等藥物耐藥性為100.00%,對苯唑西林與環丙沙星等藥物具有較高耐藥性,對克林霉素等藥物耐藥性較差,對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無耐藥性。結論? MRSA具有較高流行度,耐藥性呈現多重性,臨床需長期實施MRSA感染目標檢測,避免醫源性感染。
關鍵詞: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分布情況;耐藥性
中圖分類號:R365.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7-0153-03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屬于皮膚天然菌群,為臨床感染常見的病原菌,可通過污染的手進行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種病菌在特定情況下會誘發心內膜炎、急性肺炎以及骨髓炎等多種疾病,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屬于較為常見且毒性較強的細菌,屬于醫源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研究針對榮成市婦幼保健院環境中分離出的102株SAU進行探討,旨在討論MRSA的分布情況與耐藥性,從而為臨床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榮成市婦幼保健院環境中分離出的10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SAU)為研究對象,其中門診8株,住院部94株,再識別MRSA,清除重復菌株,共識別出35株MRSA。
1.2? 方法
①菌株培養。送檢樣本運用BacT/Alertl3D全自動血培養,放置在二氧化碳培養箱內,設置培養箱溫度為36 ℃,培養24 h。②MRSA菌株識別。運用全自動細菌分析儀(生產企業:法國VITEK公司,型號:AMS-60),對SAU實施鑒別工作,鑒別后菌株保存在-80 ℃醫用冷藏箱中備用[2]。③MRSA藥物耐藥性實驗。運用GPS-107藥敏卡實施藥敏實驗,使用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系統(生產企業:法國VITEK公司,型號:VITEK 2 Compact),實施藥敏檢測,檢驗結果按2017 CLSI M100藥敏試驗指南標準進行判定[3]。
1.3?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MRSA菌株科室分布情況、樣本來源以及對其他抗菌藥物的耐藥性。①MRSA菌株的科室分布情況主要統計呼吸內科、創傷外科、普外科、骨科以及兒科等科室。②MRSA菌株的樣本來源主要統計血液、膿液、人工氣道以及呼吸道等標本。③MRSA菌株對其他抗菌藥物的耐藥性主要統計青霉素、苯唑西林、萬古霉素以及環丙沙星等藥物。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MRSA在各科室內的分布情況
針對102株SAU進行分析,可發現有35株MRSA,檢出率為34.31%,該菌株在各科室內分布情況以呼吸內科、ICU與普外科居多,占比分別為25.71%、22.85%與17.14%。見表1。
2.2? MRSA在各標本內的分布情況
針對35株MRSA進行分析,可發現,該菌株在呼吸道標本、分泌物標本以及膿液標本中占比較高,比例分別為42.85%、20.00%以及14.28%。見表2。
2.3? MRSA對抗菌類藥物耐藥性情況研究
針對35株MRSA進行分析,可發現,該菌株對青霉素、氨芐西林與頭孢西丁等藥物的耐藥性為100.00%,對苯唑西林與環丙沙星等藥物具有較高耐藥性,對復方新諾明等藥物耐藥性較差,對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無耐藥性。見表3。
3? 討論
SAU屬于醫院感染重要病原菌,分布較為廣泛,在革蘭陽性菌中排第一,可誘發全身或局部嚴重感染。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作為超級細菌的MRSA已成為臨床治療的難題,該致病菌可顯著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延長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不同地區MRSA檢出率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對榮成市婦幼保健院MRSA實施研究,可對榮成市婦幼保健院甚至本地區MRSA臨床治療與控制醫源性感染具有指導意義[4]。
MRSA致病菌主要分布在呼吸內科與ICU中,ICU患者普遍身體機能較差,自身免疫能力較低,較易損傷機體局部防御屏障,顯著增加MRSA感染率。本研究針對102株SAU進行分析,可發現有35株MRSA,檢出率為34.31%,該菌株在各科室內分布情況以呼吸內科、ICU與普外科居多。由此可見,MRSA感染多發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大手術術后患者、長時間住院患者以及老年患者,MRSA極易致使感染大面積暴發,屬于年老體弱或患有嚴重基礎病等患者醫源性感染的主要發病病菌。因此,臨床應合理控制抗菌藥物,避免發生濫用情況,從而顯著降低MRSA感染率[5]。本研究結果與張利等[6]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印證了呼吸內科、ICU與普外科等科室存在較多MRSA致病菌。
榮成市婦幼保健院MRSA感染標本來源最多的是呼吸道,占比為42.85%,與國內外報道[7-8]結果一致。MRSA極易誘發呼吸道感染,該致病菌普遍存在于機體鼻咽部或皮膚表面,分泌物也是MRSA常見來源,占比為20.00%,主要由外科手術等侵入性操作造成患者黏膜受損所致,并且致病菌更易通過傷口誘發醫源性感染。膿液同樣為MRSA常見來源,占比為14.28%,屬于機體組織損傷后細菌侵入產生的炎癥反應,并且大量致病菌能夠存在于膿液中,從而誘發醫源性感染。因此,對于存在膿液患者需及時實施清創切開引流,同時需積極執行防控措施,從而顯著控制MRSA醫源性感染與傳播[9]。
MRSA耐藥性主要由SAU經過mecA基因產生一種青霉素結合蛋白PBP2a,致使其無法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結合而產生耐藥性,臨床針對MRSA感染主要運用萬古霉素或替考拉寧等藥物治療,與本次研究結果較為相似。本研究針對35株MRSA進行分析,可發現該菌株對青霉素、氨芐西林與頭孢西丁等藥物耐藥性為100.00%,對苯唑西林與環丙沙星等藥物具有較高耐藥性,對克林霉素等藥物耐藥性較差,對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無耐藥性。分析原因為替考拉寧與萬古霉素屬于糖肽類藥物,可有效與細菌胞壁前體肽聚糖結合,顯著阻止細胞壁合成,進而殺滅致病菌,但具有一定毒性,存在藥物不良反應。已有研究證實,替考拉寧比萬古霉素安全性更高,但治療過程中須嚴格控制使用劑量,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各項指標,從而確保治療安全性[10]。
綜上所述,MRSA具有較高流行度,耐藥性呈現多重性,臨床須長期實施MRSA感染目標檢測,避免醫源性感染。
參考文獻
[1]崔璨,劉燕瑜,陳銘,等.2014-2018年單中心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情況研究[J].北京醫學,2019,41(6):516-518.
[2]胡慶花,朱德全,劉衛東,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性及SCCmec基因分型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20,30(2):34-38.
[3]熊自超,朱建龍,郭庚秀.2014-2017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目標性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21):3201-3205.
[4]余建洪,張肅川,徐雪梅,等.2015-2017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耐藥性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抗生素雜志,2019,44(1):135-138.
[5]邢忠海,邱巍,張秀香,等.某院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分離株的分布與抗生素敏感性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6):666-668.
[6]張利,孫林春.南京某醫院成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情況及耐藥基因分析[J].檢驗醫學,2019,34(3):215-220.
[7]陸一,董亮,楊佶,等.住院患兒MSSA與MRSA的分布特點及耐藥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7(7):596-599.
[8]Qiao Y,Ning X,Chen Q,et al.Clin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invasive community-acquir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 in Chinese children[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4,14(1):582.
[9]謝紅意,葉鴻雁,施露梅,等.不同標本來源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耐藥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20,30(8):951-952,956.
[10]金益軍,陸建紅,宋秀蘭,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分布,耐藥特點及醫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22):2718-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