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紅周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體育教育在學校教育中愈發得到重視,體育課程作為教會學生體育健身知識和運動技能的活動性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切實強化教學工作,堅持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并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本文將從構建和諧課堂氛圍以及教學方法入手,詳細分析體育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3-0012-02
A Brief Talk on P.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Lower Grades in Primary Schools
(Xiaotun Primary School, Ya Nuan Town, Linze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NI Hongzhou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qualit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schoo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active curriculum that teaches student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sports skills. It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refor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ust strictly demand themselves,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eaching work, insist on teaching concept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formulat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good exercise habits and promote their healthy growth.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analyze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detail.
【Keywords】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rategy
體育教育作為“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思想其一,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授課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注重提高教學質量,增強課程效率。而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體育教師更要注重發掘其對體育的興趣,使教學過程充滿藝術性和趣味性,并通過調節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正確引導以培養學生的優秀品格,輔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低年級學生喜歡體育、熱愛體育,并在長期的體育活動中形成強健的體魄、健康的生活習慣。
一、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現代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平等交流,基于此能夠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那么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加強自我修養,認真備課,授課過程中既要有嚴格規劃,也要有循序善誘,讓學生不至于畏懼上課,也不會不服從課堂管理。同時還應注意激發學生的自我提升意識,讓他們自覺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自學自練的基礎上組成學習小組,讓其在合作中觀察、互助和成長,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社會交往能力。教師也應盡力為學生構造和諧、融洽、寬松的體育鍛煉環境,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和人格權利,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溫暖的教學氣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他們培養起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一)激發參與意識,調動學生興趣
想要成為一名稱職且受學生喜愛的體育教師,則必須對教材有足夠的了解,能夠在課上對教材內容做合理的取舍整合,掌控所教授內容的詳略、先后順序,并對學與練的結合做出科學安排。在對體育教學過程做出優化安排后,教師要采取切實方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在按照教材內容授課的同時,應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靈活確定教學方法,并對采用的方法精心安排,打破傳統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當作能動的主體,以引導為主,優化教學活動,提升其運動能力,確保學生在運動全程中主動參與,全員參與。
(二)激發求知欲,培養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興趣往往源于探索行為的引導,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也稱求知欲,求知欲是學生對新事物進行探索研究的心理傾向,由于體育是一門活動性極強的科目,而小學生又有著很強的探索欲、求知欲以及好奇心,在探索體育動作的時候,學生會天然地對體育課產生好感,那么這時就需要教師善于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保護以及持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熱烈向學的課堂氣氛的形成,并鼓勵學生探索新的體育運動方式,給予學生展示才能的機會,在滿足學生求知探索欲望的同時,培養其自信心。
二、實行多樣化教學
(一)游戲法教學
游戲法教學,也稱運動類游戲,或體育游戲,其具有基礎性、簡單性、趣味性、情節性、開放性、教育性等多種特征,如丟手絹,多數同學席地而坐圍成圓圈,一個同學在圓圈外圍跑動,將手絹丟到某個同學身后就開始繞圓圈奔跑,撿到手絹的同學則要在跑完一圈之前追到扔手絹同學,不然就更換丟手絹的跑動同學。事實上在幼兒園階段,許多孩子接受到的體育教育也正是這種游戲式的,為了更好地銜接小、幼體育教學,在低年級教學中游戲教學仍然作為體育教育的主體,雖然課程內容偏向游戲化,但將游戲作為課程環節旨在養成小學生對于課堂的常規化認識,在課程的開始和結束階段,教師通過吹哨整隊幫助學生養成上課或者下課的意識,并以課前學習目標的講述及課后學習過程的總結區分兩次整隊的目的,在課中采用游戲法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保障課堂的順利進行,獲得良好的課堂效果。
(二)示范法教學
示范法教學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標準化的動作演示,教會學生正確的體育鍛煉方式。教師的姿態美觀程度以及示范動作的標準程度對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首先體育作為一門形體鍛煉學科,標準化的動作自然能夠展現一個人良好的氣質風貌,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吸引力,也易被當成學習的楷模。另外正確的示范動作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鍛煉意識,從提高自身身體素質的角度出發,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欲望。優秀的體育教師應該能夠通過課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學生造成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教師準確到位的示范動作產生的個性美會讓學生對動作形態在腦海中形成直觀地了解,基于對教師優秀專業能力的崇拜,促使其較快的理解動作結構及要領。
(三)直觀法教學
直觀法教學也稱兒童化教學,由于兒童多以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為主要學習方式,所以區別于成人體育教學中復雜、抽象的動作教學,對兒童應該采取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迎合低齡學生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和童愿來組織體育教學,防止單純的技術傳授。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只有他們感興趣的東西才樂于去學,只有能夠給他們帶來歡樂的才能夠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這也就形成了一個循環,只要教師能夠讓體育課程有趣、生動,學生就會越學越愛學,越愛學就越會學,越會學就學得越好。
比如我們可以根據小學生好動、愛玩的特點,將體育課設計成模仿動物的比賽,讓學生放飛思維,愉悅創新,看誰模仿得最像,教師在一旁給予專業化的指導,將課程規定的教學內容融入動作指導中,在學生之間形成笑著學、比著學、花樣學的學習氛圍。
三、結語
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承擔著銜接幼兒園和小學體育課程的過渡角色,其既要具備充分照顧低齡兒童童心童趣的游戲內容,也要具備奠定學生未來運動基礎的基本動作教學,因此,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工作任務的復雜性,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夯實自身專業基礎,規范指導動作,并以新式教育理念武裝自己,善于發掘優秀教育模式,找準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的方向,營造和諧樂學的課堂氛圍,通過結合多種教學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塑造學生健康體魄。
參考文獻:
[1]孫連國.淺談輪滑項目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的開展策略[J].文理導航,2019(11).
[2]秦沁.淺談提高小學低年級體育課堂練習密度的方法[J].小學生,2020(06).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