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麗
【摘? 要】小學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尤其需要重視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或數學思維、認知特點等,為他們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這樣能夠不斷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當前,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比較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能夠將數學中抽象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簡單的生活常識,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本文主要論述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生活化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并提出具體的教學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意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3-0106-0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Life-Oriented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urriculum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f Mudan District,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 GUO Aili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lif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thematics and life. Teachers can combine students' actual learning needs or mathematical thinking,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etc., to build a life-oriented math classroom for them, which can continuously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At present, life-oriented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and can transform abstract and difficult knowledge in mathematics into simple common sense of life, and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oriented teaching fo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proposes specific teaching measures.
【Keywords】New curriculum;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Life-oriented teaching; Meaning; Measures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不佳
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過程中對事物認知能力有限,但是他們能夠保持對新事物的興趣和探究欲望。然而,在實際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沒有從以前應試教育的模式中脫離出來,在課堂上會不自主地進行灌輸式的教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會顯著下降,讓整個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無趣。此外,學生在學習抽象的數學知識時會感到理解困難,不能很好地利用轉換思想。
(二)缺少對數學思維的培養
在傳統數學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較為被動,不能積極主動地思考。但數學是一門需要具備邏輯思維能力的課程,無論是數學課程中的數字還是公式、定理都需要學生擁有強大的邏輯能力才能掌握。而由于現階段的數學教學沒有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學生無法提高自身的數形結合思維、邏輯與創新思維,難以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三)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
現階段,在數學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都不是很高,十分抗拒學習數學。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時也沒有形成正確的學習理念和方法,教師也沒有有針對地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最終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顯著降低,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所以,我們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數學,開展合作,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這也是當前教學的重點。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實踐具體措施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內容
對小學生來說,最好的學習資料仍然是教材,雖然教材內容整體上顯得非常枯燥乏味,但其中也不乏非常有趣的學習模塊。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內容,篩選其中生活性強、啟發性強的模塊進行精心設計,這樣一來,學生就能被有趣、有料的知識內容吸引,激發其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平移、 旋轉和軸對稱”時,首先,教師要整合重難點知識,即理解何為平移、 旋轉和軸對稱;掌握判斷平移、 旋轉和軸對稱的方法;學會制作平移、 旋轉和軸對稱圖形。比如,教師先通過多媒體視圖工具展示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現象,通過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激發其學習和探究興趣,其次再提出問題:“大家在生活中都遇到過哪些圖形的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現象?”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生活探究,結合生活實例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最后是讓學生利用生活物品分組制作平移、 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由于是讓學生動手實踐,所以他們暴露的學習問題和難點更多,在教師的講解和引導下必然能夠啟迪學生思維。
(二)設計生活化的數學習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解題興趣角度出發,讓數學以生活化的形式呈現。教師可設計生活化的數學習題,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可以對知識進行進一步延伸,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生活化的數學題目,例如:在春節期間每個商場都會組織一些打折活動。現在有兩個商場發布了優惠措施,其中一個是全場一律七折,另一個是滿300減100。如果小紅想要在兩個商場買同一件價值300元的衣服,應當選擇哪個商場更加優惠?這種題目是學生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教師通過這種題目引導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能激發學生解題的興趣,以此增強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其解題準確率。
(三)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抽象思維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耐心欠佳,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如果遇到晦澀難懂的內容往往會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一種厭學心理。但是,小學生又充滿了好奇心理,求知欲極其強烈。教師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將數學知識與趣味性的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的奧秘。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提高其數學綜合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角”這一單元內容時,在開展實際教學之前。就應當讓學生自主找尋生活中的角,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探討。接著,在課堂上進一步讓學生交流,看看自己所畫的角是否與其他同學的不一樣。學生通過探討可以發現,每個人畫的角的大小都不同。在此基礎上,教師就可以進一步引出課堂主題,利用三角板畫出不同的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通過各種多媒體工具向學生展示角,引導學生說出角的個數和大小,這樣可以顯著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手工工具,引導學生制作角,這樣不僅可以調動起學生的抽象思維,也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再如,在學習“加減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舉出生活化的例子。如:“同學們在上學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送的吧,如果家長送你們上學的時候騎車需要10分鐘,步行需要30分鐘,那么步行所花時間是騎車的幾倍呢”教師在舉出這一例子之后,學生會感到數學充滿了親切感,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教師尤其需要注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加強數學學科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以此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可以從學科教材、學科習題以及教學內容角度出發,不斷增強學生處理數學知識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數學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廖冬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7).
[2]焦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教學思想[J].人文之友,2020(09).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