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明 賈大新 張秀麗



摘 要:該文闡述了花境項目的總體設計思路、施工工藝流程以及后期養護的相關要點,以期為園林綠化相關花境的設計與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花境;設計;施工;養護
中圖分類號 TU986.4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22-0075-03
花境具有絢麗多彩、構圖自然、層次豐富的景觀特質,使之成為現代園林中重要的植物景觀形式之一。花境主要包括單面觀賞與雙面觀賞2類,雙面觀賞性花境一般應用于道路中間;單面觀賞花境一般應用于道路兩側,或者草坪、建筑物周邊。國內已經進入花境應用的快速發展期,已經成為很多城市園林建設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對于人居環境的彩化、美化均作出了重要貢獻?;ň车纳守S富,配置手法多樣,是宜人的自然植物景觀,是人們普遍喜歡的植物造景形式,契合現代人對于公共景觀開放、共享的需求。
1 花境項目設計
1.1 地塊現狀分析 對地塊的現狀分析是制作花境前的基本要求。花境的選址要求帶狀地帶、半自然式,便于人工建筑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過渡,可選道路旁、綠籬與樹墻、草坪、樹林樹叢、水邊、游廊等地。本施工場地地塊形狀接近長方形,可歸類為路緣花境,即應用于道路人行道、公園步行道的一側或兩側,作為單邊花境或雙邊花境供行人觀賞的綠化形式,可以作為人車分離的隔離帶,也可以引導游人前往景觀節點,起到充分利用園路空間、增加游行樂趣的作用。
1.2 設計圖
1.2.1 平面設計圖 構成花境的最基本單位是自然式花叢,團塊的組合方式及植物組團大小、尺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花境的景觀特點。將主花材分為數叢種在花境不同位置,再將配景花卉自然布置,避免種類過多而造成雜亂。本項目平面設計圖長8m、寬3m,總面積24m2。主要以團塊為主,團塊形狀自然、協調,以暖色系植物為主,暖色系象征著熱烈歡快,讓人激動和興奮,且色調飽和度較高,總體給人以熱烈歡快的感覺(如圖1)。
1.2.2 立面設計圖 花境立面設計應用植物的高度變化、株型輪廓、質感等觀賞特性以及塑造地形、建筑小品等方式,達到高低錯落有致、花色層次分明的立面景觀。將豎線條且高度較高的蒲棒菊設計于前中景處,撐起整體高度,中景處設計了2棵彩葉杞柳作為花境的骨架,在立面角度空間比較大,配合蒲棒菊、細葉畫眉草等植物體現出高度變化。將質感細膩的小兔子狼尾草和花量較大的堆心菊達科塔等植物作為花境鑲邊植物,增加立面層次,營造出有動感韻律且自然的景觀效果(如圖2)。
1.2.3 季相設計圖 花境的季相是通過不同季節開花植物的代表種類及其花色來體現,列出各個季節或月份的代表植物,在平面種植設計時考慮同一季節不同的花色株型等合理布置。春季以粉花繡線菊和金葉鬼吹簫作為春季的亮點植物,配以春季開花的細葉畫眉草,營造出柔和清新的效果;夏季主要開花的植物有豎線條的蜀葵,黃花的堆心菊,顏色熱烈鮮艷、株型緊湊的霹靂石竹,花絮可愛的小兔子狼尾草,呈現出熱烈歡快的景觀效果;秋季的蒲棒菊和空心木成為焦點植物,細葉畫眉草的葉子發軟下垂,質感柔軟細膩,為秋季營造不錯的景觀(如圖3)。
1.3 植物配置 為了花境景觀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應根據花境景觀主次明確和植物的變化與協調原則確定花境類型,優選鄉土品種,注重植物多樣性,遵循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并重原則,選擇合適植物。植物選擇以宿根花卉為主,搭配灌木、球根花卉和一、二年花卉。選擇適應性強、抗性強、低養護、觀賞期長、利于表現花境景觀和多種質感的花卉搭配(表1)。
2 花境項目施工流程
2.1 現場數據收集 收集現場數據是為了保證項目能夠順利進行而作準備,主要考慮的因素有車輛是否限行:否;卸貨最遠距離:20m;施工時間:上午7:00—11:30,下午13:00—17:00;施工人員:工人8名;垃圾處理:裝車帶走等(表2)。若施工受其他因素影響拖延工期,需要考慮給花材澆水的水源位置。
2.2 施工場地處理 土壤改良是呈現景觀效果非常關鍵的環節之一。清除建筑垃圾、磚石、碎木及灰渣等雜物,種植地需采取多次深翻熟化,把雜草根系全部挖出,客土改良、培土與摻沙和施足有機肥,并對場地中大樹、水管、硬鋪裝進行局部處理。本次項目施工場地土壤狀況良好,不需要施肥,有建筑垃圾和雜草需要進行清理,對地形稍作處理。
2.3 植物栽植流程 參照施工圖紙定點放線,根據施工地形采用先里后外、先主后次的原則將植物定植。在每個斑塊狀的輪廓線內標注植物名稱,或者根據植物配置表標注每個品種對應的序號制作成標牌插入地面。將植物擺入輪廓線后脫盆進行栽植。部分植物栽植時會與設計圖上的輪廓線形狀略有不符,需要在現場進行二次創作,對植物位置進行微調(見圖4)。
2.3.1 主體植物 主體植物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組團、飄帶和團塊重復等。在輪廓線內將主體植物按設計的盆數確定后并擺放好,讓工人們進行栽植。栽植時管理人員要提醒工人對枝干脆且容易折的植物輕拿輕放。
2.3.2 灌木 灌木常作為花境中的骨架植物撐起視覺亮點。在定植灌木時,首先確定好花境的主觀賞面,將灌木的向陽面朝向主觀賞面,并按照孤植或叢植的布局方式擺放好,將花盆脫掉,先量好已挖坑穴的深度與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對坑穴作適當填挖調整后,再放苗入穴。在土球四周下部墊入少量土,使灌木直立穩定。為防止栽后灌水土塌樹斜,填入表土至一半時,用木棍將填入土砸實,再填至滿穴并砸實(注意不要弄碎土球),作好灌水堰。
2.3.3 時令花卉 色彩艷麗是時令花卉的主要特點,因此在花境中常用作鑲邊植物。時令花卉的使用量不宜過多,應控制在總面積的30%以下,栽植密度可適當增加,以達到景觀效果。種植時控制疏密程度均勻,深度能夠將容器苗土坨埋入土壤中即可。
3 花境項目后期養護
3.1 施肥與澆水
3.1.1 施肥 花境所處的地塊土壤一般都比較貧瘠,除種植前施肥外,1年需施4次肥。春天萌芽前施1次以氮肥為主的肥料,輔以磷鉀肥;開花前施以磷鉀肥為主的肥料;花后結合修剪施以氮肥為主的肥料,結合磷鉀肥;秋冬季節施以腐熟有機肥和磷鉀為主的肥料,提高抗寒能力。
3.1.2 澆水 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時令花卉屬于淺根系花卉,不耐旱,需經常澆水。根據見干見濕的原則澆水,當地表以下5cm處土壤干了,需澆透水。
3.2 整形與修剪 宿根花卉在開花后,要對其枯死的花枝進行修剪,以保持整體美觀效果。有些宿根花卉對其修剪后,可促使二次開花,延長景觀效果。小喬木和花灌木可通過冬天強修剪和夏天摘心控制株型,剪除病蟲枯枝、并生枝、交叉枝,有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
3.3 雜草防除 雜草防除采取除早、除凈和在開花結實前剪除的原則。
3.4 植物更換 對于時令花卉和越冬有風險的植物要有植物更換計劃,例如越夏有風險的時令花卉要在夏季進行補植,以保持景觀效果。
參考文獻
[1]孜巴古力·艾比布拉.論園林花卉種植的規則設計及自然設計[J].熱帶農業工程,2020,10:130-132.
[2]夏宜平.園林花境景觀設計[M].2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20.
[3]韓學穎.園林工程測量技術[M].2版.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7.
[4]周厚高.花境植物景觀[M].南京:江蘇鳳城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
[5]董曉華.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M].2版.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19.
[6]于笑.園林花卉在城市綠化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花卉,2018(14):93-94. (責編:徐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