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梅 龍勤


摘 要:休閑農業為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新活力。該文從地理環境、市場環境、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方面,對安慶市楊橋鎮休閑農業開發項目進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當地休閑農業的開發模式。
關鍵詞:休閑農業;可行性;開發模式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22-0167-03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Yangqiao Town Anqing City
MA Mei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000, China)
Abstract: Leisure agriculture has opened up new ideas and new vital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The article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arket environment,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nd conducts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roject in Yangqiao Town, Anqing City. And on this basi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its leisure agriculture is discussed.
Key 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 Feasibility; Development model
安慶市市楊橋鎮休閑農業具有良好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休閑農業,不僅能豐富楊橋鎮及附近地區優質農產品的產銷,還能改善當地農民的生產條件,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因此,楊橋鎮休閑農業市場前景開闊。
1 可行性分析
1.1 地理環境
1.1.1 地理位置 楊橋鎮位于黃梅戲故鄉——安徽安慶,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依山傍水,境內有美麗的大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素有“天然氧吧”的鮑沖湖風景區、靈氣十足的靈山石樹風景區、以溪水命名的烏龍溪風景區和碧波浩渺的石塘湖濕地公園[1]。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公路方面:滬渝高速和合安高速過境,去往合肥、蕪湖、南京分別只需要2.5、2.5、4.0h的路程。347國道和228省道貫穿全鎮,可到達臨近的銅陵市、樅陽縣等地區。從楊橋鎮出發,可以乘坐3路公共汽車或6路公共汽車到達安慶市區,且僅10km路程。鐵路方面:楊橋鎮距離安慶市火車站僅14km,從火車站出發乘坐高鐵可直達北京、南京、西安、合肥等城市。航空方面:楊橋鎮距離安慶市天柱山機場僅12km,可直飛中國各大熱門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貴陽、桂林等地均有航線。
1.1.2 氣候、土壤環境 楊橋鎮自然條件卓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風興旺,夏季溫度高雨水多,冬季溫和少雨[2],年平均氣溫為16℃,年降水量為800~1600mm。區域內不僅有連綿不斷的丘陵、重巒疊嶂的山峰、美不勝收的湖泊,也有砂土田、麻砂田、灰砂土、紫砂土等豐富多彩的土種,土壤肥力相當,可以滿足不同農作物的種植與生長。
1.2 市場環境
1.2.1 客源地的空間分布 楊橋鎮的客源市場主要來源于安慶市及鄉鎮的居民和周邊的城市。其中,整個安慶市的居民占近40%,銅陵、樅陽等臨近地區的居民占到近30%,這些地方距離楊橋鎮較近,在周末閑暇時間完全有可能到此處前來游玩[3](見圖1)。
1.2.2 客源市場的經濟水平 2021年一季度,安慶市和銅陵市的GDP在安徽省分別排名第5名、第14名,安慶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820元,同比增長16.5%;銅陵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9608元,同比增長16.6%。居民的收入提高,將導致消費觀念的改變。過去人們可能只重視衣食住行,但如今人們會愈加重視生活質量,也導致越來越多的居民更加愿意將收入的一部分用于享受生活,如學習、養身、旅游、休閑娛樂[4]。因此,在景色優美的楊橋鎮開展休閑農業旅游顯得十分必要,也更加能夠滿足周邊人們的需求。
1.2.3 歷史文化 楊橋鎮有著悠久的人文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從古至今,可謂是人才輩出。耳熟能詳的有:清代嘉慶十九年狀元龍汝言、知名國畫家蕭謙中,優異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均誕生在這里。楊橋的人文景色較為豐富,文化古跡遍布,有香火鼎盛的龍泉寺、坐落在大龍山脈的靈山寺、建于唐代的無量塔等歷史遺存[5]。
1.3 經濟效益 根據楊橋鎮自身的地理條件,計劃在區域內進行農產品種植,品類上選擇種植獼猴桃約3.33hm2,瓜蔞約4.67hm2,同時可以在種植基地套種板藍根、黃芪等中藥材。本項目的計算期定為11年,其中包括2年的建設期和9年的生產期。生產期第1年的達產率產量為75%,生產期第2年的達產率產量為100%。預計項目的年銷售收入為336萬元(表1),生產期年平均銷售收入為(336*0.75+336*8)/9=326.7萬元,生產期平均項目總成本費用估算為181.88萬元(其中包含各類原材料費、人工費、固定資產折舊費、管理費、銷售費、財務費等)。該項目為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免稅單位,因此,該項目建成后,生產期間的所得稅費用為0萬元,每年稅后利潤為144.82萬元(表2)。在農業休閑旅游方面,預計可實現日均接待1000人次游客,以年均35萬游客人數計算,各類門票按人均20元計算,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00萬,餐飲按30%入園人次計算,以人均50元消費計算,銷售收入525萬元。估計總收入1225萬元,按凈利潤5%計算,年凈利潤約61.25萬元,合計年總利潤為206.07萬元[6],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1.4 社會效益 該項目利用楊橋鎮自身的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積極培植核心產業,鼎力發展優勢農業。不僅通過專業化的種植來實現了農業生產增值增長,也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程度,為綠色無公害健康食品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和農民收入;有益于增進農業快速發展,為拓寬農民致富渠道創造了發展空間;有利于推動農業結構布局的優化,調動農民種植獼猴桃、瓜蔞、中藥材等特色農產品的積極性。有利于促進社會的穩定,對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具有深遠意義。
本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直接提供15個就業崗位,包括農業種植技術人員6人,農產品采摘人員2人,業務人員2人,財務人員1人,采購人員1人,園區各種服務人員3人。其中間接崗位100個,包括周邊居民以家庭為單位發展的農家樂、民宿、土特產銷售等等。增加了勞動力就業,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打開了新局面。有利于促進城鄉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縮小城鎮人民和鄉村人民的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本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會將最新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帶給農民,并開展培訓活動,這將進一步使農民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水平得到提升。從長遠來看,有益于農業科技水平提高,對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具有良好的社會意義。項目的建成還能營造出寬松的休閑場所,從而促進民俗文化的發展,打造出寓教于樂的場所,使城鄉居民的身心都能得到愉悅和放松。
本項目建成后,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可以學習農業知識、體驗農民耕作的休閑活動場所,讓青少年從自身的實踐活動中獲得成長,開拓自己的眼界,體會農業生產勞動的樂趣,了解到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蔬果、家禽等的源來,從而也會更加珍惜,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為農業事業的發展與農業知識的科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5 生態效益 本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改善項目區基礎設施、加強農民抵御各種災難和風險的能力,而且具有規模和集約化的種植與發展,也將提高農產品的產量、提升農產品的質量。通過生態種植技術的培訓推廣與應用,將項目區打造成為休閑農業示范基地,對于適應市場需求,增強楊橋鎮休閑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及地方優勢特色產業向產量高、質量優、效率高、安全性高的方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的建設有益于保護自然環境,對于增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的發展具有較大的作用。
2 開發模式分析
休閑農業具有各種各樣的開發模式,最關鍵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特點,發揮其當地的優勢。本項目擬建立地址位于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休閑農業示范基地總面積為8.33hm2。結合楊橋鎮的實際情況,擬開展如下3種類型的模式[7]:
2.1 果園與農畜業相結合模式 楊橋鎮的氣候相對溫和,春夏秋冬特征分明,雨量適中,日照充沛,適合種植各種各樣的農作物,以種植和養殖業而聞名。該項目區位于鄉村,遠離工業園區,空氣清爽無污染,空氣質量好。具體可開發以下項目:(1)果園忘返:在該示范基地新建獼猴桃采摘園約3.33hm2,該基地下可套種部分板藍根中藥材。其他空余的空地上可以種植上綠茸茸的小草和五彩斑斕的花朵。讓游客既能感受到無比清新的小草香味,又能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花朵芬芳。每年5—6月果園開花之際可以組織賞花的活動,能讓游客有視覺上的享受和身心上的放松。果園的果樹成熟后,可組織游客自由采摘,感受鄉村生活的樂趣。(2)品嘗美味:在項目區域內的部分空地種植上品類不一的蔬菜,如:絲瓜、黃瓜、西紅柿、青菜、青椒等。可供游客采摘,采摘后的果實可以帶回家烹飪,也可以將游客采摘的果實在園區周邊的農莊進行烹制再輔以當地特色的雞和山筍等美味,讓游客既可以真正品嘗到綠色無污染無公害的健康美味,又可以讓游客增長知識,體驗農民生活的酸甜苦辣。讓人既能玩好又能吃好喝好。(3)近距離體驗農事:項目區附近的農戶可養殖鵝、鴨、雞等牲畜,并放置一些青草供游客喂養或通過讓游客親自去取蛋方式近距離體驗農村的日常生活,感受農村的樂趣。也可以在游玩結束后讓游客購買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品嘗山珍美味。
2.2 休閑漁業發展模式 楊橋鎮周邊水系發達,水利條件較好,水質優良,境內挾石塘湖,擁破罡湖,貫通長江。是安慶市區重要的漁業資源基地,全鎮養殖水面共800hm2,其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魚蝦,作為旅游資源,發展潛力巨大,適宜旅游休閑[8]。具體可發展以下項目:(1)休閑垂釣:在項目區附近挑選水質優、風景美且安靜的地方開展釣魚場,選擇品質好、個頭大、生長周期短的品種進行投放。前期為了讓人知曉,需要進行一定宣傳,吸引一些垂釣愛好者前往游玩。后期可定期舉辦釣魚比賽,設置獎項獎品等。同時,可適當收取報名費,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夠提高釣魚場的人氣,使其成為垂釣勝地。(2)水產食品開發:將從湖泊中打撈的魚或蝦進行加工,發展成為可直接食用的小魚干零食、魚罐頭、咸魚干等供游客挑選購買。(3)特色魚餐廳:將從湖泊中打撈出來的魚、蝦、蟹等各種水產品采用不同的烹飪方法并開發出特色的食譜,如全魚宴、魚頭宴等供游客品嘗。
2.3 科普教育體驗館模式 自然科學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農業,它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在當下社會,許多居住在城市青少年非常缺乏這一方面的認識與實踐,少年強則國強,建設一個集文化、生態、游學集一體的科普教育體驗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計劃利用楊橋鎮的閑置存量資產(原銅山小學),改造成農業科普教育體驗館,建設面積約0.33hm2。該體驗館主要為了提升青少年對動物與植物的認知。具體包括以下3大區域:(1)動植物觀賞認知區:可建設特色蔬果園、特色家禽家畜園等。如:向青少年展示蔬果從播種、培養、施肥、采摘、儲藏、加工等各個環節;展示小雞的成長過程,如何從1只雞蛋變成1只成年雞。讓青少年初步了解農業的具體內容,增強對農耕文化的理解和農業科學知識的認識。(2)農作物栽培技術普及區:如無土栽培、溫室栽培、反季栽培等,展示各種栽培技術的優劣勢和具體實施方法,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長科學見識。(3)農事體驗區。可分為種植體驗和養殖體驗兩大板塊。可舉行以下活動:給果樹嫁接移栽、給花卉修建造型做盆景、給蔬菜苗移栽、給鵝、兔子、小牛喂草等,讓青少年真正從實踐中獲得農業知識、體驗農業生活。建立科普教育體驗館,能增強青少年的農事體驗,達到寓教于樂的良好氛圍。同時,可以盤活農村的閑置存量資產,有利于該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3 結語
休閑農業旅游是未來的發展趨向,已成為富農、美化鄉村、改善農業的朝陽行業。楊橋鎮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寬廣的市場趨向,符合我國的農林產業政策的發展,擁有明確的建設目標,能夠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夠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充分調動當地居民的積極性[9]。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只要我們能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必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亞,羅仕偉,陳路.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的可行性分析——以重慶渝北區為例[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09):191-192.
[2]楊善柏.安慶市大龍山鎮休閑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2):15-16.
[3]吳郭泉,張晶.千島湖休閑農業開發可行性分析與模式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7(31):10027-10029.
[4]鄭瑩.北京休閑農業轉型模式和方向探索——以懷柔渤海鎮臥佛山莊為例[J].中國市場,2021(04):54-56,102.
[5]張竹青.農村貧困社區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以安徽省安慶市F村為例[J].安順學院學報,2019,21(04):16-22.
[6]劉玉紅.德慶縣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可行性研究[J].農業與技術,2021,41(03):170-173.
[7]朱麗萍.安慶市休閑農業發展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1:45-54.
[8]李貝貝,劉焱,栗亞飛,等.休閑農業發展趨勢及新模式探討——以金湖水漾嘉年華為例[J].現代園藝,2021,44(03):69-71,73.
[9]張艷春,南美慧.鄉村振興視閾下延邊發展休閑農業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7):70-71.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