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洛丹
摘要: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之下,在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改變以往主導式、權威式的數學教育模式,而是要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以此來構建高效化的初中數學課堂。在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展示出一個合作者、指導者的教育角色,展現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深化對所學數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為之后參與數學知識探究奠定扎實的基礎。筆者是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本文主要是對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展開探析,希望對于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數學知識相較于小學數學知識來講,難度比較大、知識量比較多,要想幫助初中生適應數學學習,一定要用導學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從中來理解數學的方法與思想。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去互動、交流、溝通,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借鑒,在共同努力之下,營造良好的數學教育氛圍,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學科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是鼓勵學生開展探索式學習,讓學生自主融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教師由之前的課堂管理者過渡為指導者,引導學生由之前的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開展良性互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質。
一、明確數學教育目標,精準開展導學設計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想展示出導學互助教學模式的優勢與作用,教師要明確數學教育目標,精準開展導學設計,讓學生有導向、有針對性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讓學生從中真正有所提升、完善、成長,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比如,在講解《圖形的旋轉》數學知識期間,教師要設定清晰的教育目標:讓學生掌握圖形的旋轉、中心對稱圖形概念、中心對稱基本性質等,了解原點對稱的兩個點之間的關聯性,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并且要學會運用數學知識,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邏輯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之后在正式的數學教育活動中,學生通過幾何直觀觀察,腦海中樹立數學概念,并且內化到數學知識系統之中,更為牢固、全面掌握中心對稱、旋轉圖形的基本性質,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成就感,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化數學課堂。
二、注重師生合作互動,豐富數學教育內容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展示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運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強化師生之間的合作互動,以此來豐富數學教育內容。在以往的初中數學課堂教育中,教師通常都是圍繞數學教材知識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缺乏和學生的互動、溝通,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針對以上問題,教師一定要對數學教材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讓學生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豐富數學知識結構,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比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相關數學知識期間,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自主繪畫平行四邊形,讓學生在繪畫平行四邊形期間,分析平行四邊形中的特征、規律,并且要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辯論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特點,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質量。同時,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讓學生以合作、互動的方式,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從中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
三、強化問題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初中數學教育活動中,要想展示出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優勢,教師要強化問題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導學互動的學習自主性,從中真正收獲知識、發展思維、提升能力,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拋出問題,讓學生全神貫注融入到數學知識探究中,比如,在講解《由立體圖形到視圖》數學知識期間,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實際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例,并且讓學生去回憶、思考快遞箱子中的各個視角,引導學生快速融入到學習狀態之中。又比如,在講解《反比例函數》數學知識期間,這是難點、重點知識環節,學生很難理解和接受,這時候教師要用分層化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掌握反比例函數知識,鍛煉學生的思考問題能力,實現數學知識的內化,以最放松的心態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之后參與數學知識探究奠定扎實的基礎。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運用導學互助教學模式,展示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勇于發表自身真實的觀點、想法,能夠在自主創新、自主實踐中,強化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羅文武. 國際視野下的義務教育初中數學課程改革與發展——評《內容分布與認知要求雙重視角下的數學課程標準國際比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8):227.
[2]李孝誠,綦春霞,李福華. 精準扶智背景下鄉村教師MIND混合研修模式的構建與實現路徑[J]. 教師教育研究,2021,33(05):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