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靜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國內初中教師均展開自身學科課堂教學的創新探究。數學作為其中相對重要的學科,其教學的創新,應注重學生學習創新思維及數學學習素養的培養。本文首先簡單分析了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側重,其次列舉了數項新課改視野中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策略,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字: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初中階段,不同學生的數學基礎及學科學習興趣均存有一定差異。數學教師應以新課改指導為基礎,通過學科教學創新,平衡班級學生數學學習發展。因此,本文展開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的相關探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側重
首先,應尊重學生主體身份,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行至初中,數學知識難度均高于小學階段,學生亦需一段時間對課堂教學及教材內容進行適應[1]。在此階段,學生原有的學科學習興趣,或會因過渡階段部分知識理解吃力而削減。教師應在新課改視野下的數學教學創新規劃中,展現對學生教學主體的尊重,結合學生學習特性,對其進行教學引導。如部分學生相對熱衷于剖析習題的不同解法,教師可在拓展知識講解環節給予其一定展示空間。如學生擅長習題閱讀理解,但在計算時經常馬虎,教師可應用小組學習方法,令其于其中展示自己的長處,令其他同學監督并幫助其提升計算專注度。部分學生如不甚喜愛數學學習,教師可優先嘗試與之進行課堂互動,探尋其熱衷學習科目,并于自身課程講解中適當融合此類學生興趣學科的相關元素,幫助學生逐漸意識到數學學科的魅力,轉變學習態度[2]。
其次,提升學生知識應用意識,于教學講解中添加生活元素。初中數學知識存在一定教學難點,為削減此類知識理解難度,優化學生學習感受。數學教師可選擇在教學中嘗試添加生活元素,令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嘗試轉變分析思路,或應用生活經驗逐步攻克學習難關。此外,實行數學教學生活化設計,亦可提升數學知識應用意識,改變對數學學科的固有印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3]。
二、新課改視野中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應用數學競賽令學生各展所長,獲取學習成就感
在初中數學教學期間,可在行至習題練習階段,邀請班級學生自行成組,進行數學競賽。學生可于緊張刺激的競賽游戲中各展所長,獲取一定學習成就感。此處以北師大2012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四章“三角形”教學為例,在完成整堂課知識的教學后,教師可結合教材習題,帶領學生進行分組競賽。第一階段為搶答競賽,每組成員均可舉手,最先舉手的人可獲得問題回答權,答錯則不得分,且喪失搶答權,第二輪搶答得分需減半。此項競賽相對適合設置難度較低的習題內容。如“三角形的一個角為銳角,剩下兩個角可能是什么角”這種乍一聽很好解答,但實際上需要嚴謹思考,全面回答的問題。第二階段,可設置涵蓋動手繪畫等操作的習題進行競答。如根據教材第90頁“做一做”習題,給出另外其他形狀的多個三角形,邀請學生在最短的時間畫出這幾個三角形的三條高。優先畫出的小組可獲取為其他小組成員出題的權力,剩余幾組則需要根據教師秘密給出的條算出各三角形的面積。其他組計算期間,獲得出題權的學生組需完成出題。隨后,出題組需優先根據目測判定之前作高的各個三角形那個最大,哪個最小。在回答后,再將自身所出題內容告知其他各組,再次進行競速計算比賽。
(二)應用場景模擬令學生活學活用,調動學習積極性
場景模擬的教學形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此處以北師大2012版初中數學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位置與坐標”教學為例,教材55頁“議一議”中第一問提出的討論主題十分有趣,教師可令學生優先舉手例舉出生活中需要確定位置的例子,而后進行演繹。部分學生說出北京奧運會中擊缶顯示倒計時便需要確定位置,教師可令班級學生在座位上進行場景模擬,用起立代替擊缶點亮鼓面,并邀請部分學生上講臺觀察,并分辨學生位置,進行指揮。為保證此類練習占時合理,可簡單進行倒計時3、2、1的練習。練習結束后,學生可分享指揮及參與感受,共享樂趣。此時,可再次詢問學生是否記得方才倒計時練習期間那些位置的同學三次均站起來了,帶領學生重新回到學習思路當中。
結束語:總的來說,進行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的相關研究,十分必要。相關教師應優先了解新課改視野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創新側重,進而回顧自身教學經歷,總結教學經驗,結合實際情況,適當選用“應用數學競賽令學生各展所長,獲取學習成就感”、“應用場景模擬令學生活學活用,調動學習積極性”等策略,在優化學生數學課堂學習體驗的同時,培養其數學學習能力及學習興趣。后期,教師亦應接受學生給予的反饋,秉承創新精神,不斷完善自身教學設計,以求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賈曉光.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的創新教學改革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02):20.
[2]甄桂榮.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創新思路探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0(11):13.
[3]李玉蘭.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