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英姿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與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與推進,幼教工作者在課程理念和行動上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努力做到以游戲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課程建設從重視“活動結果”向重視“活動過程”轉變,由重視研究“教育者”向重視研究“學習者”轉變,尤其是對幼兒深度學習的研究開始逐步深入。幼兒的深度學習是指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在較長的一個時段,圍繞著富有挑戰性的課題,全身心地積極投入,通過同伴間的合作與探究,運用高階思維,遷移己有經驗,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深度學習是指向有良好的學習方式與狀態的一種學習,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與思維的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區域游戲作為幼兒自主學習與探究的學習形式,是走向深度學習的重要路徑。本文旨在探討區域游戲中幼兒深度學習的支持策略,從而幫助幼兒實現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發展。
一、豐富游戲環境,在情境與挑戰中激發幼兒的深度學習
區域游戲的環境創設要以幼兒為主體,為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游戲空間,在幼兒原有經驗基礎上創設真實、富有情境性的游戲環境,才能激發幼兒在區域游戲中深度學習的愿望。同時,深度學習強調的是對問題的解決,要為幼兒創設蘊含著各種問題的情境,只有在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中才可以打破幼兒只停留在游戲表面的淺層思維,促進幼兒對活動多感官地深度參與,對問題多角度地深度理解,對知識多情境地深度遷移,最終推進活動不斷地向深度發展。
二、保證游戲時間,在過程與探究中保障幼兒的深度學習
游戲中幼兒的深度學習需要他們圍繞著問題全身心投入且持續不斷地探究,這種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問題的解決是嘗試、再嘗試的螺旋上升的過程,是幼兒在新舊知識經驗體系中不斷地同化、順應,才能實現經驗的層層遞進、深化、拓展和重組。所以,組織區域游戲時,一定要為他們提供足夠的游戲時間、廣闊的游戲空間,鼓勵幼兒在過程中不斷地探究新問題和新挑戰,重建自己的知識結構,適當延長游戲時間,保證幼兒有時間去思考、去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是支持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條件。
三、搭建游戲支架,在批判與反思中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區域游戲雖以幼兒的自主游戲、自主學習為主,也不能簡單地放任和追隨幼兒的一切行為,幼兒從淺層學習走向深度學習,僅靠幼兒自身是難以達到的,需要教師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引導。教師要具備善于觀察、分析、歸納、總結的專業視角和專業能力,正如張俊教授所提出的:教師通過觀察,才能看到孩子的興趣、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問題,進而對孩子現在所處的狀況、水平有所評估。這是一切有效的教師指導的方向和起點,只有起步的方向正確,才能從看似簡單的幼兒游戲行為中挖掘深層次的教育價值,才能搭建既不剝奪幼兒的學習機會,又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且推動幼兒深度學習發生的游戲支架,教師適時的介入和支持,能夠幫助幼兒產生新的靈感,開拓新的思路或者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的欣賞、接納和鼓勵,能夠促進幼兒用批判性的思維建構經驗,在問題情境中敢于大膽地質疑,引發幼兒的自主批判和反思,這才是深度學習的價值所在。
四、重塑游戲經驗,在合作與分享中實現幼兒的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不僅僅是縱向的深入學習,也包括橫向的拓展學習。區域游戲中,幼兒需要和小伙伴共同合作,共同面對問題,實現幼幼、師幼學習共同體的建立,通過交流互動,分享彼此對知識經驗的理解,重塑游戲經驗,以此進行經驗的深度建構;通過合作互助,共同解決情境中的復雜問題,如此也就大大提高了深度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創造輕松、自由的環境和時間供幼兒與同伴、教師進行對話、交流的機會,引導幼兒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觀點,嘗試理解他人的行為和觀點,學習從多個視角思考同一個問題,學會接納更多人的看法和建議,進而更好地實現幼兒的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作為一種能夠喚醒幼兒高階思維發生、發展的學習方式,對幼兒當下的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對幼兒一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持續性的教育意義。教師在區域游戲中應營造自由、自主、和諧的環境,創建問題情境,拓寬游戲的廣度,挖掘游戲的深度,提供有益于推進幼兒深度學習的經驗支架,不斷在“最近發展區”挑戰幼兒,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持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