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妍
摘要:幼兒成長過程中,學校、家庭、社會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承擔著各自的教育責任,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幼兒園教育可以讓幼兒逐漸適應學校的生活,學會與其他小朋友如何相處,形成基礎的自我意識與審美情趣等。幼兒園教學活動以一些輕松、充滿趣味性實踐活動為主,藝術活動作為幼兒園教學形式之一,豐富藝術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可以提升其應用效果。本土文化資源幼兒日常接觸更多,與幼兒生活更貼近,將其融入到藝術活動實踐中,更容易引起幼兒關注與參與,本文以昆山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教學中為例,分析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藝術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本土資源;幼兒園;昆山;本土文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昆山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又名鹿城。昆山經歷史沉淀,這片土地上孕育著諸多文化,昆曲、花橋江南絲竹、昆山民歌諸多藝術交相輝映,造就獨具文化魅力的昆山。昆山本土文化資源豐富,無論是昆曲還是花橋江南絲竹,均具有其獨特特征,將其融入到幼兒園藝術活動之中,用藝術去熏陶幼兒,從小培養幼兒對本土文化的興趣與認同,傳承與發揚文化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一、花橋江南絲竹——“家園”互動
家長是幼兒第一人教師,家長的行為、觀念、教學方式等均會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在幼兒園藝術活動組織中,可以充分意識到家長在教育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利用家園互動的方式,以花橋江南絲竹為主題,開展藝術活動[1]。幼教在組織花橋江南絲竹相關實踐活動時,需要結合家長情況,確定活動開展的形式,以最大化發揮出本土文化資源的優勢與家長教育的優勢,全面提升幼兒園藝術活動質量。同時在相關藝術活動開展后,幼教可以借助微信等對幼兒感受、家長感受、活動開展情況等進行總結,不斷積累經驗,為后續幼兒園工作開展提供支持[2]。具體藝術活動組織可以參照下述“絲竹入我家”藝術活動設計方案,充分分析幼兒與家長實際情況,組織藝術活動。
活動主題:“絲竹入我家”
需求分析:幼兒對新鮮事物好奇心重,花橋江南絲竹作為本土重要文化資源,日常幼兒接觸的機會比較多,更容易將幼兒帶入到活動中,確保活動質量。
活動目的:(1)讓幼兒對二胡、琵琶、笛子、簫等樂器有所了解,培養幼兒學習樂器的興趣。(2)讓幼兒對花橋江南絲竹的傳承有所了解,促進文化傳承發揚。(3)促進良好家長與幼兒關系構建。
活動過程:通過對本班幼兒家長了解,得知本班幼兒家長超過1/4家長掌握二胡、琵琶、笛子、簫等基本彈奏技巧,可以獨自完成月曲彈奏。幼教組織會彈奏上述樂器家長,在獲得其同意下,開展“絲竹入我家”活動。考慮到各樂器成本、難度等問題,選擇開展笛子教學。由幼教組織家長共同參與活動,會演奏的家長現場演奏一曲簡單的笛子曲,所有會的幼兒可以一同演奏,不會演奏的幼兒可以先欣賞,待演奏結束后,教師簡單介紹“花橋江南絲竹”中關于笛子的闡述,后開展兒童笛子教學。幼兒初步掌握笛子吹奏技巧后,由幼兒自行選擇一首簡單的笛子曲,幼教及會演奏的家長協同教學,幼兒學會后,可在班級微信群內,將自己演奏視頻分享。
活動總結:幼兒學習興趣高漲,大多數學生均掌握1首到2首簡單的笛子曲。
二、昆曲——鑒賞之美
幼兒園教學中,多數教學活動開展以激發幼兒興趣為主,尤其藝術活動組織中,以熏陶、鑒賞類藝術活動為主。在鑒賞類活動開展中,充分利用本土文化昆曲開展服飾鑒賞、音樂鑒賞等活動。昆曲簡稱為“昆腔”、“昆劇”,在現存的戲曲中,其歷史最為悠久,文化價值極高。幼兒園開展昆曲鑒賞類藝術活動時,可以充分結合學生興趣,組織相關活動,利用昆曲去熏陶幼兒,讓幼兒體會本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認同感。但需要注意,在文化藝術活動開展中,需要注意難度不可太高,要符合幼兒實際情,保障藝術活動質量[3]。利用昆曲開展服飾鑒賞相關藝術活動時,可以參照下述“我眼中昆曲的美”藝術活動,通過先進行欣賞,后進行繪畫實踐等方式,加深幼兒對昆曲的理解。
活動主題:“我眼中昆曲的美”
需求分析:戲曲作為傳統藝術形式,通過多媒體開展相關昆曲鑒賞課程,幼兒興趣更濃。
活動目的:(1)讓幼兒對昆曲有所了解,感受昆曲的美。(2)培養學生戲曲興趣。
活動過程:幼教使用多媒體,播放提前制作好的昆曲表演服飾,讓學生欣賞昆曲服飾,并組織學生對昆曲服飾在款式、顏色使用等方面等特點進行總結等。活動結束后,幼兒需要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用彩色筆繪畫自己眼中的昆曲服飾。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藝術活動,便于激發幼兒探索與學習的興趣,為幼兒進入下一階段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本土文化資源利用,一方面可以繼承與弘揚本土文化,另一方面豐富幼兒藝術活動,提升活動的綜合成效。結合昆山文化,可以采取花橋江南絲竹——“家園”互動、昆曲——鑒賞之美策略,全面提升幼兒園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云芝. 篆刻藝術與幼兒園美育的融合[J]. 學前教育研究,2020(5):93-96.
[2]張衛民,劉湘藝,羅珊珊. 瑤族傳統舞蹈資源在鄉鎮幼兒園藝術課程中的應用[J]. 學前教育研究,2021(4):81-84.
[3]李玲. 怎樣結合本土資源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教學實踐活動[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