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紅,周 麗
(新疆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邊疆口岸傳播資源豐富,中國的霍爾果斯口岸不僅作為過貨通道,而且具有對外傳播的功能,從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到如今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霍爾果斯是新疆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窗口。本文基于茶文化視角,分析霍爾果斯口岸自身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呈現霍爾果斯口岸承載的對外傳播功能以及對茶文化的傳播。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在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上古時期發展至今,中國茶文化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獨特組成部分。中國最早的關于茶的記載是在先秦《詩經》總集上,后來逐漸飲茶之風盛行。隋朝,全民普遍飲茶。唐代茶業昌盛,宋朝流行斗茶、貢茶和賜茶,清朝茶葉發展對外貿易,茶文化逐漸演變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會化和國際化趨勢,茶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不斷擴大和延伸。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為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煉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2.1.1 區位優勢。霍爾果斯位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與哈薩克斯坦接壤。2006年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同設立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口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元和地緣獨特的區域,常作為舉辦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活動的場所。今日口岸更是國家形象的代言人,協助對周邊國家的外交工作,塑造國家形象起到紐帶作用。霍爾果斯是歷史上全國最長的陸地公路口岸,擁有西部最大的綜合流量,最好的自然環境和西部最完善的功能。作為“一帶”的核心節點,霍爾果斯在絲綢之路沿線周邊城鎮中的綜合優勢日益突顯。霍爾果斯位置優勢突出,處于中亞地帶人口和經濟發達區。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深度推進,沿線國家間經貿往來日益加深。
2.1.2 人文優勢。在“一帶一路”的對外開放中要用好這個優勢,充分發揮文化的民心相通作用。霍爾果斯口岸經濟上的交往,自然推動文化交流,經貿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地緣的接近產生日常性的交流往來,例如政府間的友好往來、商業交易談判和邊疆口岸舉辦的民間文化節等。屯墾戍邊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節日慶典活動等文化資源都是邊疆口岸擁有的特色文化資源。口岸建設以口岸城鎮制度建設為根本,以文化設施建設為載體,通過樹立文化發展理念、文化價值觀,聚合口岸文化資源、文化習俗、精神文化以及支持文化發展的優惠政策等要素,形成口岸集聚文化中心,打造口岸城鎮體系的文化增長極,實現口岸文化的整合與開發。霍爾果斯對外開放的歷史已有千百年,是古絲綢之路延續至今的一顆歷史悠久的璀璨明珠。
2.1.3 貿易優勢。依據口岸進行的經濟貿易往來中,經常以論壇和商洽會的形式進行信息共享,達成國際市場上的合作。霍爾果斯口岸的開放為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以及臨近的中亞國家帶來了就業崗位,解決了一部分生活的問題。促使當地人經貿意識合作的加強。中國主要進口天然氣、木材、鐵礦砂等資源型貨物,出口商品多為服裝等紡織制品。可以看出,中亞國家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但工業化程度較低,主要還是以傳統貨物為主。
2.2.1 空間規劃。空間規劃制約口岸的發展。霍爾果斯口岸主要還是一個貨物的集散地,其文化功能幾乎沒有體現出來。霍爾果斯口岸城市面積相較于牧草地面積占比很小,這會限制未來口岸的建設;風景名勝用地區域規劃,與商貿旅游業的城市定位相差較大;另外,規劃對城市特色文化的設計缺失,削弱了城市的文化個性,對口岸對外傳播資源的開發有形成隱患,不利于茶文化的傳播。
2.2.2 文化傳承。口岸的經貿往來功能凸顯,而文化功能缺失。霍爾果斯口岸擁有特色服飾、音樂歌舞、飲食等文化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好地方,有許多游客去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旅游。然而,由于過分強調經貿功能,以及各種配套服務沒有提供,口岸文化資源未能實現其最大價值,茶文化也沒有真正的形成文化意義上的黏性。
2.2.3 跨境溝通。霍爾果斯口岸是跨境民族生活的集聚地,但真正“在地性”的民間溝通并不多。即使“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項目落地,也是基本由中國投資、建設、經營,由于中哈雙方大眾在文化、語言、思維方式和習俗的差異,中間存在一條無形的隔閡。基本沒有舉辦民間茶文化展示、茶藝表演、少兒茶藝等活動,這對于跨境溝通和文化交流很不利,無法盡快實現民心相通。
《艾媒報告|2019-2021全球茶葉產業運行大數據與中國茶業創新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額達17.8億美元,中國茶葉主要外銷國家和地區排在前七位的分別是摩洛哥、烏茲別克斯坦、塞內加爾、美國、俄羅斯聯邦、加納和阿爾及利亞。“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歐班列的開通為茶葉的出口帶來了便利,也為中國茶文化的對外傳播帶來了新的機會。口岸交往中涉及較多的是跨國民族和宗教文化。充分利用跨國民族的共同的特色文化、節慶資源,進行對外傳播,更易于跨國民族的認知和接受。民族文化資源作為邊境口岸發展邊境文化與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應該充分的利用,轉化為物質和精神力量。
口岸交往依賴穩定的政治環境,只有通過細致的管理使得邊境口岸最大限度地保持暢通和杜絕跨國犯罪、分裂恐怖等威脅國家安全的事件發生。邊境口岸貿易往來才不會被打斷,中國陸地邊境口岸的共性特點都包含著口岸生存和發展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只有正視和解決這些問題,口岸才能在助推“一帶一路”沿周邊國家走出去的倡議中發揮更好、更快的作用,更好的實現霍爾果斯對茶文化的傳播功能。
綜合統籌多方實際,合理確定發展定位,加強國際合作,做好口岸規劃,確保雙邊口岸對接順暢。要做好整體的口岸空間規劃,充分利用口岸優勢的經貿、民族、旅游等特色資源及其承載的傳播功能,從整體架構入手,爭取把口岸城市打造成一個功能齊備、特色明顯的標桿口岸。做好特色性的策略傳播。將霍爾果斯口岸的功能最大化的開發出來,打造集貿易、文化交流、旅游為一體的邊疆口岸。打造精品的特色產業和服務,助力當地百姓的生活,打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將中國的茶葉銷往世界各地,為弘揚茶文化貢獻口岸的力量。
一方面以口岸城鎮制度建設為根本,以文化設施建設為載體,通過樹立文化發展理念、文化價值觀,聚合口岸文化資源、文化習俗、精神文化以及支持文化發展的優惠政策等要素,形成口岸集聚文化中心;另一方面,試圖通過企業、相關配套企業或設施、工作人員等經濟要素的集聚形成經濟中心,通過文化設施、制度與習俗、精神文化以及支持文化發展的資源、政策等要素集聚形成文化中心。通過經濟中心帶動文化交流,同時以文化交流促進進一步的經貿合作。使各種要素在此產生集聚與擴散等多重疊加效應,使邊境口岸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現代社會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物質財富將越來越多,生活也將更加富裕。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傳統美德、展示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
我國通過轉變對外傳播思路,明確傳播定位,提升傳播內容的質量和針對性,創新傳播方式,加強與國外媒體合作等方式提升傳播效果,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用傳播促進民心相通,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助力。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中國處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中,要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和話語體系,用事實說話,以真情實意打動國外受眾,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周邊國家人民的理解、認可與尊重。我們要充分利用邊疆口岸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區位優勢,進行精準的對外傳播對我們意義重大。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茶文化有利于社區文明建設。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口岸要利用茶文化這個小抓手以小見大,發揮邊疆口岸的乘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