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宇光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經濟現代化發展促進企業的變革,重構著茶企業發展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加快企業現代化建設,并完成管理制度上的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適應市場的有效舉措。茶企業作為具有傳統意義的經濟組織,要想在新的發展熱潮下脫穎而出,就必須加強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優化,解決歷史遺留下的管理問題,以現代化管理思路和方式來提升管理實效,為企業提供決策和穩步發展上的保障,以實現茶企業經濟收益上的持續性提升。
在經濟新發展常態下,各大產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茶企業作為我國傳統產業,在現代化環境中建立新的經營發展格局,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和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內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卻沒有完成及時更新,存在內部管理和外部發展環境上的矛盾,成為茶企業管理問題的核心所在。茶產業受到茶產品種植條件和環境的影響,大多落座于經濟市場狹小的地區,開放創新發展的理念較為落后,造成茶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的構建還存在諸多的障礙。首先,茶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缺少現代化管理意識,所采用的管理手段側重于經濟效益,而忽視內部的調控和監管,加大茶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經營風險。其次,部分茶企業管理模式過于單一,管理手段實施的靈活度不足。在落實管理制度時不能形成約束力,只依靠以往的經驗來開展管理工作,針對部分出現的漏洞和問題,缺少預見和處理的能力,無法發揮現代化管理靈活運用的優勢。最后,茶企業各部門人員缺少對管理制度內容的了解,其各項工作只是簡單的依據要求進行操作,缺少對工作流程和問題的分析,無法為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和反饋,造成管理障礙得不到解決而反復的出現,造成企業發展中的漏洞和發展風險。
管理制度作為約束管理行為的主要方式,管理制度內容和管理體系不完善,造成在實施中與發展實際相背離,無法形成有效的管理約束力。一方面,茶企業缺少對當下茶產品市場定位的分析,沒有向相關業務作出合理的安排,在制定相關管理內容上缺少聯合實際的行動,部分企業更是對具有一定經驗的企業制度進行照搬和抄襲,造成制度難以在各項工作中順利的實施。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管理制度內容更新速度慢,不能針對發展需要做出科學性修改和完善。在制度內容設計上過于強調對經營活動的約束,制度的落實局限在紀律檢查層面,不能發揮工作指導的功能。在茶企業現代化發展下,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原有內部結構無法做出調整,管理職責分配不合理。企業內部各部門缺乏溝通渠道,為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帶來阻礙。而權責制度和獎懲制度的不完整,更是無法保障員工的權益。內部各部門人員作為企業決策和發展的主要動能,在人才發展力度不足的條件下,企業缺少應具備的激勵制度內容,會使員工不能及時反饋工作問題,產品銷售、宣傳、售后等工作,都只能依據傳統的工作方式進行。內部組織結構的不完善,以及整體的工作積極性和效率的難以提升,都不能形成企業內部的發展潛力,降低企業競爭力的同時,無法滿足企業快速發展的內部需要。
人才是企業發展之根源,是企業發展之保障,只有保證企業自身擁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保障,確保企業內部人員能夠積極配合一切發展戰略部署與規劃,并樂于、積極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與價值,才可保證企業獲得長遠發展。所以,茶企業若想解決自身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構建現代化管理模式,就必須要積極完善茶企業內部員工激勵制度體系,以激勵措施激發員工參與茶企現代化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引導內部員工主動配合企業開展的一系列現代化管理工作,以便于為茶企業實施現代化管理模式,奠定良好基礎。首先,茶企業可通過將企業內部員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態度、工作行為、配合程度及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專業技能水平等,與其績效管理、薪資待遇、福利獎金等掛鉤,根據不同程度的發展水平,給予相對應的激勵措施,來盡可能滿足員工發展需求的同時,獲得員工對茶企業管理模式的認可與支持。其次,茶企業還應盡可能的滿足員工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發展需求,定期組織開展專業的技術培訓活動,通過引進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專家教授及創新創造人才,組建培訓團隊,為員工提供專業化、創新性、先進性指導與培訓,保證查企業員工自身所具備的知識技能水平,能夠與時俱進更新與發展。還可通過微差企業員工搭建不斷提升自我的平臺,引導企業內部優秀員工到其他國企參觀調研,了解他人工作經驗與技巧,豐富自身閱歷,開拓自身視野。此外,建立在以完善查企業激勵制度體系的基礎上,還應不斷加強現代化企業文化建設,即核心價值觀創造誠信、貢獻、共贏文化;核心文化理念創造付出、承諾、和諧文化;老同子經營理念創造志同道合、生態環保、無私奉獻等文化。通過建立此類現代化企業管理文化,來營造良好組織文化氛圍,形成內驅動力,以文化帶動企業人員配合管理工作,為科學管理與精神文明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在茶企業經營管理中踐行現代化管理模式,必須要積極創新茶企業現代化管理思路,以全新的管理理念來進一步設置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與規章制度,保證茶企業自身所建設的管理體系,符合現代化管理需求。在此過程中,首先需要茶企業提高自身對踐行現代化管理模式的重視,明確認識到傳統的管理理念已不再適應新時代茶企業發展需要,與現代企業員工發展需求也極為不符,甚至會存在一定制約因素,影響著茶企管理成效。所以,只有積極創新自身管理理念,打開管理思維模式,以開放性、公正性、先進性、與時俱進行的管理思維,來設置相應管理組織體系,完善與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機制,進而才能保證現代化茶企管理模式建設的有效性。其次,建立在新型茶企業現代化管理思路的基礎上,應科學合理的劃分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職責范圍,根據企業經營狀況與業務發展,制定相應組織管理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重任、經營活動內容及工作任務,使各部門能夠協調開展工作。此外,還可通過進一步完善茶企業內控管理機制,加大對內部各工作環節的監督管理力度,通過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有效監督與管控茶企業開展的一系列經營活動,來保證審計監督能夠在內控管理機制中起到有效監督與管控作用,杜絕任何可能存在的違規行為,推進茶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在全球信息化建設背景下,先進網絡信息技術在我國各大生產領域、教育領域及服務經濟領域的創新發展中,已獲得廣泛應用與足夠重視,甚至逐漸成為現代人日常工作與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輔助工具。面對這一發展趨勢,茶企業若想實現現代化管理,應注重對先進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設備設施、虛擬現實技術等科技手段的引進與利用,積極推進自身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設,借助現代技術手段與先進設備設施,打造網絡專業化管理機制,以此來有效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實現自身科技化、信息化、先進化發展。比如,茶企業管理者可通過引進先進技術研究人員,根據茶企業發展特征,在互聯網平臺中開發企業聯動管理系統,將各部門工作流程納入系統管理中,對員工行為態度給予實時監管。還可借助微信、QQ等平臺,搭建企業內部各部門間信息共享、資源共享、交流互動的平臺,以此來進一步提高茶企內部信息傳播時效性,保證管理層下達的各項任務指令,能夠在第一時間下達給各部門,并積極開展相應行動。
總而言之,茶企業作為我國傳統產業,是銷售茶產品和弘揚茶文化的主要渠道。在現代化管理環境下,茶產業傳統管理模式呈現較強的不適應性,存在制度不完善和內容滯后的缺陷。為加快茶企業發展的步伐,引入現代化管理的思想和方式,建立企業內部靈活實用的管理制度內容,更好的發現經營中出現的風險和問題。通過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構架完善的管理架構,增加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的職能優勢,保障茶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的穩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