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經濟發展節奏快,人們在日常生活與工作展開的過程中面臨的壓力都較大。為了釋放壓力,使身心得到舒適,促進了旅游需求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旅游項目極其豐富,類型多種多樣,其中倡導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生態綠色旅游也深受人們喜愛。茶文化旅游應運而生,利用我國豐富的茶葉生產資源以及發展歷程悠久的茶文化,與旅游產業結合起來,組合成較為新穎的旅游方式。茶文化目前仍處于較為初期的發展階段,還需要不斷地完善其中不足,實現發展與進步。并且在茶文化旅游開展期間,吸引游客參觀與體驗茶園,同時積極帶動茶葉產業的發展,為茶產業提供轉型升級的契機。
我國種茶面積廣,種茶飲茶歷史長,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蘊,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有利于打造茶文化生態旅游項目。開展茶文化旅游,可以帶動當地的區域旅游發展,為地區的經濟發展打造有利的條件。幫助當地居民實現在鄉就業,同時也給當地的茶產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除了銷售給供應商外,茶文化旅游項目還可以實現產業發展結構進一步拓展,實現共同進步與發展。以廣東省的梅州雁南飛茶田經濟產業鏈為事例,利用良好的外部環境因素,融入文化底蘊打造自身亮點,使當地生態旅游的發展很好地帶動了相關茶葉品牌的銷售,并且讓客家梅州被更多人所知,提高了地區的知名度。
文化旅游都有相應的文創產品,在旅游項目地開展過程中,開發更多的有創新的、以茶為主題的旅游副產品。例如用以茶為原料的點心與料理,來招待前往旅游的游客,讓游客在體驗過程中感受到獨特的茶魅力,配合好相應的營銷措施,以此吸引消費者購買當地的茶葉。同時相關部門要做好文化旅游的監管工作,防止不良商家蓄意哄抬物價,以及質量不達標流入市場的問題。維護好地區的旅游口碑,積極利用茶葉設計副產品,進一步擴大茶葉銷售的渠道,提高茶葉的附加價值。例如:可以幫助人睡眠質量提高的茶葉枕頭,以及利用茶葉渣所制成的手工藝品,散發出茶的香味令人怡心的同時具有觀賞價值。
人們選擇茶文化旅游,是為了從繁雜的生活與工作中抽離出來感受自然的純真與樂趣。在茶產業的深入發展的進程中,除了基本項目:如與茶農一起感受采茶與制茶過程中的體驗樂趣外,還可以開發更多的新穎節目,讓人們感受到更多的快樂。茶文化旅游需要相關場所的配備,作為茶產業的組成部分擁有地區特色的茶樓、茶館是游客心儀的好去處。在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精致的泡茶功夫與品鑒技藝,體會到茶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歷史內涵。每一環節都經過細節的處理,讓游客提高了生活品味,感受到了茶深層次的美。除此之外,游客還能觀賞到獨特的茶藝表演節目,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同時增長見識。其中比較著名的成功案例是上海湖心亭茶樓,于明代嘉靖年間建成,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色彩,相繼有許多國家領導人以及政府的高層,到達此地進行感受茶的魅力。茶產業場所的存在為茶文化旅游通了相對應的支持,與更多的發展可能性,讓茶文化旅游內容得到升華。
文化旅游與茶產業發展是一個相互幫助的過程,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結合茶厚重的文化底蘊與地區發展特色開發茶文化旅游,可以吸引游客前往,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讓茶的價值有更多的可實現途徑,通過創造制作味文創產品提高茶葉的經濟效益,將茶葉加入料理中,打造獨特風味讓消費者流連忘返,促進地區茶葉的銷售。有利于打造地區的品牌效應,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前往當地進行茶文化旅游,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共同進步,同時積極弘揚茶文化,進一步豐富茶葉的內涵。
旅游項目的開發需要前期充足的資金投入,需要配備好相關的基礎設施以及做好宣傳工作,是一個較大的工程。并且旅游產業的回報周期相對較長,短時間內難以盈利,無法有充足的資金補充下一階段的開發與宣傳,導致發展遇到阻礙,項目難以運行。在茶文化發展過程中,缺乏資金的扶持。銀行的融資貸款也較為有限,無法提供持續性的支持。
旅游開發工作對專業性的要求較高,其中有關于茶文化主題的旅游開發,更加需要項目開發了解有關于茶的歷史文化以及飲茶的地區風俗等相關知識。以便在項目開發過程中,能充分結合當地的地區特色以及茶文化的歷史價值,打造旅游亮點吸引消費者。但是在開發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大多數旅游項目設計開發者千篇一律,沒有與眾不同的創新點,導致在開發項目完成后無法有足夠的吸引力來吸引消費者前來體驗茶文化旅游。
有些地區在看到其他區域開展茶文化旅游獲得積極的市場反應后,也開始效仿,打造茶文化旅游項目。但是市場反應卻不太樂觀,并沒有收獲預期的理想效果。因為在開發茶文化旅游項目的過程中,存在盲目效仿,跟風的行為,卻忽略了對自身特色的探索。沒有結合地區發展的優勢融入茶文化旅游的開發中。開發的出來的茶文化旅游太過商品化,沒有足夠的自身魅力。
旅游地區的產品價格一直被人們詬病,在茶文化旅游的開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這一類問題,出現部分商家不顧市場監管條例的要求,過高的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的現象;還有商家為提高自身經營效益,用質量較次的茶葉充當上品銷售牟利行為,甚至出現強賣行為。讓游客心存芥蒂,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利于地區茶文化旅游品牌口碑的打造。
要對旅游市場中所存在的不良風氣進行清除,積極落實商家的監督管理工作,讓旅游市場中的商家,嚴格地遵循所頒布的市場條例規范要求。并且設置相應的獎懲制度,對違規的商家進行罰款,遵守條例規定,未出現違規行為的商家給予獎金獎勵,進一步警示旅游市場中的商業經營者,讓旅游附屬產品的價格更被消費者所接受。做好市場的監督管理工作,有利于打造茶文化旅游行程地區的口碑效應,以此進一步促進茶產業的發展。給游客留下良好的旅游印象,可以宣傳給更多的親戚朋友以達到更好地吸引游客的目的,推動當地茶葉產業的發展與轉型。
每個地區的飲茶方式以及地區風俗都不盡相同,可以結合地區茶文化的發展特性,積極打造具有自身發展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項目。打造以茶為主題的民俗風情游,例如藏族地區的“酥油茶”,少數民族“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等。根據地區所具有的優勢,國產的茶葉品種進行積極的探索,避免茶文化旅游項目千篇一律,沒有形成明顯的自身特色,讓游客覺得缺乏新意。同時,要避免過度商業性的開發,破壞了原先的自然環境,失去了自身特有的田園氣息。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開發方式,避免盲目跟風,要打造獨特的人文氣息。積極提高景觀環境的質量,在保留茶文化的獨特氣息與原始風情面貌的基礎上進行開發,讓地區茶文化特色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發展游客參與程度更高,項目更新穎的茶文化旅游。
在地區茶文化旅游發展的過程中,有關部門要給予相關的政策性支持,除了有利的發展政策條件外,進一步拓寬其融資渠道,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促進茶文化旅游與茶產業的發展。讓地區經濟的發展更具有活力,遇到問題與阻礙時,擁有更多的底氣與實力加以解決。
茶文化旅游項目地設計人員,避免被商業化思維過度侵蝕,要深入了解茶的歷史與文化底蘊,在設計過程中,才能落實到項目開展的實處提出更多的積極建議,真正意義上打造以茶為主題的文化的旅游項目,實現茶產業發展的同時弘揚茶文化的歷史價值以及當地的人文風俗。
我國是茶的起源地,在茶的種植與飲用模式歷史不斷發展的進程中實現沉淀,有著自身的特色。我國的種茶區域規模與數量也較多,并且根據地區氣候條件的不同延伸出了不同種類的茶葉品種,在味道和香味方面都有著各自的優勢,這也是其他國家無法企及的。長久的采集與制作經驗,讓茶葉的質量有經濟的保障。結合過往階段總結的寶貴經驗與現代理念相交織,深厚的茶文化底蘊,以及國民心中對茶的喜愛與情懷。我國的茶文化旅游前景較為樂觀,需要加以不斷開發。讓我國的茶文化旅游產業更加的繁榮,與此同時,積極促進茶產業的發展,帶動茶葉經濟水平的上升。吸引國內、國際越來越多的游客來中國感受茶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