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娟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幼兒園教育是影響人一生的教育,對人類的成長具有啟發性的教育意義,因而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關注。茶文化是中國文明與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茶文化體現出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文化內涵是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實際具體的表現。中國人對茶的汲取不僅是對自身喜好的滿足,也是自身素養的提升,更是對其自身文化修養的提高。隨著世界文化的不斷融合,幼兒教育中逐漸融入社會資源,而茶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融合到幼兒教育教學中可以幼童更加全面、系統地了解中國的茶文化,進而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清晰的認識,并培養其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使其成為傳統文化的弘揚途徑。利用社會資源拓寬教育途徑,使幼兒園與茶文化相融合,進一步促進了在幼兒教學中文化教育的價值,結合社會資從小培養孩童的文化素養。
社會教育資源在幼兒園的有效開發與利用不僅有利于其教學的課程開發,使其更具體、更系統,更拓展了幼兒的學習途徑,加強了兒童的社會體驗。與此同時,對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基本素養也有很好地培養,并能發掘其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學習能力,提升其文化素養。在實際生活中,茶文化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充分地融入為社會資源進入教學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園教師應不斷擴展新的教育教學資源,從社會實際入手,將具有教育意義的社會資源充分引入幼兒的教學實踐中,實踐生活即教育的教學原則,從而在幼兒園時期對兒童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是中國文化中不能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引入茶文化僅是對教學資源的拓展更是對傳統文化的弘揚,使中國傳統文化與教育相結合,奠定幼兒的學習基調,為中國文化的獨特性做基礎鋪墊,使幼兒教育更加具有內涵。
幼兒的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開端,對人生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樹立有導向作用。基于此,中國文化的弘揚要從頭抓起,依靠中國人在幼兒階段的學習不斷壯大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隊伍,為此,在幼兒園的教育中引入中國的茶文化有利于對中國茶文化的弘揚,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在社會教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之前,教師要充分考慮其可利用性,由于幼兒階段教育的特殊性,在幼兒的教育教學中不能存在著一丁點的疏忽。教師在引用社會教學資源時,應考慮此資源是否涵蓋著社會教育的性質,涵蓋多少,是否有對其進行開發的價值,其資源的應用是否有利于幼兒的發育與發展。因此,教師在對社會資源進行開發時,注重對其獨特性和教育意義的挖掘,并將其進行整合,使其具有明確的教育性和指向目的,配合幼兒掌握的知識和社會學習經驗,將社會資源的在具體使用過程中的方方面面考慮透徹,進行多元化的整合和處理,讓幼兒能夠獲得直接的教學體驗,并在體驗中有所領悟,有所成長,使其在情感和技能上能夠得到提升。
在對社會資源的實際應用和教學時,幼兒園應從實際生活入手,無論是將社會教育資源引進幼兒園中,還是組織兒童走出幼兒園大門去社會資源教育所在地進行文化學習,都應按照就近原則將兒童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選擇幼兒園周邊的社會教育資源,從而確保幼兒的健康和安全。教師應對相關的教育資源進行整體考核,在組織外出時更要與家長進行溝通,組織家長從旁協助,從而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在教育內容中選擇將茶文化進行融合,就應該相對應地開展茶文化的資源教學規劃,選擇適合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幼兒教育內容,增加幼兒平時接觸不到的物品作為教學資源,引發孩童的學習興趣,使其能直觀地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為其生活帶來正面影響。
在對社會教育資源進行篩選時,教師一定要根據兒童的實際情況入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認知,選擇適合兒童發展需要和實際情況的社會教學資源,在此過程中要堅持能讓兒童在教學之中能獲得實踐、獲得感受、獲得體驗最終在此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文化修養。并幫助幼兒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以幼兒的發展需要為教育的根本,將幼兒的評價作為有效的教學反饋。在確定了社會教學資源后教師應按照教學標準選擇能夠增進幼兒園內外聯系的并且能夠落實課程目標的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培養幼兒基本生活能力,促進幼兒產生積極情感體驗的目的。在茶文化的引入中,教師應該請專業人員對幼兒進行茶藝表演,并邀請茶文化專業人員一同進行茶文化教學,比如茶的類型、沖泡方式、陳茶與新茶的區別、品茶方式等,使幼兒能夠學習到專業的茶文化,并可以成立學習小組,輪流體驗茶學工藝的操作,使其體會真正的茶藝魅力。
利用社會資源文化進行幼兒教學一定要充分的尊重幼兒的本身特點,從其興趣作為出發點,構建具有茶文化特色的社會資源教學,將茶文化的教學從幼兒園之外的社會經驗引申到幼兒園的實際課程中,將學習傳統禮儀、關愛他人和尊敬長輩等與幼兒園文化中的課程內容相結合,編制出一套屬于傳統文化和課本文化喜愛互相融合的實踐性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社會就是最好的學堂,生活日常就是此學堂中的教育內容,是課程和教學任務的實施目標。將茶文化融入到實際生活當中,既注重了幼兒為教育的主體地位使其從中獲得教學知識和生活體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與家長進行社會教育意義與內容的溝通,使其對社會資源融入幼兒教學的意義有所了解,接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對其進行整合之后對社會資源充分開發,促進家校聯合,全面地促進育兒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吸收。
確定社會教育資源的方向為茶文化時,教師應對茶文化有所了解,并對其進行充分整合,為了給予幼兒不同的文化體驗的教學體驗,可以與當地的茶品牌或是茶企業進行聯系,從而開展包括家庭、幼兒園、茶品牌三方聯合的茶文化學習活動,著重對茶文化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淵源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幼兒和家長對茶文化在歷史的變遷中進行的文化傳承和創新有重新認識,對中國文化的歷史有更深的了解。在實際教學中,幼兒和家長的積極參與,使得社會實踐變得更有意義,從而落實家庭與幼兒園的緊密聯系,對社會教育資源的納入作出了表率,在今后,幼兒園應運用更多的社會教育資源對孩童開展不同的文化教學,及促進了更多的社會性資源向教育資源的轉化,更增加了社會教育資源的具體作用和表現形式,拓展幼兒的學習路徑。
少年宮是現有的增長兒童文化、促進其全面發展的兒童教育場所,現階段,幼兒在少年宮接受具體文化教育的情況不是少數,幼兒園可以和少年宮進行聯合舉行茶展活動,通過具體活動的實施拓寬孩子的知識空間和其眼界,并邀請家長一同參加教學活動,使此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方式豐富其精神世界,增加其生活經驗,使孩子越來越開朗活潑,促進其心理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茶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有助于培養人的三觀和修養。當前的幼兒教育通常會忽略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導致人從幼兒時期開始就對傳統文化知識缺乏正確的認識,傳統文化無法進行有效的傳承。而將茶文化融入到幼兒教學當中,不僅能向幼兒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通過對茶知識的教學,提升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進而接受茶文化帶來的傳統文化的熏陶,拓展兒童的知識層面,有助于其將來的文化學習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