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英
(太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2)
研學旅行是以“研學”為目的而進行旅游的一種學習活動,雖是旅游與研學兼顧,但研學是核心。在鄉村研學旅行當中,學生的研學和旅行以鄉村為平臺,以現代特色農業為依托,融入到“三農”的大環境下,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會獲得更多參與勞動和勞作的機會,因此,鄉村研學旅行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的有效手段
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在基礎教育領域,分數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這一評價標準造成很多青少年不熱愛勞動、不會勞動、貶低勞動的情形發生。最近幾年勞動教育在基礎教育領域改革中得到思想上的重視和行為上的實踐,2020年,國家出臺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更加凸顯了“五育并舉,以勞育人”的思想意識形態。研學旅行“以教育為目的,以旅行為手段”,自2016年12月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的建議被提出開始,鄉村研學旅行以廣闊的“三農”大環境為依托,在幫助中小學生樹立勞動意識、參加農業勞動實踐、傳承農耕文化和促進勞動教育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學旅行,像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堂不再局限于教師,鄉村任何一個地方,諸如村落、工廠、田地、茶園等等都可以成為學生接受勞動教育、進行勞動學習的重要場所,學生們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思想變得更加開放、生命意識、創造能力、價值判斷能力都有所增強,這是傳統課堂教學難以給予學生的寶貴財富,也更加充分地認識到了研學旅行對于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幫助作用,在日常教學工作安排中增加了研學旅行的頻率,研學旅行已經逐步發展成為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一個重要舉措。
在國務院和教育部發布的眾多文件中,都反復強調勞動教育要做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三結合,各級政府和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農場開放實踐場所,學校可以聯合農村組織勞動教育基地。目前很多鄉村開辦有各種學習體驗基地,便于青少年進行播種、采摘、加工等一系列農耕勞動教育。各種真實故事、各種歷史文物等元素都出現在鄉村實踐教育基地當中,學生們通過參加研學旅行的勞動教育活動,除了培養勞動意識提高勞動素養之外,還同時通過對農耕文化、歷史文物,真實故事的感受,從歷史的財富中尋找源頭,從社會的進步中汲取力量,感恩生活,體驗成長。
鄉村研學旅行不同于課堂教學,其是要組織和帶領學生們走進真實的鄉村生活,這是屬于學生的勞動體驗場所。在鄉村里,學生們可以感受到不同于校園和城市學習生活的另一面,時時刻刻都可以處在沉浸式、融合化的勞動體驗當中,依靠自己的雙手去實踐和創造價值。鄉村研學旅行為學生提供的是真實沉浸式場景,諸如可以借此機會組織學生開展勞動文化學習、勞動大講堂、勞動小能手等主題實踐活動,讓他們變得更加獨立自主。
說到太行山,人們一定會立刻想到其悠久的戰爭歷史,自古以來這里便是我國歷朝歷代軍事要地,悠久的戰爭歷史為太行山區留下了寶貴的紅色旅游教育資源。同時由于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巧奪天工,還先后獲得“國家森林公園、中國最美十大峽谷、國家地質公園”等榮譽稱號。
位于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的太行山,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氣候,這里也是我國重要的“北藥”地道藥材種植生產區。充足的日照、豐沛的土壤,太行山區孕育著連翹、紅棗、沙棘、黃芩、毛建草等藥用植物。根據山西當地農業部門的初步統計,山西的野生連翹面積大約500萬畝,野生撫育面積大約有115萬畝,占全國總量的50%,其主要的分布地區就在太行山、太岳山,不僅限于太行山地區,根據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的初步統計,山西省境內現有1788種中藥材,山西制作藥茶、飲用藥茶更是有數千年歷史之久。這些都為山西藥茶品牌的誕生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近幾年,山西省一直把山西藥茶產業作為建立現代特色農業的重要抓手,上至政府各級部門,中間連接藥茶企業,下至農村茶農,都在著力打造山西藥茶品牌,以期山西藥茶能成為中國第七茶。
山西藥茶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也為山西地區“旅游+農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表現形式。分布鄉村的茶葉藥材種植基地,使游客能夠親自種植、采摘和晾曬,而適應市場需求誕生的藥茶企業,使游客體驗茶葉的炒制、烘焙和加工,并通過現場品茶,了解藥茶的功效,更能感受藥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上述內容正好契合了研學旅行的“以教育為目的,以旅游為形式”的本質要求。
勞動教育是學校開展勞動育人計劃的一個重要手段,將勞動教育融入到山西藥茶文化的研學旅行當中是學校一項非常明智的舉措,藥茶文化的研學旅行能夠為學生提供開展勞動教育的機會,學生在鄉村也會獲得更多動手勞動的機會。
在藥茶文化研學旅行當中,教師首先應該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勞動觀念,要幫助學生提前在腦海當中構建起一個科學勞作、高效勞動的認知體系。教師需要找準勞動教育的首要目標,即解決學生的認知、態度及情感問題,要想學生傳遞和滲透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勞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勞動的樂趣和意義。教師可以在這樣的研學旅行開始之前設計各種與勞動教育相關的主題討論活動,例如討論主題“一杯茶的由來”,先留課后作業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初步了解從田地的植物到手中的藥茶,茶葉的前世今生,并在課堂討論中明確藥茶的價值,進而升華至中藥文化和茶文化的傳承,使學生體會到勞動的價值所在,從而感受到勞動的意義,樹立中藥文化的傳承責任擔當,讓學生們明白:勞動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習慣和責任,要認識到參與勞動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教師要提前給學生們講述藥茶文化研學旅行會涉及到哪些勞動內容,并且組織學生們展開討論,針對可能會發生的勞動項目或者問題進行探討,在開啟山西太行山地區研學旅行之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針對自己所參與的本次研學旅行活動提前制定出自己的勞動計劃,要具體到每一件事情上面,要將自己所能想到的勞動項目列舉出來并一一寫出自己的勞動計劃,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強自理意識。例如根據藥茶文化的研學目的,把此次研學旅行劃分為若干板塊:后勤保障板塊、溝通聯絡板塊和勞動實施板塊等若干部分,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進入相應板塊,從而保證在研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活可干,有事可做,真正起到勞動教育的目的。
山西太行山地區的研學旅行,旅行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和成長,因此,教師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環節或者項目,讓學生們能夠將自己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行為結合在一起,出力流汗才能真正體會勞動的價值,將想法付諸于實踐,用實踐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設置職業體驗活動——當一天茶農,要求學生們去茶葉種植園區,以真實的茶農身份走進崗位去經歷勞動的過程,以更加職業的身份去開展勞動,這對于提升他們的責任意識,增強他們的勞動干勁來說更具影響力。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劃分成為若干個小組,諸如茶葉采摘組、茶葉運輸組等,當他們有了特定的身份之后,他們的勞動行為便會更具針對性和指向性,他們關注的內容也更加具體和集中。學生們參與這樣的體驗類活動是學習并運用勞動技能的過程,也是體會職業勞動的艱辛、感受各行各業職業精神的過程。
綜上所述,藥茶文化研學旅行與勞動教育的融合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開拓眼界的基礎上建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同步發展的優秀學生。學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研學旅行的機會,在實際研學過程中融入更多勞動教育的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全方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