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東
摘要∶農業的發展較為重要,但農業的持續發展必須要以現代化技術為基礎,隨著現代化農業的持續完善,有機蔬菜種植技術也在現實情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廣,積極的響應國家的具體號召,希望能夠以生態環保為基礎,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以及種植現狀,對有機種植技術進行推廣,并為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爭取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并贏得環保效益以及經濟效益。據此,本文分析了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對現實有所裨益。
關鍵詞∶有機蔬菜:種植模式: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
1有機蔬菜種植特點及生態農業概述
有機蔬菜通常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突出特點:首先,對種植土壤要求高。農戶或種植企業在種植有機蔬菜前必須甄選出最適宜的土壤環境,并根據種植需求和作物特性對土壤條件進行改良與完善,如降低種植土壤中亞硝酸鹽含量、添加特定的無機物和有機物等。其次,灌溉用水要求高。 為確保有機植物長勢良好、無污染、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農戶或種植企業必須對灌溉用水的水質以及灌溉頻率、灌溉方式進行嚴格控制。最后,光照要求高。農作物的生長與光合作用有緊密的關系,因此,充足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是確保有機蔬菜正常生長、充分吸收和生成營養物質的必要條件。
生態農業是以傳統農業經驗、生態學原理、經濟學原理為基礎,對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的有效集合,同時,融合傳統與現代農業種植技術,強化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從而最大化激發 農業生產優勢,具有更高的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的現代化農業形式。
2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推廣生態農業技術重要性
想要發展有機蔬菜的種植,推廣生態農業發展模式也非常重要,過去 中國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存在巨大破壞,導致農業生產水平較低,自然資 源大幅減少,土地肥力受到影響。所以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推 廣生態農業技術十分重要。同時,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有機蔬菜種植及技術推廣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徑,政府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農民傳授有機蔬菜種植及推廣應用相關知識,擴大了有機蔬菜種植知識宣傳范圍,有助 于促進單縣有機蔬菜種植產業的不斷發展。
3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具體應用
3.1挑選合適的種植基地
有機蔬菜的生產對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其不僅可以滿足社會的更高質量的需求,而且可以提高居民的身體素質,從長遠而言是極為有利 的。而有機蔬菜的品質得到保障的前提是有一個良好的種植基地,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蔬菜健康生長。因此在轉型為有機蔬菜種植模式時,要提前 對種植基地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種植基地附近要有無污染的水源,只有水源得到了保證,才有利于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會遭受到有毒物質的污染,并且品質好的水源也是促進蔬菜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
除此之外,土壤也是考量因素之一,首先種植基地要遠離制造工廠場 所,因為制造工廠會產生許多污染氣體和污水,會嚴重影響蔬菜的健康生 長。因此在選擇種植基地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避免外部環境對蔬菜生長的影響。通過提供一個良好、無污染的種植基地,保障有機蔬菜模式的正常運行。
3.2選種
由于有機蔬菜對于環境氣候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且受環境影響非常巨大,所以要選擇合適的蔬菜品種進行種植。只有選擇了合適的蔬菜品種,才能夠保證蔬菜的健康成長,提高蔬菜質量及產量。單縣在進行有機蔬菜種植時,應當結合不同地區的環境條件,合理選擇蔬菜品種,在原有種植品種基礎上,引人新型蔬菜品種,完善當地蔬菜種植結構,促進單縣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
3.3防治病蟲害
在有機蔬菜的生長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病蟲害的侵襲,不僅會導致該 品種蔬菜的減產,而且有可能造成整個種植基地蔬菜的減產,所以做好病 蟲害的防治是極為重要的。
傳統的病蟲害防治主要是通過噴灑農藥的方式,利用農藥殺滅病蟲,其見效快,而且成本低廉,但與此同時也使得農產品附著有毒物質,極有
可能因為后期清洗不干凈而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除此之外,噴灑農藥也會導致土地的大面積污染及土壤硬化,從而不利于有機蔬菜的健康生長,而且噴灑的農藥通過地下徑流的作用,會造成水資源的污染,導致有機蔬 菜吸收了含有農藥的水源,影響其健康生長。因此在有機種植模式中,要 杜絕使用農藥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利用生物手段防治病蟲害,不僅可以提 高農產品的品質,而且能夠有效保護周邊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4生態農業技術推廣的具體策略
4.1健全生態農業管理模式
為了進一步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給地區的創新發展和經濟發展提供更 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有關農業部門應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為指導思想,對現有農業管理模式進行科學優化和大膽創新,通過科學規劃、有效整合 等方式促進生態農業技術的引人以及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首先,各地政府 應提升對生態農業技術研究的人力和財力投人,并給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確保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研發和實施效果,從而促進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 與普及。其次,要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與農學研究項目融合發展,構建全面的技術創新體系,將農技創新與科技創新緊密聯系,從而進一步推動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最后,建立健全相關監督管理機制,確保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能夠高效、有序開展。
4.2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首先應對現有的技術人員進行相關培訓,讓他們能夠學習到先進的生態農業技術,其次對這些培訓的技術人員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提高他 們的工作熱情,避免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當地農業企業和農業學校也應該加強合作關系,實現校企聯合,為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大量專業 的高素質人才。同時企業還可以引人高校研究成果,來完善生態農業技術推廣內容。
4.3加強對生態農業種植技術的創新
有機蔬菜種植是一種新式的種植技術,一方面其有效地提高了農作物的品質,為農民的發展之路指明了市場方向,另一方面有效維護了生態平 衡,保護了周邊環境和生態,拓寬了可持續發展的空間。但如今的生態農 業種植技術并不完善,沒有根據各個地區作出適當的調整,因此,為了有效地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技術,加強對其的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技術層面上的創新,可以降低有機蔬菜種植的必要條件,使其可以在一些偏遠 農村地區進行種植,從而拓寬有機蔬菜的種植規模,有效提高經濟效益,并且為社會提供更加綠色和更有營養價值的蔬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農業種植模式上,必須倡導使用有機蔬菜種植模式,推廣和應用生態農業技術。如此,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帶 動甘肅省整體農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態環境的保護效益,從而進一步保證蔬菜種植業的可持續發展,并且也 有利于促進甘肅省農業的轉型.
參考文獻:
[1]于善風. 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分析[J]. 種子科技,2020(7):83.
[2]董春霞.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要點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3):124-125.
[3]賈曉君.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運用研究[J].新農民,2020(1):32.
[4]艾海軍.有機蔬菜種植模式及生態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6):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