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飛,邵 麗 ,張 靜,崔曉輝
(1.蓬萊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山東蓬萊 265600;2.棗莊海關,山東棗莊 277102;3.煙臺海關,山東煙臺 264001)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蘋果生產國,2020年蘋果總產量達到4 050萬t,居世界首位,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3%,蘋果產量的持續提升,帶動了蘋果主產區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我國作為蘋果生產大國,卻非出口強國,鮮蘋果出口量不到全國蘋果總產量的2.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1-2],并且我國的蘋果主要出口到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真正出口到歐美等高端市場的非常少。阻礙我國蘋果進入高端市場的關鍵因素是農藥殘留超標,以及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s)等方面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通過研究我國和國際高端市場的蘋果農藥最大殘留限量(MRLs),有助于采取針對性措施完善我國蘋果農藥殘留相關標準,幫助出境蘋果注冊果園規范使用農藥,提升我國蘋果國際競爭力,進入國際高端市場。
我國水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起步較晚,并且標準的制定分散到不同的部門,導致限量標準重復交叉和相互矛盾等問題,嚴重影響到了水果產業的健康發展。《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最大農藥殘留標準》(GB 2763—2012) 制定后,水果農藥殘留限量逐漸規范化。2020年2月15日,GB 2763—2019正式實施,該標準共規定了467種農藥的最大殘留限量及其檢測標準,涉及到蘋果的限量共195種,其中121種農殘限量直接針對蘋果,74種農殘限量執行仁果類水果的限量要求,含除草劑15種、殺蟲劑92種、殺菌劑66種、殺螨劑18種及植物生長調節劑4種。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是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國際組織,其制定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被普遍認可[1]。目前CAC已制定了200多種農藥的4 000多種最大殘留限量,其中針對蘋果的限量共有28種,種類主要有殺蟲劑、殺菌劑和殺螨劑[1]。我國農殘限量中有170種農藥CAC未制定標準,CAC農殘限量中有3種農藥我國未制定標準,三唑醇、三唑酮、氟苯脲、戊菌唑等10種農殘限量,我國的標準高于CAC;甲基對硫磷、滅多威、殺撲磷、苯線磷等6種農殘限量,CAC的標準高于我國;有9種農殘限量標準相同。
美國環境保護署(EPA)負責制定和實施農藥殘留限量標準[3],農業部(USDA)和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參與資料搜集和分析工作,目前已制定了400多種農藥的5萬多種最大殘留限量指標[3]。其中針對蘋果的限量共有158種,種類主要有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螨劑。我國農殘限量中有104種農藥美國未制定標準,美國農殘限量中有67種農藥我國未制定標準。有91種農藥兩國均制定了限量標準,其中吡草醚、草甘膦、蟲酰肼、噠螨靈、代森聯等27種農殘限量,我國的標準高于美國;苯丁錫、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敵敵畏等39種農殘限量,美國的標準高于我國;阿維菌素、百草枯、吡蟲啉、二氰蒽醌等25種農藥,兩國限量標準相同。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負責該地區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制定工作,限量標準極其嚴格,對于無具體限量標準且不屬于豁免物質的農藥殘留,都以方法檢測限或0.01 mg/kg為限值[4]。目前已制定了針對蘋果的限量共有506種,種類主要有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螨劑。我國農殘限量中有39種農藥歐盟未制定標準,歐盟農殘限量中有350種農藥我國未制定標準。有156種農藥均制定了限量標準,其中百草枯、保棉磷、苯丁錫、苯菌靈等93種農殘限量,我國的標準高于歐盟;阿維菌素、百菌清、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等29種農殘限量,歐盟的標準高于我國;吡蟲啉、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福美雙等34種農藥,限量標準 相同。
日本自2006年開始實施《食品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該標準規定了800多種農藥的7萬多項限量標準,對于無具體限量標準且不屬于豁免物質的農藥殘留,都以0.01 mg/kg為限值[5]。目前已制定了針對蘋果的限量共有334種,種類主要有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和殺螨劑。我國農殘限量中有60種農藥日本未制定標準,日本農殘限量中有199種農藥我國未制定標準。有135種農藥兩國均制定了限量標準,其中苯菌靈、丙環唑、草甘膦、蟲酰肼等 39種農殘限量,我國的標準高于日本;百菌清、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啶蟲脒等53種農殘限量,日本的標準高于我國;阿維菌素、百草枯、苯丁錫、苯氟磺胺等43種農藥,兩國限量標準相同。中國與國際組織及主要消費國常用農藥殘留限量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與國際組織及主要消費國常用農藥殘留限量比較 (單位:mg/kg)
我國已制定的195種涉及蘋果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中,有74種農殘限量執行的是仁果類水果的限量要求,不同的水果對農藥的吸附和降解速度不一樣,若執行同一標準,不易引起果農的重視,導致農藥亂用。部分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過于寬松,以常用農藥毒死蜱為例,我國的限量是歐盟和美國的100倍,我國三唑酮的限量是歐盟和日本的100倍和2倍,對于這些常用農藥,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執行更嚴格的限量標準,對于果農更應該促使其充分了解常用農藥的限量要求,規范使用農藥。
近年來,我國蘋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持續增加,目前已制定了195種限量標準,與歐盟的506種以及日本的334種還有較大差距,并且歐盟和日本均制定了嚴格的限量標準,對無具體限量標準且不屬于豁免物質的農藥殘留,都以 0.01 mg/kg為限值。我國相應標準制修訂未有效對標國際標準,仍然實行2年1次修訂的節奏,與國際標準的差距加大。因此應改變思路,及時對蘋果主要消費國家農殘限量標準進行研究,改進并加快農藥殘留標準制修訂速度,提升我國蘋果的國際競爭力,促進蘋果產業健康發展。
國際高端消費市場普遍關注蘋果農藥殘留情況,制定了詳盡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通過對我國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歐盟及日本的蘋果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的比較分析,認為我國的蘋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過于寬松且種類不足。我國應該加強此方面的研究力度,加快蘋果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制修訂速度,促進果農規范使用農藥,不斷提升蘋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