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歡
(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咸陽 716000)
茶產業是漢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故應充分采取做大做強茶產業的方式,以促進茶產業快速發展,然而,漢中茶產業在進步發展面臨重大機遇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影響產業升級的制約因素。目前,茶產業的物流主要指的是從茶產品的加工、儲存、運輸到配送的全過程,從生產者到消費者一系列的計劃執行,茶葉原料生產加工的特點決定了其生產物流的特殊性,并形成了獨特的發展戰略 。
漢中茶產業位于陜西省西南部,隨著漢中茶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茶葉種植加工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據統計,漢中地區現有茶葉加工企業400多家,且漢中地區地理位置靠近西北,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茶葉集散地,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無疑賦予了漢中茶產業巨大的發展優勢。同時,在漢中地區茶葉研發的不斷進步以及綠色理念的貫徹落實,使漢中地區茶產業結構有所不同,優越的自然氣候和地質條件造就了漢中地區茶葉品種多樣,品質優良,茶葉中所含的保健因子十分豐富,其中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最高,此外,漢中茶不僅浸出率高達50%,而且在實際飲用期間還會具有濃郁的茶香。
漢中地處亞熱帶季風區,該地區主要屬于南北氣候的過渡帶,每年的降雨較多,所產生的雨量也較為充沛,且由于漢中茶產業歷史悠久,在實際產茶與銷售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該地區所生產的茶葉中富含豐富的硒、鋅、錫等微量元素,沖泡后會有明顯且持久的香氣,飲茶期間所具備的口感較好。自我國改革開放后,漢中茶產業也面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該地區所具備的茶園面積迅速增加,導致所生產的茶葉產量也有所提升,春夏茶產量突破5000噸,且名茶的開發也取得了一定進展。同時,漢中地處秦巴山區,由于其自然環境較為優越,因此,在茶葉生產期間和氣候與土壤等自然條件較好的影響下,促使茶葉產量升高,年降雨量豐富適中,非常適合茶葉的生長。
漢中茶產業物流主要涉及的內容有茶葉的采集和加工,以及加工后將茶葉運輸出漢中地區所涉及的運輸、儲存、包裝等物流活動。一般來說,漢中茶產業以綠茶生產、綠茶采集加工為主,這些特點決定了其生產物流的特點,綠茶的生產包括整理、揉捻、干燥等制作過程,其中,精加工是綠茶初期生產的第一道工序,摘后4—6小時內,鮮葉組織會被高溫破壞,使鮮葉含有物質快速轉化,而制作茶棒的重要工序是用手工或機械力使綠葉形成一條緊繩,通過葉細胞組織斷裂,能夠進一步促進茶葉內部分多酚類物質氧化,增加醇厚口感。通常,茶葉從采集到加工需要經過運輸方式和路線的選擇,現代物流運輸主要有空運、水運、鐵路和公路運輸幾種常見運輸形式,而公路運輸則是漢中茶業的主要運輸方式,因為漢中茶園大部分位于海拔較高的山區,道路交通發展空間有限,以汽車為主要工具的交通活動容易造成廢氣污染,從而損害茶葉品質,降低茶葉的綠色和有機特性。
漢中茶產業在物流方式的選擇上,首選的運輸模式就是公路運輸,分析其原因可以發現,主要是由于漢中位于高海拔地區或較為偏遠的山區,如果采用其他運輸方式可能會出現運輸不及時的情況,這導致茶企業采購茶葉的時間跨度大、程序多、交易復雜。當前全國各地對于茶葉的需求巨大,但由于茶葉實際的運輸規模非常小,因此,在當前市場變化巨大的情況下,應改變單一的物流運輸方式。
在漢中地區,農產品的生產和物流雖然多元化,但在物流方式上仍存在環節多、方式復雜的問題。漢中地區茶葉生產運輸過程中,通常經過種植、出口、粗加工運輸、茶葉精制等環節,由于茶葉在實際運輸期間可能會存在中間多個經銷商的層層傳輸,這樣會極大程度降低茶葉的傳輸效率,且漢中茶葉物流運輸不僅有從事茶葉流通的企業,也有不少個體茶農或少數茶農組成的物流單元,這就導致茶葉物流操作中“爭奪一塊蛋糕的人”太多,且這種混亂、脆弱的產業結構顯然缺乏競爭力。
目前,我國茶產品運輸缺乏專業的保鮮技術和包裝技術,這就增加了茶產品的運輸成本,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毛茶作為一種農產品,在物流運輸中不僅會造成大量茶葉損失,而且還會迫使消費者以較高的價格購買茶葉,當毛茶加工轉為工業化產品后這個問題才可以得到緩解,但目前國家沒有專門針對茶產品的物流管理,這就造成茶產品物流人才良莠不齊,導致茶產業物流的技術較為落后。
在當前這個互聯網時代,信息傳輸已經成為重要的經濟因素,精準快速的物流信息可以實現茶葉的實時儲存、加工和運輸,但在漢中茶產業的生產和物流中,市場信息的傳遞始終在閉塞情況下,導致漢中地區茶產業的供需遠遠落后于其他商業領域。同時,由于漢中很多地區還沒有建立信息系統,茶農獲取信息的渠道仍通過電視和茶農之間的口耳相傳,且茶產業生產物流還缺乏一個綜合的多資源平臺,各種信息難以整合。
經過多年的發展,漢中茶產業已經形成一定數量的規模,但其自身經營的茶園鮮葉采集、生產、加工、銷售規模未發生變化,這使得自身無法在規模上取得突破。雖然企業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農田規模小生產狀態,但茶葉原料的采集、運輸、加工、儲存和包裝均可通過先進的倉儲和包裝技術,提高生產物流規模,從而實現有組織的規模經營。漢中茶產業生產物流在公路、倉庫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資金優勢,可為茶產業物流規模化運作提供物質條件和基礎,還可利用冷藏車等先進物流設備延長茶葉的保鮮時間,從而為后期大規模加工提供時間保證,并滿足專有設施設備的規模要求,同時,漢中地區有著多年的茶葉生產歷史,大型茶企業可在茶葉采集、加工、包裝等運輸過程中進行合作。
第三方物流可以克服茶企業本身存在的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因為茶企業需要涉及到茶園經營、茶葉生產和物流活動等,而第三方物流可以通過搭建現代物流平臺,發展客戶合作,根據該區采茶時間特點和道路條件設置第一道加工茶的采購時間和路線,進而在確定運輸路線的基礎上能夠有效提高茶葉的運輸效率,滿足鮮葉采摘和保鮮要求。同時,第三方物流也可以使用專門的設備和材料提高漢中茶產業的包裝形象,通過全新的茶葉外包裝,能夠有效提升漢中茶的品牌形象,雖然漢中茶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非常好,但其品牌形象與龍井和碧螺春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個差距主要是包裝不足造成的,而通過第三方物流的運作,可以解決大部分茶企業運輸不專業和資金有限的問題,借助專業的包裝運輸可大批量避免運輸途中茶葉損失 。
漢中茶產業建立物流信息平臺可以反映物流活動的過程,通過建立高效物流信息平臺,能夠有效避免農戶因時間限制或者采集加工規模不足的問題影響茶產業運輸質量,且通過物流信息平臺的完善,人們也可以在信息平臺的幫助下隨時查看茶葉的物流進度,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客戶查看物流進度的需求,又可以確保漢中地區茶產業信息可以快速查看物流信息,從而能夠避免茶葉生產中存在時間不足的問題,在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茶葉采購與加工,從而可以進一步促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資源浪費。同時,物流信息平臺的建立也可以為茶業從業者提供客觀可靠的判斷依據,進而對已知情況進行判斷,快速做出明智的應對措施,在突發事件面前實現管理的高效性和靈活性。
漢中茶產業轉型過程中的物流發展要關注各企業的經營特點,根據具體交通情況選擇物流方式,順應主流趨勢建立相應的物流高效信息平臺,大大增加茶業的效益,進而推動茶業的蓬勃發展。由于漢中茶產業的物流特點決定了其物流的特殊性,故需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按照現代物流的要求建立相應的組織架構,以滿足茶產業生產物流的發展要求,并積極招商引資,鼓勵發展多元經濟要素的茶產業,這樣可以進一步吸引外資和省內投資者到漢中開發茶產品,進而促進我國茶產業轉型期間物流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