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天
(江漢大學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茶文化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自西周時期,茶葉就已經作為貢品而存在,而隨著我國物質水平的不斷提升,精神文明也有了長足發展,茶文化不斷朝向多元化發展。隨著我國對外交流次數不斷頻繁,鋼琴作為西方音樂的代表,在傳入我國后廣泛受到人們的喜愛。并不斷于我國本土文化相結合,尤其是在與茶樂的音律美學相結合的過程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本土鋼琴音樂文化。本文分析了茶樂的音律美學以及鋼琴的演奏特征,并對其在鋼琴演奏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期為今后的鋼琴文化和茶文化提供參考,促進我國多元化音樂形式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中國作為茶文化的發源之地,從發現茶至今已有將近五千年的歷史,并且隨著世界各國交流的不斷增加,茶葉流傳到世界各地,并成為深受各國人民喜愛的飲品之一。而在長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由于其與我國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茶文化。在中國茶文化之中,包括茶道、茶畫、茶學、茶藝以及茶樂等,茶樂是茶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早期茶樂從采茶女的歌舞中演變而來,人們將其進行提煉,從而形成最初的茶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對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其中,作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茶文化,在近年來有著進一步的發展,這就為專門茶樂的誕生提供了扎實的群眾文化基礎。各類不同樂器不同題材的以茶作為主題的系列音樂不斷涌現出來,這些茶樂凝聚了當地獨具特色的日常生活以及在長久的歷史進程中當地群眾對于茶葉的認知和理解,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人們在品茶的過程中可以一邊飲茶一邊欣賞茶樂。不僅能夠達到強身健體和保健養生的保健目的,更能在欣賞茶樂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深層次的體驗茶文化,極大的豐富了茶葉內涵。
茶樂是立足于茶文化的基礎上發展未來的,其結合了我國自古以來形成的文化特征。據記載,在明朝時期,由于資本主義出現萌芽,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茶樂也在這一時期得到極大的發展。尤其是在我國閩南地區,其氣候和土壤等十分適宜茶葉的生長,茶樂也在這一地區得到極大的發展。由于對茶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采茶人的工作量不斷加大,為緩解壓力,人們通常會以歌舞的形式來進行舒緩。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茶樂也逐漸由于吸取編排走向專業化而逐漸脫胎出來,形成茶文化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不僅囊括客家地區的風俗人情,更包括其中的傳統地理面貌。
而在茶樂的音律美學中,其藝術性不僅體現的是一種文化性,更是深層次的具體藝術的詮釋。究其內在,茶樂中的價值思維和美學色彩不僅僅是簡單的一種審美觀,更從中展示出茶文化整體發展歷程。因此,在探究茶樂音律美學的過程中,需從整體角度出發,立足于茶文化發展進程以及其中的人文思維和藝術特征以及其傳播價值,綜合對其進行分析。在茶樂中,由于其脫胎于傳統采茶中采茶女的歌舞形式,因此其深刻反映出當時社會大眾自身及當時社會發展水平,以及其在茶葉自發現至今,當地人民對于其的認知和理解程度。盡管茶樂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但其自始至終都與人們的思想認知以及價值理念相結合。在我國常見的音律美學中,以五聲音階為主,對于闡述我國和諧文化課起到極大的促進與傳播作用。而在茶樂中,由于其音律呈現多元化發展,使得茶樂形成了豐富的視聽效果,其中蘊含的音律完全打破了單調的美學作用。茶樂在整個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其所用闡述的并不僅僅是單一的藝術理念,更在這一過程中表達出豐富的美學內涵,表現出整個茶文化機制的應用及成熟歷程。在茶樂藝術中,其具有極高的美學內涵,究其原因,在我國長久的茶文化發展歷程中,人們不僅重視全面提升茶樂藝術的演奏技巧,更注重完善其情感思維。這就使得我國茶樂文化不僅是一種簡單的藝術形式,更是一種融入美學內涵的文化所在。
鋼琴作為西方文化傳入我國的典型代表,一直以來深受我國人們的喜愛。在過去,由于鋼琴價格昂貴,普及度不高,其發展較為緩慢。但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鋼琴開始走進千家萬戶,而在發展過程中,鋼琴與我國本土文化進行結合,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鋼琴音樂文化。鋼琴自興起至今,在演奏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有藝術思維及藝術理念。鋼琴作為世界上最好的多聲樂器,可實現多種樂音組合,其在演奏特征上可實現自由和聲、轉調及復調,可完美的表達出茶樂鮮明節奏及其豐富形象。在茶樂形成初期,由于受到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頻次較少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茶樂表現形式上較為單一,以我國古典樂器琵琶或者古箏為主,雖有著濃厚的藝術氛圍,但由于受眾較少,導致其在傳播上有著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來,藝術表現形式不斷增加,受眾可選擇性越來越大,單一茶樂演奏形式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明需要。而鋼琴演奏音階較高,音域極寬,可極大的提升茶樂的藝術性及感染力,并且在鋼琴演奏中,由于其演奏技巧較為多樣,對于茶樂不同的表現形式可更好的予以體現,能夠豐富茶樂的表現風格,從而促使其更好的傳播。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對于精神文明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這就給傳統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茶樂藝術也在此基礎上結合音樂藝術以及茶文化而得到全新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茶樂藝術以及音律美學。在茶樂中,人們不僅可以感知我國傳統茶葉文化及其發展,更能在其中領略各類與茶文化息息相關的藝術氣息。而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由于其需演奏者不僅需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更要在其中融入自身情感思維,來提升其藝術內涵。而將茶樂的音律美學應用到鋼琴的演奏過程中,可推動傳統茶樂與現代鋼琴藝術的有機融合,有利于傳統文化在當下實現全新發展,對于文化傳播和傳承可起到極大的助推作用。在鋼琴演奏中應用茶樂的音律美學,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鋼琴演奏中,受眾的聽覺效果對于觀眾評價該樂曲或者整場演出的質量可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為提升鋼琴演奏質量,不僅要立足于受眾聽覺效果出發,更要在此基礎上提升演奏者的聽覺水平。在已經成型的茶樂中,通常包括降調和升調,在演奏中,由于鋼琴演奏具有音域較寬,演奏形式多樣的特點,可在表現茶樂文化中創作出多樣的類似音效,如鋼琴可表現出茶樂中的很多特殊音調,如嗩吶這類音調高亢的聲調等,可在鋼琴演奏中利用跳音或者延留音等來表現出來,提升鋼琴演奏的藝術效果和音響效果。
茶樂由于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創作風格中呈現起承轉合的藝術特點,其相較于其他音樂形式來說布局相對規整,和西方音樂有著明顯區別,但與中國傳統古典音樂形式相似。無論是從開頭對于感情的闡述,到后來感情的升華,在其中蘊含的轉折等,不僅完整的表達出茶樂中的情感,更構成完整的音樂布局,藝術價值較高。
不僅如此,鋼琴在演奏過程中所詮釋的情感對于表達茶文化的藝術內涵和美學內涵起到了極大的助推作用,更使得鋼琴藝術朝向中國本土化藝術形式發展,對其廣泛傳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在鋼琴演奏上,由于其不僅需融入較大的情感,更要展現其中蘊含的豐富藝術價值,使得鋼琴在演奏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經典傳世作品。盡管從藝術環境及所處的發展環境來看,茶樂和鋼琴處在完全不同的發展境地,二者在音樂表現元素上也存在較大區別,這就要求在推動融合的過程中,貫徹求同存異思想,在深刻領會二者內涵基礎上來實現融合。當下,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文化呈現多元化趨勢發展,在今后的發展歷程中,更要積極推動現代鋼琴藝術和古典茶文化的有效融合,來帶動其真正實現融會貫通,這對于推動和傳承中國古典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積極意義,更對西方鋼琴藝術實現中國化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葉自發現至今,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并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及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而茶樂作為茶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包含了茶文化的藝術,更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將其與鋼琴演奏進行有效融合,可極大的豐富其內涵,其中蘊含的音律美學更深層次的豐富了鋼琴演奏的藝術性,為更深層次的促進茶樂的可持續發展,應積極推動其與鋼琴文化的融合,在豐富鋼琴音樂文化的同時更展現茶文化特點,實現我國精神文明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