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極不平凡的2020已經過去,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完美收官,全國1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00多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堅定不移的脫貧決心、連貫綜合的脫貧政策、廣泛參與的脫貧體系、穩步高效的脫貧進程,書寫了震撼世界的中國故事。
接續奮斗的2021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守住脫貧攻堅成果、抓緊糧食安全主動權、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黨對“三農”工作全面領導,加快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構建新發展格局,把戰略基點放在擴大內需上,農村有巨大空間,可以大有作為。振興鄉村,產業要興旺,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生態要宜居,要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復。鄉風要文明,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治理要有效,要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在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持續發力,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提高鄉村善治水平。生活要富裕,要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
重中之重抓“三農”,抓好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兩不誤”,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推進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建設,創新農業農村投融資機制,打響長江“十年禁漁”持久戰……時間緊、任務重,還有許多重要工作等著我們去做。
站在奮進“十四五”、逐夢新征程的開局之年,黨的百年華誕到來之際,讓我們萬眾一心,乘風破浪,按照“時間表”“路線圖”,搶抓機遇、務實謀劃、統籌部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鄉村全面振興的壯美畫卷已經徐徐展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正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