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倪亞
【摘 要】目的:探討在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中實施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的應用有效性。方法:將本院產科收治的72例產后大出血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抽簽分組的方式將其分成兩組,針對參照組和觀察組(n=36)產后大出血產婦分別實施常規護理應急預案的護理干預和無縫隙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差異。結果: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的止血時間、2小時出血量、24小時出血量、產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子宮切除率均短于/少于/低于參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94.44%(34/36)、止血成功率94.44%(34/36)均高于參照組69.44%(25/36)、77.78%(28/36),且其子宮切除率0.00%和參照組11.11%(4/36)相比較低,以上數據組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在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過程中實施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有效性較為顯著,能達到明顯的控制出血的效果,減輕產婦的疼痛程度,緩解產婦的負面情緒,降低止血不成功導致的子宮切除率,促進母嬰結局的提高和改善。
【關鍵詞】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應急預案;無縫隙護理;止血時間;護理有效性
產后大出血主要是指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前,胎盤娩出至產后2小時以及產后2小時至24小時等三個時期內出現的大出血現象[1]。在我國,產后大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直接因素,一旦出現產后出血預后較為嚴重,對于無法控制的大出血且休克嚴重、持續時間較長的患者即便獲救也會激發嚴重的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等后遺癥的發生[2]。產后大出血的發生主要與宮縮乏力、軟產道裂傷、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等相關,產婦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面色蒼白、心慌、出冷汗、頭暈、血壓異常甚至休克等,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3]。針對產后大出血產婦來說,配合相應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在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中開展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有效性,我院針對收治的產后大出血產婦72例展開了對比觀察,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產科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72例產后大出血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抽簽分組的方式將其分成兩組。參照組36例,年齡21歲~40歲,平均年齡(31.15±3.69)歲,孕周37周~41周,平均孕周(39.10±1.56)周,其中初產婦23例,經產婦13例,順產產婦25例,剖宮產產婦11例;觀察組36例,年齡為20歲~41歲,平均年齡(31.20±3.72)歲,孕周36周~41周之間,平均孕周(39.06±1.59)周,其中初產婦20例,經產婦16例,順產產婦27例,剖宮產產婦9例。統計學處理兩組產后大出血產婦的資料,結果顯示差異小(P>0.05),無統計學意義且可比性高。納入標準:72例產婦均屬于足月生產且不存在嚴重的妊娠合并癥現象及先天性的精神障礙、產婦生產過程中無躁動及配合度較差的表現。排除標準:合并較為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先天性心臟疾病、婦科惡性腫瘤、臨床資料不完整且不同意參與本次觀察的產婦和家屬。
1.2 方法
針對參照組產后大出血產婦實施常規護理應急預案的護理干預,在產科臨床護理觀察的過程中,一旦發現產婦出現產后大出血,應在第一時間告知醫師并要求搶救人員立即到位,一人負責智慧,其他醫護人員分工合作,有章可循的實施搶救行為。護理人員在這一過程中應在最短時間內建立2條以上的靜脈通路,并結合產婦實際情況遵醫囑補充學通量,必要時采用留置針頭,嚴格掌握補液滴注速度,減少由于補液過快導致的肺水腫現象。在搶救醫生的指導下給予宮縮藥物治療,必要時實施適量鎮靜劑的處理,在這一護理操作過程中還應嚴格實施保暖的操作。針對大出血嚴重的產婦實施氧氣吸入的處理,將氧氣流量維持在一分鐘5L左右,最大程度上保證呼吸道的通暢程度,吸氧過程中應隨時的對產婦的甲床、口唇、面色等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嚴格監測產婦呼吸的平穩程度。為產婦實施手按摩宮底的處理,促進子宮的進一步收縮,以此最大程度上促進子宮壁血竇的閉合和改善。護理人員在應急預案護理過程中還應進一步協同醫師對大出血的原因進行排查,及時的對癥止血操作。協助產婦實施仰臥位,必要時給予頭低足高位,保持下肢靜脈血的回流。在搶救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產婦生命體征指標的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應在第一時間協助醫師展開緊急處理。并在護理操作中關注產婦情緒和心理的變化,緩解產婦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提高產婦的救治配合度,最大程度上提高搶救的有效性。
針對觀察組產后大出血產婦配合無縫隙護理干預:(1)成立無縫隙護理小組:由產科護士長、護理人員及醫生成立一支專業性較強的無縫隙護理小組,并針對護理小組成員定期培訓“產后大出血護理、無縫隙護理”等專業知識和技能,強化無縫隙護理小組的護理質量水平,為產婦產后出血的救護贏得最佳時間和豐富的護理經驗。對護理小組內各個護理成員的護理內容、責任范圍等進行明確。(2)重視無縫隙護理中產婦的心理護理:多數產婦在發生產后出血后由于陰道大量出血、生產后撕裂傷及擔心新生兒等因素的影響均會導致較為嚴重的心理負面情緒的發生,不利于產婦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護理人員在這一過程中應多給予產婦關心、支持、安慰和鼓勵,適當的讓產婦丈夫陪同,指導其多給予產婦安慰、關心和鼓勵,最大程度上放松產婦的心情,緩解其緊張的精神狀態,促進產婦身心舒緩,更好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止血操作。(3)產后無縫隙的飲食干預和指導:產后大出血嚴重損害了產婦的機體,大部分產后大出血產婦在救治結束后均會出現貧血癥狀,護理人員應結合產婦的出血量、體質量和實際情況等制定相應的飲食康復護理計劃,要求產婦采用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多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清淡的食入,滿足產婦機體康復需求及新生兒母乳喂養的需求,縮短產婦產后的康復時間,促進產婦預后。(4)產后無縫隙的新生兒護理指導:在出血控制且產婦進入恢復期后,應盡早的將產婦和新生兒進行接觸,指導產婦實施母乳喂養,并宣教母乳喂養對于產婦自身和新生兒的作用,促使產婦主動參與到新生兒的照護過程中去。向產婦家屬指導一些科學的產婦、新生兒照護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指導,叮囑產婦家屬尤其是產婦丈夫多給予產婦關注和疼愛,切忌將全部精力放在新生兒身上而導致產婦出現產后抑郁的現象,促進母嬰結局的改善。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后的止血時間、2小時出血量、24小時出血量、產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子宮切除率、護理滿意度、止血成功率等指標的差異。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7.0軟件對兩組產后大出血產婦的護理觀察指標進行處理,止血時間、2小時出血量、24小時出血量、產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止血時間、2小時出血量、24小時出血量、產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
觀察組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后的止血時間、2小時出血量、24小時出血量、產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均短于/低于參照組產后大出血產婦護(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子宮切除率、護理滿意度、止血成功率
觀察組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94.44%(34/36)、止血成功率94.44%(34/36)均高于參照組69.44%(25/36)、77.78%(28/36),且其子宮切除率0.00%和參照組11.11%(4/36)相比較低,以上數據組間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見表2。
隨著剖宮產在婦科生產中的盛行,現階段臨床中產后大出血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安全及母嬰預后。對于發生產后大出血的產婦來說,及時有效的救護措施顯得尤為重要,以往的臨床救護過程中重視對產后大出血產婦實施縮宮素的止血治療干預,雖然能達到一定的止血效果,但未能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無法滿足患者的救護需求[4]。
因此,對于產后大出血產婦來說,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顯得尤為重要。單純實施護理應急預案的干預雖然能達到相應的護理效果,穩定產婦各項指標,減少出血量,但護理效果并不十分顯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無縫隙護理干預主要是指在強化基礎護理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整體護理責任包干的工作模式,改革分工模式,落實責任包干,明確工作職責,加強績效考核,提高臨床護士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后勤支持系統,營造全院圍繞臨床一線,臨床一線圍繞病人工作的良好氛圍,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無縫隙的護理服務[6]。在產后大出血產婦的救護過程中開展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干預的有效性較為顯著,改善產婦產后大出血癥狀,減輕產婦負面情緒,增進護患之間的溝通互動,強化救護效果,利于母嬰結局的改善[7]。本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后大出血產婦干預后的止血時間、2小時出血量、24小時出血量、產后焦慮評分、疼痛評分、子宮切除率等均顯著低于實施單純護理應急預案的參照組產后大出血產婦,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止血成功率高于參照組,說明對產后大出血產婦開展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的有效性較為明顯。
綜上所述,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中護理應急預案配合無縫隙護理的應用效果明顯,建議在產科護理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秀杰.護理應急預案,無縫隙護理聯合應用于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24):153.
[2] 張娟.護理應急預案結合精心護理在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中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9,17(17):217-218.
[3] 付蓉,韓秀麗.護理應急預案與精心護理在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中作用的效果觀察[J].母嬰世界,2019,20(18):19.
[4] 殷亞萍.觀察護理應急預案,無縫隙護理應用于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32):178-187.
[5] 游桃香.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婦產科醫院感染防控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0(17):166-167.
[6] 李朋,孫紅英,牛春月,等.護理應急預案、無縫隙護理聯合應用于產后大出血產婦救護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2):82-83.
[7] 蔡小鳳.護理應急預案與精心護理在產后大出血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28):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