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君菊 許敏丹 張正武 袁靜芝
【摘 要】目的:探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脂水平檢測在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腦梗死患者,分為對照組(n=52例)和康復組(n=68例)。對照組采取神經康復內科常規的護理和治療干預,康復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早期的康復訓練,評定兩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30d檢測的Barthel指數、血清hs-CRP水平、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各項血脂水平。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血清hs-CRP、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均明顯升高(P<0.05),且康復組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的血清hs-CRP水平相比于治療前明顯降低,且康復組的血清hs-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TG、TC、LDL、HDL)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LDL、HDL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康復組的TG、TC、LDL、HDL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水平(P<0.05)。結論: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脂水平異常在腦梗死患者病情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通過hs-CRP水平和血脂水平的檢測,能夠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及時判斷,對治療方案的調整與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超敏C反應蛋白;腦梗死;血脂水平;早期康復
腦梗死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腦梗死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后容易腦組織損傷,導致神經及肢體功能的障礙,從而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能力[1-2]。導致腦梗死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為血栓形成以及動脈粥樣硬化,其中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有研究發現,機體內慢性炎癥反應、血脂水平異常以及血管病變可以進一步促進腦梗死的發生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3-4]。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脂水平檢測在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腦梗死患者(收治時間為2020年10月到2021年6月),隨機分為對照組(n=52例)和康復組(n=68例)。選取的所有患者納入標準為符合中華醫學會心內科關于腦梗死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標準、知情且同意本次研究、就診時各項生命體征正常[5];排除標準是生命體征不平穩、肝腎功能損傷嚴重、傳染病患者、腫瘤患者等。康復組,男36例,女32例,年齡32歲~79歲,平均年齡(54.13±11.28)歲,體重36kg~92kg,平均體重(60.13±8.24)kg;對照組,男29例,女23例,年齡32歲~79歲,平均年齡(54.36±12.95)歲,體重36kg~92kg,平均體重(60.75±7.93)kg。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神經康復內科常規的護理和治療干預,康復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早期的康復訓練。兩組腦梗死患者分別在入院時和康復治療后30d檢測Barthel指數、血清hs-CRP水平、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各項血脂水平。
1.3 觀察指標
(1)根據Barthel指數評定患者治療前后的功能狀況,一共十項內容,滿分100分,共劃分為四個等級(基本自理、需要幫助、需要很大幫助以及完全不能自理)。基本自理:60分以上;需要幫助:40分~60分;需要很大幫助:20分~40分;完全不能自理:20分以下,因此分值越高,患者自理能力越強[6]。
根據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評定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滿分100分,可分為以下四級:嚴重運動功能障礙者(小于50分)、明顯運動功能障礙者(50分~84分)、中度運動功能障礙者(85分~95分)、輕度運動功能障礙者(96分~99分),分值越低,運動功能障礙越嚴重[7]。
hs-CRP采用干式免疫熒光定量(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即三酰甘油(TG,上海聚創醫藥科技原裝試劑盒)、總膽固醇(TC,上海聚創醫藥科技原裝試劑盒)、低密度脂蛋白(LDL,上海聚創醫藥科技原裝試劑盒)、高密度脂蛋白(HDL,上海聚創醫藥科技原裝試劑盒),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用直接法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康復治療前后Barthel指數、血清hs-CRP、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血清hs-CRP、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均明顯升高(P<0.05),且康復組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的血清hs-CRP水平相比于治療前明顯降低,且康復組的血清hs-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TG、TC、LDL、HDL)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LDL、HDL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康復組的TG、TC、LDL、HDL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水平(P<0.05),見表2。

hs-CRP可以有效反映機體內的組織損傷程度以及炎癥反應程度,當肝臟代謝正常的情況下,hs-CRP的含量比較少,而一旦機體出現腫瘤、炎癥感染、壞死和缺血等情況時,能促進肝臟合成hs-CRP,造成其含量快速升高,當機體內的炎癥基本消退后,hs-CRP也會快速地降低到正常水平,hs-CRP高含量的持續時間與患者疾病損傷的程度緊密相關,同時不容易受到其他藥物治療方法的影響[8]。因此,hs-CRP是評估炎癥反應的一個敏感指標,還可以產生大量的復合物和終末蛋白而造成血管內膜損傷,從而引起凝血過程的發生[9]。此外,循證醫學研究發現,血脂異常的患者將增加腦梗死的患病風險[10]。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前,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血清hs-CRP、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均明顯升高(P<0.05),且康復組的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Barthel指數(71.35±14.36、63.72±11.44)明顯高于對照組(42.39±3.87、51.36±3.29)(P<0.05);治療后的血清hs-CRP水平相比于治療前明顯降低,且康復組(5.24±1.03)的血清hs-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9.31±1.27)(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血脂指標(TG、TC、LDL、HDL)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TG、TC、LDL、HDL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康復組(1.01±0.31、2.45±0.91、1.05±1.21、1.02±0.11)的TG、TC、LDL、HDL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1.99±0.39、3.35±0.76、2.19±0.67、1.91±0.41)水平(P<0.05),這說明炎癥反應和血脂水平異常能夠對腦梗死患者造成嚴重影響。
綜上所述,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血脂水平異常在腦梗死患者病情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通過hs-CRP水平和血脂水平的檢測,能夠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及時判斷,對治療方案的調整與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媛.分期康復護理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4):2247-2249.
[2] Sui Y F,Tong L Q,Zhang X Y,et al.Effects of paired associated stimulation with different stimulation position on motor cortex excitability and 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21,90:363-369.
[3] 欒慧敏,王瑋琳,李合華.血清胱抑素C,超敏C反應蛋白在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66):198,201.
[4] 李海平,劉津,李秀琴,等.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及血脂水平聯合檢測在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醫療裝備,2021,34(6):30-32.
[5] 申小亮,趙本好,陳三麗.急性腦梗死臨床診斷中MRI、多層螺旋CT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的比較[J].分子影像學雜志,2021,44(4):691-694
[6] 孫小祥.圍術期優質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J].心理月刊,2021,16(17):163-164,207.
[7] 劉偉.階段護理聯合鏡像康復機器人在卒中偏癱患者的應用效果[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8):1242-1244.
[8] 吳寶芹.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蛋白及D-二聚體在診斷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29-30.
[9] 楊興東,曾一君,唐曉梅,等.頸動脈易損斑塊和高敏C反應蛋白與腔隙性腦梗死認知障礙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21(9):32-35.
[10] 陳基文,周梓婷,潘康健,等.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體和血脂水平檢測在急性腦梗死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1):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