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蓉蓉
【摘 要】目的:分析營養治療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與價值。方法:將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營養治療,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前后血糖生化指標、胰島素相關指標、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血清Nesfatin-1、SHBG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β細胞功能指數、胰島素抵抗指數、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Nesfatin-1、SHBG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血清均明顯改善(P<0.05),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中無不良反應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對照組患者中出現5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93%,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營養治療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且不會引起不良反應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營養治療;2型糖尿病
臨床統計表明,我國的成年人群體中血糖調節受損的發生率可達到50%,這也導致了2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特別是老年群體。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不僅影響著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更是一項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1]。為此,本文選取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營養治療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重要性與價值進行臨床研究,現將研究過程及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組患者納入標準:(1)年齡不低于60歲、不超過80歲;(2)患者均與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2]相符;(3)患者均對本次治療知情了解,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存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2)患者合并有嚴重感染、嚴重肝腎功能異常、惡性腫瘤者。隨機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6例。觀察組,男29例,女27例,年齡60歲~79歲,平均年齡(68.64±5.84)歲,體重指數20 kg/m2~30kg/m2,平均體重指數(24.74±1.53)kg/m2,糖尿病病程3年~7年,平均病程(5.46±1.39)年;對照組,男30例,女26例,年齡61歲~80歲,平均年齡(67.11±5.68)歲,體重指數20kg/m2~30kg/m2,平均體重指數(24.82±1.57)kg/m2,糖尿病病程3年~7年,平均病程(5.32±1.38)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比、糖尿病病程、體重指數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包括口服沙格列汀、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采用營養治療,具體措施包括:(1)能量:依據病人的體重、身高測算病人的體質指數,并結合病人的每日勞動量對病人每天所需的能量進行測算,并依據測算結果控制患者每日攝入能量進行限制;(2)蛋白質:由于糖尿病患者每日消耗的蛋白質數量與非糖尿病者并無差別,因此制定患者每日攝入的蛋白質標準為0.8g/(kg·d)~1.0g/(kg·d),若患者合并有外傷、壓迫性潰瘍、營養不良或者在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則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提高蛋白質攝入量;(3)脂肪:患者的每日脂肪攝入量設定依據其體重、血糖、血脂水平,應控制脂肪提供的熱量低于總熱量的30%,每日攝入的膽固醇量在300 mg以內;(4)膳食纖維:制定患者的每日攝入膳食纖維量在20g~35g,叮囑患者多飲水;(5)鈉鹽:患者的鈉鹽攝入量應控制在每日6g左右,若患者合并有高血壓則需降低鈉鹽的攝入量在2.4g以內,若患者合并有腎臟疾病則需降低鈉鹽的攝入量在2.0g以內;(6)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補充鎂元素和鉻元素,若患者合并有腎臟并發癥則需嚴格控制鉀元素的攝入。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前后血糖生化指標、胰島素相關指標、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血清Nesfatin-1、SHBG進行對比分析。血糖生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相關指標包括β細胞功能指數、胰島素抵抗指數,分析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包括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糖生化指標對比
分析血糖生化指標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降低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胰島素相關指標對比
分析胰島素相關指標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β細胞功能指數、胰島素抵抗指數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β細胞功能指數明顯上升(P<0.05),觀察組患者的升高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胰島素抵抗指數均顯著降低(P<0.05),觀察組患者的降低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對比
分析炎癥因子和氧化應激指標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丙二醛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降低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顯著上升(P<0.05),觀察組升高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血清 Nesfatin-1、SHBG水平對比
分析血清Nesfatin-1、SHBG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Nesfatin-1、SHBG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血清Nesfatin-1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降低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SHBG水平均顯著上升(P<0.05),觀察組升高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中無不良反應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對照組中出現5例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9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2型糖尿病是老年群體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主要是由胰島素分泌障礙、胰島素抵抗而致病,引發該病的原因包括營養過剩、活動量較少、能量攝入過多等。所以,2型糖尿病的發生以及控制與患者的飲食結構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這種背景下,個體化營養治療方式應運而生,該方式通過結合患者的飲食習慣、病情狀況、年齡、經濟條件、文化程度等基本情況而制定個性化的營養方案,對飲食結構進行平衡,從而將每日攝入的總能量進行控制,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4,5]。同時,由于不同的患者往往合并有不同的糖尿病并發癥,因此營養攝入水平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制定飲食方案。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β細胞功能指數、胰島素抵抗指數、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Nesfatin-1、SHBG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血清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改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營養治療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且不會引起不良反應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邵行發.2型糖尿病腎病并發高血壓老年患者應用纈沙坦結合硝苯地平控制片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3):253.
[2] 門立業,趙坤.老年2型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血壓予以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控釋片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6):190.
[3] 王珺,葛曉,程艷,等.營養干預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影響[J].濰坊醫學院學報,2020,42(3):201-203.
[4] 俞衛華,卞月梅,吳都,等. 醫學營養治療對老年2型糖尿病分級能量膳食管理的有效性研究[J].護理與康復,2020,19(9):52-55.
[5] 王石林,房賢聰,陳樹丹,等.老年綜合評估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綜合病情評估并接受基礎胰島素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1):218-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