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明 林霞
【摘 要】目的:探討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與曲安奈德對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的療效對比。方法:選擇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88例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94例,對照組使用玻璃體腔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觀察組使用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注射液,對比兩組的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恢復時間、視網膜水腫消失時間、新生血管消失時間及視網膜出血消失時間;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的最佳矯正視力(BCVA)、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CMT)、眼壓水平等指標恢復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結果:觀察組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恢復時間、視網膜水腫消失時間、新生血管消失時間及視網膜出血消失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治療前,兩組的最佳矯正視力、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眼壓水平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以上指標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降低(P<0.05)。結論: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治療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可有效矯正患者視力,促進水腫癥狀消退及視網膜厚度恢復,降低眼壓,且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整體療效優于曲安奈德。
【關鍵詞】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曲安奈德;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視力
繼發性的黃斑水腫是眼底病引起視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發病機制不明,有研究發現,視網膜局部缺血缺氧,釋放大量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是引起黃斑水腫的一個主要原因,目前對于黃斑水腫多采用藥物治療及激光治療,常用藥物有雷珠單抗等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類藥物、曲安奈德等[1]。曲安奈德屬于糖皮質激素,具有抗血管生長、抑制局部免疫反應的作用,現已被臨床用于不同因素所致的黃斑水腫治療中。雷珠單抗屬于抗眼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類藥物,通過玻璃體腔注射,可發揮抑制微血管出血、滲漏的作用,可減輕局部炎癥反應及水腫癥狀。本文分析了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與曲安奈德對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的療效對比,以為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88例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患者,疾病類型:視網膜靜脈阻塞26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68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94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94例。觀察組,男52例,女42例,年齡21歲~75歲,平均年齡(40.12±2.45)歲,病程0.5個月~2個月,平均病程(1.82±1.02)個月,疾病類型:視網膜靜脈阻塞12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35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47例。對照組,男48例,女46例,年齡20歲~75歲,平均年齡(40.12±2.43)歲,病程0.5個月~2個月,平均病程(1.85±1.01)個月,疾病類型:視網膜靜脈阻塞14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33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47例。兩組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所有患者術前均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裂隙燈、直接、間接眼底鏡、眼壓、眼底熒光血管造影(FFA)、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眼部B超檢查,均符合眼底病繼發性黃斑水腫相關診斷標準[2]。
納入標準:①年齡20歲~75歲,性別不限;②溝通、認知能力正常;③臨床資料無缺失;④病程小于3月;⑤家屬均知情,已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合并角膜病、白內障等其他眼科疾病者;④妊娠以及哺乳期女性;⑤既往存在眼部手術史者;⑥入組前1月使用過糖皮質激素者;⑦中途從此研究退出者;⑧合并艾滋病、肺結核、梅毒等疾病者;⑨合并帕金森、狂躁癥、癡呆者。
1.2 方法
術前3d均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d,入室后用丙美卡因滴眼液進行表面麻醉,常規消毒、鋪巾,在患眼顳下方角膜緣后4mm垂直于鞏膜面進針,之后在玻璃體內注射藥物。
對照組給予曲安奈德玻璃體腔注射,劑量為4.0mg,每月1次,共治療3次。
觀察組給予雷珠單抗玻璃體腔注射,劑量為0.5mg,每月1次,共治療3次。
兩組均在針頭拔出后用無菌棉簽對注射點進行壓迫,時間為3min~5min。
1.3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的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恢復時間、視網膜水腫消失時間、新生血管消失時間及視網膜出血消失時間;(2)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的眼壓、最佳矯正視力、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恢復正常為痊愈,治療后恢復超過50%為有效,治療后未恢復甚至出現惡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94×100.00%[3]。(3)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眼壓、最佳矯正視力、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水平:采用Snellen視力表測量BCVA,采用OCT技術測量CMT,采用非接觸眼壓計測量眼壓,均將測量3次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4)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統計眼壓升高、眼部疼痛、惡心嘔吐總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的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恢復時間、視網膜水腫消失時間、新生血管消失時間及視網膜出血消失時間
觀察組黃斑中心區視網膜厚度恢復時間、視網膜水腫消失時間、新生血管消失時間及視網膜出血消失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見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