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濤

摘要:農膜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景洪市農業結構不斷調整,農膜用量逐漸增加,廢舊農膜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本研究剖析了景洪市廢舊農膜回收現狀,深入分析在回收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來相應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現狀;建議
2020年1-12月景洪市使用農膜的農作物種植面積227988.70畝,總用膜量3043.80噸,回收農膜2629.16噸,其中回收地膜715.24噸、回收棚(拱)膜402.10噸、回收香蕉果實套袋膜1511.19噸、回收其它類型農膜0.63噸。
1廢舊農膜回收現狀
1.1地膜回收
地膜主要在紅龍果、玉米、蔬菜等種植中使用,地膜回收過程中,屬于農戶自己的土地自己種植的地塊,回收可達到90%以上;屬于承包地種植性質的地塊,回收達到71.74%左右。
1.2棚(拱)膜回收
主要在種植西(甜)瓜或育苗時多使用棚(拱)膜,其使用年限為1至3年,一般較厚,不直接與土壤接觸,較干凈和完整,容易清理和回收,回收率較高。
1.3香蕉果實套袋膜回收
景洪市種植的香蕉一般銷往外地,為保證香蕉品質,蕉農為其套上一層層(4-5層)香蕉果實套袋膜(珍珠棉等),待香蕉收獲后,種植戶一般會認真清理,回收率可達到89.57%。清理出完好的舊膜待下一季再用(約占70%左右)。
2廢舊農膜回收處理情況
2020年底在景洪市從事廢舊農膜回收初加工的網點共16家,加工網點的選址趨于穩定,流動性相對小,基本行成相對穩定的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模式和銷售渠道,但加工衛生環境較差,有造成二次污染的情況。
農用地膜回收價格每公斤0.5-1元,棚(拱)膜回收價格每公斤2-3元,香蕉果實套袋膜(珍珠棉)回收價格每公斤1-2元。回收的廢舊農膜制成半成品塑料顆粒進行銷售,一般銷往云南普洱、昆明、大理及貴州貴陽等地。因回收的農膜類型不同,加工成的半成品產出率也有所不同:地膜摻雜大量泥土,加工出品率只有30%左右,棚(拱)膜和香蕉果實套袋膜(珍珠棉)較干凈,加工出品率為70%左右,故加工網點更愿意收購棚(拱)膜和香蕉果實套袋膜。
經過對景洪市16個廢舊農膜初加工網點的調查和測算,2020年景洪市回收加工廢舊農膜量約2629.16噸。
3農膜回收存在的問題
一是對廢舊農膜的回收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反映在屬于自己的土地,自己種植的,廢舊農膜清理情況較好;屬于承包別人土地種植的,不能全部自覺撿拾,且租用種植1-3年后,重新換地種植,使土地的出租主人對其監管存在困難。
二是現行的廢舊農膜回收以人工撿拾為主,機械化回收率不到5%,人工撿拾投入成本增加。
三是廢舊農膜回收的市場運行機制不夠成熟。目前景洪市還沒有強制性的措施來約束種植地的企業或個人清理和交售廢舊農膜,一方面地塊中清理出的廢舊農膜不能及時運送到回收加工網點,一方面加工網點沒有穩定的原材料。主要屬季節性生產加工,效益不高。
四是回收網點較少,生產基地分散,廢舊農膜回收價格低,調動不起種植戶回收的自覺性。
五是部分邊遠鄉鎮,遠離回收網點,廢舊農膜得不到及時收集,從而造成污染。回收加工網點屬于家庭小作坊,加工能力及自身環保等原因生產受到一定的局限,故在農作物大量收獲的季節,廢舊農膜無法在短期內及時清理回收。
4建議措施
4.1加強領導和監管
進一步加強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設立辦公室,有人負責日常工作,由景洪市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做好業務指導。鄉鎮、農場(街道)為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的主體,設監督員。行政村設監管員,自然村設檢查員,每個自然村要將農業面源污染監管機制納入村規民約,形成市鄉村多級監管體系。
4.2做好宣傳動員
向廣大農民群眾、種植企業、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等廣泛開展廢舊農膜隨意堆放、異地堆放的危害性及清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讓廣大群眾認識到“土地是自己的,家園是自己的,村莊是自己的,田地是要留給子孫后代的”,提高大群對清理廢舊農膜重要意義的認識,使“誰使用、誰清理”的理念深入人心,進一步激發大眾參與廢舊農膜回收的自覺性。
4.3推進建立廢舊農膜的清理回收保證金制度
結合實際探索對外流轉田地中廢舊農膜回收保證金制度,對種植企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加強監管,可按每畝地收取一定標準的保證金,在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前足額上交,進行統一管理,土地退還時,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90%以上的全額退還,以此倒逼企業、大戶、專業合作社參與清理整治。
4.4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服務和招商工作
現有廢舊農膜回收加工企業,雖設備簡單、用地手續不完備、工作環境差,但是目前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必不可少的環節,要積極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在土地、環保、安全生產、群眾關系等方面給予協調幫助,讓企業能留得住、生存得下去,協調好各用膜主體及時將廢舊農膜交售給回收企業,加快廢舊農膜回收速率。對廢舊農膜回收加工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財政要給予適當補助。同時要引進1-2家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的廢舊農膜回收加工利用企業。
4.5推進綠色化生產技術應用
一是進一步推廣厚度0.01mm、0.015mm、0.02mm等耐受期長、不易破碎、易清理回收,且符合國家質量技術標準的農膜,降低廢舊農膜的清理回收難度。同時推廣一膜兩用技術、適時揭膜技術、機械拾膜技術,積極引進推廣農膜回收機械,提高機械回收效率。
二是推進茶葉、水果、蔬菜等作物生產基地的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達到基地管理規范、田園清潔、田間管理達標,認證一塊,達標一塊,整體連片推進的環境質量標準。
4.6加強執法,強化震懾
開展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城市管理、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對隨意堆放、異地堆放廢舊農膜,造成環境污染的典型進行執法檢查,公開曝光,依法依規進行查處,設立市級和鄉鎮舉報電話。
4.7加強督查,嚴格考核
景洪市農業農村、生態環境,各鄉鎮(街道)、農場等部門要把農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研究部署,及時組織制訂各項工作方案。做到部門有技術指導、地方有清理方案、村有村規民約,做到組織落實、任務落實、工作落實。對整治工作組織不力,污染嚴重的地方要進行問責追責,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并把平時督促檢查情況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
結語
農膜為我市現代農業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回收不及時不徹底給土壤結構、耕地質量和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不僅影響了農業生產,還給環境造成了污染,對景洪市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威脅,亟待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景洪市廢舊農膜回收效率,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玲.淺談我國地膜回收利用現狀與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8年11期
[2]張陸海.對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的思考[J].農機科技推廣,2019年07期
[3]侯康鋒.慶陽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現狀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