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星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電力行業也迅猛發展起來。但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想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的話就需要加強對電力營銷管理的重視。本文對電力營銷管理中電價電費分析法的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電費電價分析;電力營銷管理;應用
1在電力營銷管理中電費電價分析的應用理論依據
1.1自動采集數據
當前,電力企業已經可以自動采集電力相關的數據。電力企業在確保數據完整、無誤的前提下,需要對數據進行分類。電力企業需要了解不同類型的客戶每一年所使用的用電類型、用電量、交納的費用等。這些數據是進行電力營銷分析的依據。
1.2分析電力營銷的綜合指數
電力企業可以應有綜合指數法來分析電電力營銷的數據。這種方法是指首先確定一個需要分析的因變量,然后根據分析數量與質量的需求來擬訂影響因變量的自變量,然后建立分析因變量的函數模型。一般來說,會把電量單價、售電電量當作數量指標,把其它因素當作質量指標來進行分析。
1.3分析各類因素對電費電價產生的影響
1.3.1售電收入對電費電價產生的影響
對于用電企業來說,售電收入獲得越多,那么相應用用電企業獲得的經濟利潤便越多,電力企業進行電力銷售時,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售電收入。用電企業可以將售電收入作為經營的目標,分析影響售電收入的因素是什么,然后通過調整售電收入的因素,讓售電收入達到最高值。
1.3.2售電均價對售電電價產生的影響
售電均價會影響售電量,從而會影響售電電價的收入。這是因為人們在使用電力產品時,會考慮到投入和產出這兩個因素。當人們認為使用電力產品需要投入太多,而獲得的良好體驗太少時,便會考慮降低用電量;反之,如果人們認為即使投入了用量的收入,但是能夠得到良好的體驗時,人們便會繼續使用電力產品,以便繼續獲得良好的體驗。于是可以看到,人們是否愿意使用電力產品,考慮的并非在電力產品定價最低,而是要思考電力產品使用的成本與自己的體驗之間的關系。所以,電力企業需要分析,制定多少單價,能夠提高售電收入。
1.3.3不同結構的用戶對電費電價產生的影響
當前,我國把電力產品的用戶分為不同的種類,不同種類的用戶,他們使用的電力單價不同。當用戶覺得電力單價太高時,便會思考減少使用電力產品;反之,便會嘗試繼續使用電力產品。因為不同的用戶對電力企業帶來的收入不同,所以電力企業要分類分析不同結構用戶的需求,合理制訂他們的電量單價。
2電費電價管理存在的問題
電費電價管理是電力營銷管理的基本業務之一,無論是電能計量、供用電合同,還是用電稽查,都離不開電費電價的有力支撐。現階段,由于我國電力市場長期處于自然壟斷的狀態,造成了電費電價管理存在以下問題。
2.1存在交叉補貼現象
從供電成本角度來看,居民、農業用戶處于電壓等級最低端,負荷率低,損耗高,其單位供電成本最高,工商業用戶所處電壓等級相對較高,負荷率高、損耗低單位供電成本低;但是,居民、農業用電價格卻比工商業用電價格高得多,存在工商業用戶交叉補貼居民用戶的現象。由于交叉補貼現象的存在,導致電價不能反映真實單位供電成本,削弱了電價的杠桿作用,未體現出公平負擔的原則,不利于電力資源的有效配置。
2.2雙生產為導向,不利于增供促銷
由于電力行業長期處于壟斷地位以及電能的特殊商品屬性,導致電力企業長期忽視客戶需求,存在以生產為導向的傳統營銷定價策略。隨著我國電力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力市場供需呈現結構性不平衡的特點。需求側開始凸顯個性化需求,傳統以生產為導向的定價策略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電力營銷背景下的需求,其逐漸不利于電網企業開展增供促銷工作。
2.3電價設置不合理,存在越權行政干預
電價管理權限歸屬地方政府,行政部門具備制定電價的干涉職能。行政部門往往不如電力企業了解市場需求,在制定電費電價時,不能根據不同客戶需求設計不同定價,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時,部分地方政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還會以低電價作為招商引資的手段,以政府函件、會議紀要、招商引資協議書等方式地權干預電價執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電網企業的負擔。
2.4轉供電加價嚴重,損害電網企業形象
轉供電問題一直伴隨著我國的電力工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而存在。當前,一些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寫字樓和物業等轉供電主體向終端用戶收取電費時會加收一定的管理成本和設備損耗,甚至還以加收管理服務費的名目,把轉供電變成了一種盈利的行為,造成終端用戶用電成本較直供用戶高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國家近年來多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紅利未能有效惠及終端用戶,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電網企業的正面形象。
3圍繞電費電價改進電力營銷管理策略
3.1厘清電價交叉補貼,實現暗補變明補
現階段,在持續降低工商業電價減輕工商業企業用戶負擔的同時,不應再降低國民電價水平,盡量避免擴大交叉補貼。同時,在居民電價定價環節引入邊際定價概念,改善居民階梯電價結構,減少交叉補貼范圍。最后,建議政府設立交叉補貼基金,改價內補貼為價外補貼,基金不足部分通過稅收再予以彌補,實現暗補變明補,厘清交叉補貼。
3.2轉變管銷理念,樹立需求導向
隨著電力市場競爭的逐漸白熱化,電力營銷應樹立為以用戶需求為向的新型理念,在滿足基于市場需求的前提下設立新型營銷機構,創新營銷管理模式,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形成制度化管理;同時,組建新型營銷隊伍,全面熟悉市場經濟規律和電力市場交易規則,熟練掌握電費電價分析方法,提升市場研判、負荷預測、電力需求側管理等現代化電力營銷管理能力。
3.3合理定制電價,減少非正常行政干預
在電價制定環節,具備電價管理權限的職能部門應結合供電企業提供的銷售報表及電力市場信息,加強電力市場研究,制定不同分類電價政策,有針對性的滿足市場需求,使電價的制定更加科學合理。同時,不具備電價管理權限的職能部門不應越權干涉電網企業的電價執行。
3.4嚴防轉供電擴大,實現轉供電合法化
電網企業要正視轉供電現狀,著力解決轉供電環節加價問題。對新建物業底商出具一戶一表供電方案,實現供電到戶,嚴防增量轉供電的出現;對符合改造條件的存量轉供電,有計劃的實施戶表改造,逐步減少存量轉供電;對不符合改造條件的存量轉供電,應在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根據《供電營業規則》關于轉供電委托的規定,與轉供電主體應就轉供范圍、容量、費用、用電指標、計量方式、電費計算轉供電設施建設、產權劃分、運行維護等事項簽訂協議,規范轉供電主體行為,確保轉供電行為合法化。
4結束語
應用電費電價分析方法可以優化電力企業的營銷管理。電力企業可以通過其了解自己如何獲得最多的經濟收益、制訂哪種價格的電費可以促進經濟收益、要如何調整不同結構用戶的電價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收益。因此對電費電價分析方法在電力營銷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銘娜.電力營銷管理中電費電價方法應用探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18(12):143-144.
[2]章霞,萬維亞,夏洪敏.電力營銷管理中電費電價對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0(31):142-143.
[3]曾嶸.試論電力營銷管理中電費電價分析方法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8,0(3):303-304.
[4]張洋,趙妍.電力營銷管理中電費電價分析方法的探討[J].電子制作,2016,0(10X):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