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課程簡介
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是我院消防工程專業的專業課之一。它是一門實用技術科目,以講授氣體、泡沫、水霧、干粉等系統的實用滅火技術為主。主要講授各種滅火系統的系統構成、工作基本原理、適用場所、系統設計計算、項目預算、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其中系統的工作基本原理、系統設計計算為課程的重點內容。
為適應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需要,本門課程設置了附屬于課程的綜合型實驗,并有單獨開設的實用滅火技術課程設計。實驗課的主要內容以理論課講授的滅火系統滅火實驗為主,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實用滅火技術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結合建筑特點和滅火環境選擇正確合理的滅火系統進行設計計算并最終完成工程設計圖紙。課程設計主要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利用所學知識理論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對培養應用型人才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課程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課程興趣不高、缺乏主動學習積極性
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主要講授的是各種滅火系統,是各種理論在滅火實際中的應用。內容偏重于實踐,表面看理論性不強好像容易理解,死記硬背就行。學生一開始從思想上對這門課就不重視,認為以后工作是時現用現學就可以。
2、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看圖識圖能力較弱
由于本門課程講授的是各種滅火系統,授課時必然涉及多種滅火系統及滅火設備圖。而學生不但工程實踐能力不足,看圖識圖也不足。難以看懂設備的機械圖、滅火系統圖以及多種多樣的各類建筑圖紙。這些對正常的課堂教學造成很大影響。
3、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存在一定問題
由于課時較少,教學內容相對較多,導致在教學中主要采用灌輸式、填鴨式教學方法。否則時間不夠,無法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优c討論的環節的時間嚴重不足,導致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表面看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實則教學效果不理想。
4、對各方面能力培養重視不夠,也缺乏相應的教學方法
以往教學時著重知識的傳授,而對各方面能力培養不夠重視,更缺乏與之配套的教學方法。好的教師是傳授學生發現真理的方法,而不好的教師只是傳授給學生真理。因此,對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創新及實踐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就是交給學生一把金鑰匙,讓他們通過自己主動探索、去學會新的東西,獲得新的能力。這是新時代教育的方向和目標。
三、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課程改革內容
1、加強引導,提高學生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在開始授課時首先通過豐富的消防實例和案例給學生強調消防工程專業學習這門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學習這門課程可以掌握那些實用技能,這些技能對我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什么幫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火災事故呈現多發性的特點,滅火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和發展。學好這門課,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減少災難,挽救生命,避免損失。滅火技術這門課是以往我們所學各種理論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不但涉及很多理論,還涉及各種實際工程條件下的復雜問題,與單純的理論相比更難以掌握。同學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2、針對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看圖識圖能力較弱的情況,在教學中注重這些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看圖識圖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獨立動手,勤于練習。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系統完整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之間互相補足、互相協調,最終達到能力培養目標。我們開設的課程實驗和課程設計在這方面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但以往由于種種原因,實驗、課程設計和理論課之間協調得不是很好,有些脫節,對學生能力培養達不到預期效果。為解決問題,在理論課教學中,大量增加消防設備和滅火系統的工程的實例和案例并結合課程設計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及練習。
3、課后通過多種方式與學生及時溝通交流,了解學生需求,改變教學方法和手段
雖然課時較少,教學內容相對較多,但通過與學生交流,有些內容可以主要通過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課后自已學習。上課時教師對關鍵部分和個別難點給予講解即可。節約出來的時間全部用來增加互動與討論環節,討論環節的主題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制定,這樣可以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學習興趣。好的教學方式,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鼓勵師生共同成長。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時應該與教師之間建立相對平等的關系,師生共同獲得的成長,形成教師與學生共學、共研、共進新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展示大量的消防工程實例和案例圖片以及相關視頻,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各種滅火技術的原理、系統構成。使學生從實際的案例中深刻了解各種滅火技術的關鍵點、設計及應用注意事項,靈活深刻地掌握各種滅火系統的適用范圍及優缺點,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完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4、以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尋找適合本門課程與之配套的有效方法
根據國家戰略發展及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應以能力培養為導向,讓學生學以致用,成為國家有用之才。工程實踐能力是消防工程專業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在理論教學中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各種實際案例的工程圖紙結合滅火系統的主要知識點講解。重點是根據建筑特點及火災燃燒類型首先從滅火系統的可行性、先進性、合理性、經濟性和環保性等確定選擇那種滅火系統。然后根據選定的滅火系統如何進行設計計算,合理選擇設備,最后怎樣正確繪制工程圖紙等。課程實驗不但可以加深理論的理解,對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更好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實驗時通過觀查細水霧滅不同類型的火的有效性及滅火效率,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在工程實踐中何時可以使用細水霧滅火系統,以及在設計時應該注意那些問題,而這些恰恰是理論講解難以將透徹的內容。課程設計對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往課程設計由負責教師指定題目,現在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點和興趣在教師指導下選擇題目。這樣很多學生對學習更加主動自覺,也更愿意多思考一些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教育的需要。實際工程設計中,遇到技術難題是正常現象,很多創新創造就來源于這些技術難題的解決,因此必須強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非常困難的,這種能力是不能靠講授獲得的。教師一般只能采取引導、鼓勵學生主動積極思考、大膽嘗試新事物,不怕失敗。本門課程實驗非常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進行實驗時,可以只要求利用指定的滅火系統進行滅火實驗即可。選擇滅固體火或油火不限,細水霧的壓力和流量也不限,加入何種添加劑和濃度也不限,滅火時間甚至無法滅火也不限等等。但最后要求對實驗進行總結,正確整理實驗數據,最重要的是根據實驗觀察到的現象利用所學理論合理解釋實驗,并進一步提出改進實驗的方案。這樣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嘗試,對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結束語
根據新時代教育的要求,為適應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需要本文對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課程改革進行了實踐。針對實用滅火技術及應用課程存在的問題在教學方式和內容等方面進行了嘗試性改革。新時代教育以綜合素質教育和各種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對課程教學改革后通過學生的考核和反饋來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對課程的興趣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學生上課時及課后都能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上課時與教師積極互動討論,甚至在課后也經常能提出一些有一定水平的問題。學生綜合素質和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比如自我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進一步地研究改進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滿足社會對新一代優秀大學生的需求。
作者簡介:崔永毅,出生年月:1965.2,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沈陽,學歷:碩士,工作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滅火技術、火災圖像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