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平
摘要:當前時代,品德教育工作已成為小、初、高各年段學生全面發展規劃的重點實施內容。學校校長作為校園管理最高階層人員,應從宏觀角度考量此類工作的實施境況,更要從知識傳授、品德教育、全面發展角度考量,創立“高分+特長+核心素養”的全新育人模式,提升德育工作的指導性及操作性。本文從多個角度展開學校德育工作分析,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教育者提供參考。
關鍵字:學校;自主管理;師生;德育
引言:遵循當代教育改革要求,各教育階段相關學校應重視育人總目標的設立,更應打開思路,致力通過德育工作影響學生一生。當代小、初、高學生生活條件優異,家長忙于工作,或在親子相處期間對孩子相對寵溺。基于此類情況,學校德育工作需遵循高效執行原則,實行對學生思想及行為的協同轉化,更應加強課程教育中德育元素的融合,督促學生于生活、學習方面實現更為全面的發展。 因此,本文對學校德育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1 加強學生行為約束,改變學生行為習慣
隨著年齡的逐步增長,各教育階段學生應在學習及生活中不斷積累經驗,自覺提升自身品德及素質水平,實現自我管理。但因學生個人性格及家庭條件的不相同,在與同學及教師相處期間,其自由發展的變化多難以預測。因此,學校校長應就此類問題展開考量,設立多項管理條例,對學生的行為加以約束,以改變學生日常行為習慣,令其從點滴做起,逐漸形成規范做事、踏實做人的發展思想,爭取成為家長及老師均滿意的好學生。校內留守學生本身長期身處學校環境之中,教師及宿管老師便是其“第二家長”。因此,參與學生生活、學習管理的每位校內負責人,應齊心協力構建校內學生行為管理系統,從日常衣、食、住、行各項行為管控中逐層引導學生形成自主管理意識。如強調無聲路隊、無聲就餐、無聲就寢等,營造井然有序的良好生活氛圍。要求嚴格,并不代表學校管理沒有“溫度”。在提升“上限”的同時,學校教師及宿舍管理人員應給予表現優異學生以嘉獎,給予表現有待提升學生以鼓勵,令學生感受到自身時刻感受到關注,并于期待的目光中,自覺做好身邊每一件事[1]。
2 保證理論融合實際,追求德育發展實效
生活方面管理從嚴,是為追求品德教育的執行實效。于課程教學方面,更應科學規劃各學科教學設計。校內教師不僅應保證自身教育理念的及時更新,更應注重自身教學實行期間“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2]。由此,教師應著重采用實操性強,符合學校校情、學情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在知識海洋遨游的同時,進階追求自身德育發展。現階段,課程教學滲透德育的教學形式備受各地師生的關注,各教育階段教師應加強此類融合教學形式的應用探索,追求實效,以促進學校高品質課程教學的內涵發展。如嘗試在語文課程教學中,應用場景演繹,帶領學生品味百態人生,使學生在視角轉換中重新品味生活。此類教學形式可根據課文特性,適當結合紅色教育,使學生感受革命精神的“炙熱”,進而產生更深的學習感悟。后期,亦可于校內舉辦各式教育活動,給予學生個人發展的展示舞臺,如舉辦書法大賽、寫作大賽,文藝晚會等。此類教育活動亦可設立德育主題,與滲透德育的課堂教學做好銜接,以引導學生實現“學以致用”。
3 態度溫和保證溝通,傳遞個人發展期望
在追求教學、育人實效的同時,更應關注校內師生幸福成長助力的提供。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優質德育、課程教學、班級管控的實行基礎[3]。校方應于例會中強調教師需在師生溝通期間保持態度溫和。學校可給予其家一般的溫暖,學生才會如回應家長一般回應學校對自身的期望。在班級管理及課程教學時,教師應注重自身社交、行事風格方面的表現,為學生樹立榜樣,實行立德樹人,做到以身作則。教師亦應關注班級學困生的學習發展動態,給予其更多耐心,在課余時間多與其進行溝通,以給予其幫助。為實現班級學生學習成績及德育發展的全面提升,班主任教師更應在班會中適當發表激勵演講,邀請學生展望未來,設立發展目標。此間,班主任教師亦可說出自己的期望,并同時定下個人發展目標,邀請學生共同努力,彼此監督。教師可于教室設置“目標板”,邀請學生共同將自身設立的目標寫成紙簽,粘貼于板上,待自己目標達成,便可取下紙簽,放入“完成箱”。學期末,班主任教師亦應對學生階段性學習、品德發展境況進行總結,分析可進一步完善的教育工作實行部分,做好下一階段學生德育及課程教學的規劃。
結束語:總的來說,進行學校德育及學生管理工作有效開展的分析,十分必要。校長作為學校管理者,應縱觀全局,指導校內學生管理人員適當選用“加強學生行為約束,改變學生行為習慣”“保證理論融合實際,追求德育發展實效”“保證溝通態度溫和,傳遞個人發展期望”等工作施行策略,為學生構建德育氣氛濃郁的校園環境,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孫宏亮.人本管理在中職學校學生德育管理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20(08):236+239.
[2]查瀝波.實施德育管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摭探[J].成才之路,2019(33):13-14.
[3]葉鴻佳.淺談如何在學校的德育管理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新課程(中學),2018(1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