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劉秀偉
摘要: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上黨梆子因為種種原因,逐漸呈現不景氣現象,本文通過探究新方式來傳播優秀戲曲文化。分析和探討晉流風韻文創包裝設計以現代視角介紹、傳承上黨梆子戲曲文化,具體通過必要的文創作品,如手帳這種形式設計使傳統戲曲文化不再只是劇院與戲迷之間的互動。
關鍵詞:戲曲;文創;包裝設計
1引言
上黨梆子戲曲的發展歷史淵遠,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藝術形式的本身貼近人民群眾生活,表現人民群眾生活,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斷變革的時代,也不斷的對曲目進行發展變化,與時俱進。然而其相關的文創產品及包裝卻少之又少?,F在在市面上關于上黨梆子戲曲文創產品及包裝是無法與京劇、川劇等有名的劇種文創包裝相比的,所以通過整款包裝設計,激起人們了解上黨梆子的興趣,以手帳的形式來展現優秀的戲曲文化,可以讓年輕一代的我們來了解保護她,來傳承上黨梆子。通過這一主題包裝設計,可以改善上黨老城區的精神文明建設,對促進上黨老城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實在性的建議。
2應用研究的思路
作品“晉流風韻”是此次文創包裝的品牌名稱,以追求文化消費的年輕人為目標人群,設計出統一不同一的包裝。由于上黨梆子戲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包裝風格選擇符合劇種特點的古色古香,樸實簡練的風格,分別在手賬禮盒、明信片、紙膠帶的包裝風格、形式上進行設計的區分,通過對包裝結構、視覺裝潢設計等方面的創新,促進消費者對產品的選擇與戲曲文化的傳播,增加其經濟價值。作品運用到戲曲服飾圖案為裝飾元素,以文化傳播為出發點和設計的主要方向,同時注重包裝內容的設計,符合消費者需求,給予獨特消費體驗。
3應用研究的現狀分析
文化性文創產品,是一種精煉了文化元素的文創產品。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思想文化上的追求。因此一種源于文化主題,再經由設計轉化,并使其具有市場價值的文化消費產品應運而生。近年來,我國的文化消費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通過對市面上的相關戲曲的文創產品進行調查,發現做的最多的是京劇,不論是京劇臉譜還是行當角色形象設計,一系列的衍生品都很全面,包裝上主要也是選擇對戲曲元素的挖掘進行圖案創新等。由于上黨梆子是小劇種,無法和國粹京劇、粵劇、豫劇等這些有名的劇種做比較,因此衍生出來的產品少之又少。上黨梆子在整個晉東南、乃至全山西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在產品的創新設計時能夠在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將之與現代文明相融合,我們就可以使之成為一種品牌,進而可以使上黨梆子成為本地的一大標志,對晉東南地區上黨老區一帶的精神文明建設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4應用實踐與分析
4.1包裝設計的命題定位
我初步定為以手賬本及其衍生為其主要內容,后又調查了些關于手賬包裝的市場調研,現在市面上的手帳包裝大多為方盒型。大多消費者選購的也是主題性的手帳禮盒包裝。配合各種主題設計符合其內容的視覺元素表達包裝。結合這些趨勢,“晉流風韻”文創包裝將以自身的戲曲特色,進行手賬禮盒包裝盒型產及品的設計。
4.2包裝設計的設計特點
由于針對的目標人群更偏向年輕化,又結合上黨梆子戲曲的特點,在設計上應該簡練明快,整體視覺上呈現出一種高亢活潑但又莊嚴肅穆的風格。在結構上為了方便消費者攜帶、使用,以及文化的傳播,嘗試進行組合式設計。
4.3包裝設計的實施方案
設計初期主要是確定文創產品和包裝形式。首先是確定文創產品,為了準確把握上黨梆子戲曲的戲曲特點,概括內容元素,對上黨梆子戲曲文化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對上黨梆子戲的歷史文化發展、種類特點、劇目劇種、唱腔、臉譜、服飾、分布地區特點及戲曲人的多方面學習了解,基本確定了此次包裝的產品內容為,以戲曲主體的手賬本為主及明信片、劇目單海報、紙膠帶等周邊為產品內容進行手賬禮盒形式的包裝設計。其次,在確定了產品內容后,進行了包裝盒型的繪制。上黨梆子戲曲可以說是山西的一種地方戲,與人民群眾有著休戚相關的血肉聯系。晉東南地區的人民的地域特點使得上黨梆子戲曲具有了粗狂豪邁、健康淳樸、穩重委婉的特點,從而運用在包裝視覺上就選擇了粗線條、大輪廓、簡練明快的設計風格,用各種紅黑顏色的對比,展現古色古香。設計中期,隨著產品和盒型的確定,不斷進行小樣的制作于進一步對包裝上的細節調整完善。設計后期完成稿件,與印刷廠溝通打樣,做出成品。
5“晉流風韻”文創包裝設計過程
5.1標志確定
圖5-1 標志的設計
標志是一個品牌最直接的體現,要符合品牌的理念。在設計過程中,為了符合品牌內容調性的統一性,首先確定了“晉流風韻”為品牌名稱,直接了當的讓人們知道這是山西的戲曲文化品牌。在設計標志圖形上,因為品牌內容是上黨梆子戲曲文創,它本身有自己的藝術特點,所以選取了經典的戲曲人物頭像剪影主要標志圖案,人物頭上五個圓圈不僅代表戲曲頭飾,也暗示了上黨戲劇的特點,上黨梆子是一種五腔(昆梆羅卷簧)同臺演出的劇種,在山西四大劇種中與其他棒子迥然不同。因為上黨梆子戲曲的特點為粗狂豪邁、淳樸簡練,但又是莊嚴肅穆的,所以選擇的粗線條,直出直入的黑體字作為“晉流風韻”的字體設計,標志整體符合品牌樸實穩重的調性,有很高的品牌識別性和獨特性。
5.2包裝造型與結構設計
包裝造型上受到手賬本本身特點的影響,選用符合本子大小的方盒子設計。大小本子不同我做了兩種不同大小的盒型。第一種是A5尺寸的手賬本禮盒。整個盒型是平穩的方形。盒子內部是手賬本、明信片和紙膠帶的包裝組合。明信片的包裝是一張劇目海報的形式,經過幾次對折后完成的包裹,紙膠帶盒型是六邊形,一方面突破市面上普遍的紙膠帶方盒型的包裝形式,另一方面,更好的展現圖形,也預示著戲曲多種多樣的精彩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發現它的不同面。第二種禮盒是A6尺寸的手賬本禮盒,在內部盒型上選用戲曲服飾元素與包裝結構相結合,在整體的包裝盒型上進行與戲曲元素的融合。
5.3包裝平面視覺設計和元素處理
包裝盒外包裝的視覺元素,選擇使用“大戲開唱,好戲開演”這句品牌廣告語及一些戲曲說詞進行版式編排,營造出一種戲曲開唱的氛圍。在包裝結構上也選用了戲曲服飾的相關元素進行盒型創新,給人一種新穎的感覺。在顏色上,選擇紅橙為主色調,藍綠色、藍黑色為輔助色,米黃色和粉色為點綴色,整體呈現出一種古樸簡練,但不失明快的感覺,符合年輕的消費者心理。
5.4包裝的制作過程
在制作過程中,先通過對小樣的打印制作與調整,根據小樣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結構和造型上的調整和修改,在多次確定后到打印店選擇各種不同厚度的紙張進行成品的打樣,因對紙張承重性和品牌調性的把握不準確,進行多種紙張的打樣,在制作禮盒內部的小包裝時要選取相對厚度適中的紙張,但進行禮盒制作時就要考慮承重的問題,還有在打印海報時,也要考慮其多次折疊以后厚度的影響,不斷地記錄問題,尋找方法改進,解決后最后確定包裝材質和工藝,與印廠商榷后進行打印、裁切、折疊出成品。
圖5-4 “晉流風韻”文創包裝
6結論
當前,要想將具有地域特色的上黨梆子戲曲文化運用產品包裝設計上還處于初級階段。在此次包裝設計實踐中,我發現在數字圖案轉換成現實的產品時,會有差距很大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地挖掘文化內涵并通過多次的實踐,找到一種圖案表現方式并能夠將其與傳統的上黨梆子戲曲文化融合在現代產品設計之中,使其更具生命力,探究出地方戲曲的傳承新方式。
參考文獻:
本論文由“國家級一流專業——視覺傳達設計”(項目號:2215012004)。
作者簡介:姓名:王丹,出生年月日:1996.10.20,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西晉城,學歷:碩士,職稱:無,學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工作單位,北京印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