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園園 夏小奇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傳播媒介不斷充斥著人們的視線,人們更加渴望得到高質量的閱讀體驗。書籍設計不再像過去只是單純的封面的美化,書籍的目錄頁設計在書籍設計中占比雖小,但對書籍的內容有著“綱領性”的作用,讀者通過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目錄能夠對書籍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探究書籍目錄頁設計的形式與法則,有利于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書籍設計理論的研究以及對書籍設計新的形式、新的可能性的探索與表達。
關鍵詞:書籍設計;目錄設計;功能;形式;原則
一、目錄的概念
“目”指篇名或書名,“錄”是對“目”的說明和編次。前人把“目”與“錄”編在一起,謂之“目錄”。《辭海》中對“目錄”解釋為:書前所載的目次,以備檢閱之用。這也就揭示了,目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與封面相呼應,“下”引導讀者對書籍內容的閱讀。
二、書籍目錄的功能
1.檢索功能
“冊頁型”書籍在唐代的興盛,使得目錄頁成為了書籍重要的組成部分。當時,目錄頁的檢索功能主要體現在書籍裝訂之前,裝訂師傅能夠根據目錄的信息對整本書進行正確的整理與排序,不會發生錯頁漏頁的現象。現如今,書籍目錄頁的檢索功能體現在讀者閱讀過程中,當讀者拿到一本書的時候,能夠通過條理清晰、層級明確的目錄頁設計,快速實現對書籍整體內容的把握和了解。
2.導讀功能
書籍關鍵的作用是能夠供人們閱讀,讀者拿到一本書的時候,最關注的首先是這本書到底講了些什么。目錄頁作為讀者在接觸書籍內容之前的一個落腳點,為讀者提供了導讀的功能,它是書籍整體內容的一個總綱領,設計者通過對書籍內容進行各個層級的標題信息總結、歸納、設計,呈現出一定的邏輯感、秩序感、甚至有一定的趣味性,為讀者在書海中“遨游”指引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3.審美功能
當今時代人們的審美水平不斷提高,對書籍設計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書籍設計在滿足書籍基本功能性同時,還要體現一定的審美性。書籍的目錄頁作為書籍的一部分,其設計同樣需要具備一定的美感,并能夠使文本的內容層級明確、條理清晰的展現在讀者面前,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建筑設計師讓人們擁有“居住的欲望”,書籍設計則應賦予讀者得到“閱讀的動力”。好的書籍目錄頁設計能夠讓讀者產生美的感受,并享受這個由文字所構建的詩意的閱讀空間。
三、書籍目錄頁的設計形式
不同類別、不同內容的書籍其目錄的設計風格及形式也不盡相同。根據書籍內容的不同,其設計要點會有所不同,因此也會產生不同的形式。一般會分為純文本類目錄、圖文混排目錄、線性動勢目錄、符號貫穿目錄。
1.純文本類目錄
純文本類目錄多為一些文學類、教材類等書籍的目錄設計。在傳統的純文本類目錄當中,通常由標題和一長串的小黑點以及標題內容所對應的頁碼構成,這串小黑點的主要作用是視覺導向的作用,引導人們的視覺從標題定位到其對應的頁碼。此類目錄頁的設計只是簡單具備了對書籍內容的檢索功能,但容易使讀者產生看錯行的現象,且其設計風格過于單調,對于書籍不同內容、主旨、理念等特點沒有體現。如果單看目錄就已經讓讀者失去興趣,恐怕就無法建立人與書籍更深層次的關系。
現代一些純文本類目錄的設計有了一定的進步,通過文字的大小對比、畫面元素的位置關系不同、顏色的搭配等增加了畫面的設計感,相較于傳統純文本類書籍目錄設計,更能夠讓讀者享受閱讀的過程。
2.圖文混排目錄
現代還有一些書籍目錄中加入了圖片的元素,相較于單一、模式化的純文本類目錄來說更加優化了目錄頁的版面設計以及更加強了信息傳達的功能。圖片比文字更具有直觀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對于相同的文字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但帶有圖片的目錄能夠讓人對書籍內容有更清晰的定位和了解。這種圖文混排有的是圖片與文字的上下左右排列,有的是有一定的重疊關系,根據書籍內容以及整體設計理念以及設計風格的不同有不同的形式。兒童類的書籍目錄大多數也會配有相應的圖片,對于兒童來講,圖片比文字更具吸引力,他們對一些可愛的圖片比文字更加感興趣,因此圖文式的目錄更能夠引起兒童的興趣。
3.線性動勢目錄
隨著現代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以及書籍設計的發展,慢慢的書籍目錄頁的設計也開始打破固有的思維和理念,有一些不同于尋常的目錄頁風格的產生,更體現了設計者對于書籍設計理念的獨特性傳達和體現。此類設計多為一些現代社科類書籍、藝術類書籍的目錄頁設計等,呈現夸張的效果,傳達一定的態度和精神。2018年最美的書《歷史的場》的目錄頁設計運用了線性元素,清晰的將書籍設計師與建筑師方曉風關于15個話題的對談展現出來,此目錄頁的設計增加了版面的空間感的同時,傳遞了兩位設計師對于“場”的概念的理解,也更加契合了呂敬人先生對于書籍的理解“書籍不是平面體,更像是一棟建筑,建筑是一個容器用來承載人和物,而書也相當于精神容器,承載著只是和文字圖像。如果將一本書看作是建筑,里面的每一頁都富有詩意,便能夠讓你詩意的生活棲息”。
4.符號貫穿目錄
目錄中的符號運用可以增強書籍目錄的傳達概念,使目錄頁想要傳達的內涵和信息更加的完整和豐富。其中符號又分為具象符號和抽象符號。具象符號主要是具象的圖片以及目錄中的指示符號,對讀者的閱讀起到指引的作用。抽象符號主要是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深度的解讀和思考而提取的符號,用來對書籍的文本信息進行補充和完善,但抽象符號的提取需要設計者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考量,考慮到讀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以免對符號造成誤解,影響讀者對書籍內容的閱讀和理解。目錄頁的設計中,設計者所提取的元素符號大多數為通俗易懂的符號且與整本書的氣質、理念相符合,能夠使不通文化水平以及不同背景的人快速、直觀的獲取書籍目錄的信息。如英國藝術史學家貢布里希所言:“全書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現在所有的設計風格中”。
四、書籍目錄頁的設計法則
書籍目錄承載的文字內容主要是書籍的標題、章節名、內容名、頁碼等,其設計元素主要包括文字、符號、圖片、色彩等。對目錄頁的設計并不只是是簡單的版式上的改變,而是通過對書籍目錄頁的設計讓書籍的信息得到更高效的傳達。其中,字體的選擇及大小的設置、符號的提取、圖片的位置、色彩的搭配等都會影響到書籍目錄的設計表現以及設計感受。
1.統一與對比
這里的所談的“統一”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書籍目錄的設計要與書籍整體風格、設計理念上做到統一,脫離了書籍內容的目錄頁設計顯得空洞而乏味。另一方面是:書籍目錄設計的審美性作用與功能性作用的統一。書籍目錄的主要作用是對書籍內容的檢索,是引導讀者閱讀的關鍵。設計師對書籍目錄的設計也應該在滿足功能性的同時,也應該滿足讀者對審美性需求的滿足。在統一中尋求變化、對比、和諧。才能夠緩解讀者的閱讀疲勞,給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帶來一定的小驚喜。
2.對稱與均衡
不同類別的書籍其內容的多少,章節的分類有所不同,有的書籍分的章節較多,目錄頁的標題層級分類較為細致,這就需要設計者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注意版面的均衡美,可以考慮目錄分欄對稱排列的方法來設計,保持畫面的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邏輯合理。當圖片較多、文字也多的同時,如何保持版面的美感與均衡感是值得深思的事情,通過設計者的設計達到書籍之美的語境是書籍設計的職責所在。若版面沒有一定的秩序,或者在編排的時候沒有章法,目錄頁的版面則會出現失衡的狀態,給讀者不穩定的感覺,擾亂其讀書的心境。
3.節奏與韻律
一首優美的歌曲有高低音的轉換;一幅充滿意境的畫面有實與虛的對比;一本設計精良的書籍也要有它主與次的關系、有其特殊的節奏與韻律。書籍目錄頁中,文字的大小、輕重和強弱的不同變化,顏色的選擇、搭配和運用,都會影響到版面的節奏。書籍設計師呂敬人在《書藝問道》中曾談到:“書籍設計者要學會像導演那樣把握閱讀的時間、空間、節奏語言,讓信息游走于頁面之中,起承轉合,峰回路轉,這是一個引導讀者進入詩意閱讀的信息建筑的構建過程”。一本書的設計如此,那么目錄設計作為書籍設計的一部分,甚至是作為整本書開篇的關鍵落腳點,更應該體現書籍內涵及整體設計理念的同時,有其特殊的節奏與韻律才能夠引導讀者后續詩意的閱讀。經過設計者的精心設計,書籍設計也同樣可以具有音樂般的節奏感、戲劇化的場景感,書籍之美也可以別有一番韻味。
結語
當下信息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繁雜的信息充斥在讀者面前。作為書籍設計師來講,如何能夠使信息清晰、準確、完整且有一定趣味性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并且能使讀者能夠快速準確的獲取想要獲得的信息,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當代書籍設計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就目錄頁設計來講,首先應當需要考慮到與書籍內容的聯系,使書籍的標題層級清晰、邏輯合理。在此基礎上考慮融入“視覺、嗅覺、聽覺、味覺”的五感設計,并與整本書的設計風格的理念的契合,吸引讀者,使讀者能夠靜下心來,引導其對后續文本的閱讀,感受到文字在詩意的信息空間中游走,感受書籍之美的語境。
注釋:
①百度百科
②《辭海》
③《書藝問道》呂敬人
參考文獻:
呂敬人.《書藝問道》.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8
[美].詹·V懷特著.應寧譯.《編輯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
[英].安德魯·哈斯拉姆著.王思楠譯.《書籍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20
王紅衛.《書語——我輔導的畢業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子木.《書籍設計微課堂》.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善本出版有限公司.《書籍形態藝術》.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本論文由“國家級一流專業——視覺傳達設計”(項目號:2215012004)支持。
作者簡介:
劉園園,1996.12.09,女,漢,河北省保定市,本科,無,出版物設計研究,北京印刷學院。
夏小奇,1975.12.18,女,漢,北京,碩士研究生,教授,出版物設計研究,北京印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