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星,夏永華,姚 迪
(湘西州氣象局 湖南 湘西 416000)
2013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準扶貧”[1]。2020 年12 月3 日,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 年持續奮斗,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 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2020 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用鄉村振興的辦法來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讓脫貧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天堂村是地處偏遠、環境惡劣、貧困發生率超過50%的典型深度貧困村。以天堂村為例,從氣象角度,就氣象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議。
湖南省龍山縣里耶鎮八面山位于龍山縣西南角,下轄4 個行政村,距離龍山縣城約120 km[2]。冬長夏短,冬季多霜雪和冰凍。年平均氣溫10 ℃,最寒冷在1 月份,極端最低氣溫達-12 ℃。平均風速4.5 m/s,最大風速21.5 m/s。年平均降水日200 d,年平均降水量1 703.2 mm,年均降雪日28.6 d,初雪到結束平均141 d,最多160 d,最少126 d。無霜期245 d,平均霧日197 d,最高年份達223 d[3]。
天堂村位于八面山最北端,距離里耶鎮政府約40 km,全村面積15.6 km2,其中耕地面積200 hm2、林地面積933.33 hm2、牧草地面積400 hm2,下轄11 個村名小組共210 戶819 人,其中有建檔立卡戶106 戶424 人,貧困發生率超過50%,地處偏遠,環境惡劣,在傳統小農經濟模式下,形成了“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局面,異地搬遷戶91 戶,是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深度貧困村之一。
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網絡,發展智慧農業氣象,開展精細化、專業化的旅游氣象等專業氣象服務,實現氣象監測更加精密、氣象預報更加精準、氣象服務更加精細,充分發揮氣象服務在產業發展、防災減災和鄉村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天堂村收入來源以外出務工和傳統畜牧養殖業為主,種植有烤煙、洋姜、土豆和玉米等經濟作物,以及大黃、天麻等中草藥。大力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提高農業氣象服務針對性、及時性、有效性,充分發揮氣象為“三農”服務的重要作用[4]。針對八面山進行中長期氣候趨勢預測、溫度降水預報,針對不同作物的種植要求,建立氣象產量模型,助力產業發展。
優質農副產品需要良好的氣候環境,開展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和氣候標志創建工作,深入挖掘氣象、氣候資源的價值,助推優質農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氣象災害是造成百姓生命財產損失的重要因素。由于八面山屬高山臺地,天堂村海拔超過1 200 m,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海拔造成了天堂村年平均氣溫低、冬季冰凍期長、全年霧日極多的氣候特點。優化完善氣象監測網絡,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范能力,在災害性天氣到來之前做好相關預警工作,特別是低溫雨雪冰凍的預警預報,提前預警,提前防備,將災害性天氣帶來的損失減到最小,切實發揮氣象作為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災害性天氣發生后,指導災后重建,恢復生產。
目前當地政府正在將八面山打造為夏季可避暑、冬季可賞雪、全年可看日出日落和絕美星空的旅游勝地。八面山拔地而起,四周絕壁如削,山上地勢平緩,景區旅游項目眾多,可睡星空帳篷、觀絕美星空河住懸崖客棧、看日出日落;可觀云山霧海、看絕壁奇峰;可觀冰雪霧凇、看溶洞天橋;可登山、可騎行、可滑翔,是一個集多種旅游項目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針對八面山主打的特色旅游服務,可專門制作對應的旅游氣象預報產品,旅游氣象服務產品包括云霧預報、溫度和晴雨預報,以及相關特色指數預報如溫濕指數、穿衣指數、紫外線指數、人體舒適度、負氧離子濃度、空氣清新度等[5-6]。同時,輔以景區實時風溫濕壓等氣象要素,有利于游客針對想要體驗的旅游項目選擇合適的出行時間,提升游客的滿意度,打造高品質的景區品牌形象。
氣象預警預報以及特色專業氣象服務信息如何及時有效地傳遞到公眾手上非常關鍵。針對不同的公眾如村內農戶和外地游客,需采取不同的傳播手段,下面就如何及時有效傳播氣象服務信息提出建議。
在人口居住密集區以及景區入口等關鍵區域安裝氣象大喇叭,推動農村大喇叭與縣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對接,用于預警信息和常規天氣預報的播報。村內可以配置專門氣象播報員或由村干部兼任,確定一個固定時間每天播報常規天氣預報[7]。在收到氣象預警信息后,立馬進行預警信息播報。同時,可在播報中穿插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8],提升農戶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相關部門應在人口居住密集區以及核心景區安裝電子顯示屏[9],滾動播放氣象預警預報信息、旅游氣象產品和氣象科普知識。
①可建立村級微信群內播報常規天氣預報,在特殊極端天氣到來前多次重復發送預警信息。②廣泛發動農戶關注氣象部門微信公眾號[10],免費獲取權威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信息。同時氣象部門同旅投公司聯合發布有關特色專業旅游氣象服務信息,廣泛宣傳發動,吸引潛在游客,加快旅游發展。
(1)發動村民定制氣象短信服務,可第一時間收到氣象部門發送的預警預報信息。加速推進信息精準靶向發布服務,同三大運營商加強合作,實現氣象部門發布的重大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信息可及時發送給轄區內所有用戶。
(2)在重大災害性天氣到來前,為引起農戶足夠的重視,必要時應對農戶進行點對點電話或當面通知,采取必要防災減災措施[11-12]。
鄉村振興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農業生產和鄉村旅游是農村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氣象災害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可能導致已脫貧戶返貧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力推動產業和旅游業發展,將是鞏固天堂村脫貧成果、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之一。
要對癥下藥,因地制宜,通過特色專業氣象服務和及時有效的氣象預警預報服務,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氣象科普防災減災知識,切實提升百姓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構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天堂村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