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瑩
(開魯縣園林綠化中心 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直接影響我國綠化工程建設、居民生活等方面。在這種情況下要為園林綠化苗木的種植、生產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提高苗木的品質、產量,豐富種植種類,完善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推動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人們生活質量提升,開始追求物質和精神文明上的享受,對房地產配套的園林綠化苗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也開始重視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工作,而園林綠化的建設帶動了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
就目前園林綠化苗木企業的銷售情況來看,銷售數額的逐年上升表明園林綠化苗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尤其是近年大中小城市正在不斷擴大綠化面積,開展了很多綠化工程,雖然增加了園林綠化苗木的銷量,但也引發了一些其他問題。據調查發現,不同城市所需的綠化苗木種類不同,在不同城市園林綠化苗木市場中,搶手的品種不同,但一定有一個較為搶手,而其他品種可能無人問津。此外,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一些建設單位需要的品種可能不適合本地區生長、部分建設單位花低價購買大量質量無法保證的綠化苗木、一些園林綠化苗木產業所提供的綠化苗木不符合要求等,這些都會阻礙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部分地方政府更關注城市經濟的發展,不愿投入資金支持園林綠化苗木的發展,這也會減緩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速度。
1.2.1 發展規模小而分散
近些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園林綠化建設工作,對綠化苗木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時苗木的收益較高,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苗木行業成為當前較熱門的行業之一。一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比較盲目,缺少規劃,雖然略有資金剩余,但沒有明確的投資方向,因而發展一些小型的苗圃,這些苗圃可能遍布一個縣城鄉鎮,但并沒有大的發展規模,資源較為分散。因為缺少明確的經營方向,所以一些經營戶在選擇銷售苗木的過程中存在“等”的思想,不積極了解市場行情,沒有建立完善的銷售平臺,沒有隨著市場的步伐更新培育的苗木品種。長此以往,這些小規模的苗圃就會失去發展的活力。
1.2.2 苗木培育制度不完善
通過對整個園林綠化苗木產業分析發現,在園林綠化苗木培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缺少完善的育苗體系以及培育制度。苗木的培育和種植工作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明確培育規范、掌握具體的培育技術,才能做好苗木培育工作。同時,當前的市場或政府沒有針對苗木培育過程采取一定的監管,在這種情況下無法規范苗木培育過程,保證苗木質量,這些都阻礙了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
1.2.3 管理粗放
雖然一些地區的園林綠化苗木規模較小,但在投資前期還是需要大量的資金,用在土地流轉、苗木購買等方面,但很多經營者缺少合理的規劃,不知道該怎樣進行資金預算,導致在后期培育苗木的過程中缺少資金,投入不足,這就會阻礙苗木的管理和培育。在這種情況下無法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苗木的管理,而這些生產經營者大都缺少實踐經驗和對專業知識的了解,認為這項工作就是簡單的栽樹、種樹、賣樹,不重視培育工作。例如,不能根據苗木的特性確定苗木的生長空間、為了賺取更多的資金盲目增加苗木的密度阻礙苗木生長、隨意破壞苗木的樹形而影響美觀等,這些都會降低苗木的質量,也會給后期的售賣帶來很大影響,長此以往會導致惡性循環。
1.2.4 苗木生產缺乏多樣性
就現實情況來看,很多苗圃在苗木種植的過程中,更傾向于選擇同一個品種的苗木,無法滿足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的多樣性以及美觀性的需求。同時,這一行業具有高成本、高風險的特點,所以更多的經營者希望選擇一些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品種種植,缺少特色,或者同時種植多個品種的苗木。實際上,只有既保證苗木質量,又提高苗木的特殊性,才能在市場上擁有絕對的優勢。但就國內園林綠化苗木生產情況來看,多樣性不足仍然是亟須解決的問題[1]。
由于國家十分重視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強調規劃的科學性和協調性,因此很多綠化工程在建設過程中,既追求美觀,又追求凈化,會選擇不同種類的植物,利用其顏色、造型來裝飾環境。
同時,這種園林的設計還要求與城市的建筑風格相協調,這就對苗木的種類多樣性、特色性有很高的要求。但苗圃經營者由于生產規模小、缺少營銷經驗等,經常出現跟風培育苗木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地區苗木市場的苗木種類可能比較單一,出現一些苗木供不應求而另一些苗木無人問津的情況,破壞了苗木市場的發展平衡。這些普遍化的苗木培育可能會缺少發展特色,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突出自己的優勢。因此,園林綠化苗木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要積極研發或引入一些新型的綠化苗木種類,豐富苗木的類型,滿足園林建設的顏色和質量需求,增強這些苗木的可觀賞性[2]。
產業內部的帶頭人或一些苗圃種植者,也要積極關注市場,了解當前的苗木供求趨勢,明確苗木生產的目的。例如,近些年大規模苗木的發展勢頭猛烈,可以積極種植一些覆蓋效率高、觀賞性好的常綠灌木、色葉等。考慮到園林的搭配需求,也可以種植一些小型的苗木予以匹配,如凈化效果較好的五針松、灑金珊瑚等。
如果我國的園林綠化苗木產業始終都是小規模經營,那么就無法滿足新時期的園林綠化需求,也會阻礙這一產業的發展。政府要提供一些政策保障,鼓勵全社會人員積極參與苗木發展,把地方小型苗圃集合在一起,建立一個鄉或一個縣的苗木專業合作社,并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同時,為社員提供技術和資金上的支持,例如提供病蟲害防治技術和苗木管理技術、為合作社引進優質的苗木品種、發放優質的化肥等,進一步提高苗木質量,提升合作社的生產水平。
政府要根據苗木種植的現實情況提出統一的管理制度,技術人員要深入實地進行栽植數量、栽植品種調查等工作,防止合作社出現扎堆種植相同品種和產品稀缺情況[3]。
政府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一些苗木產業龍頭企業及育苗大戶的發展。在已有的苗木企業、國有苗圃中選拔一些骨干企業,針對這些企業進行重點扶持,鼓勵這些企業創立屬于自己的品牌,增強其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新品種的引進、新苗木繁育技術的應用等提供便利,讓這些企業逐漸成為知名度高、輻射能力強,產、銷、供一體化的企業。政府可以為企業和一些規模較小的種植經營戶牽線搭橋,鼓勵這些規模較小的種植戶與村民聯合或與企業合作,積極發展園林綠化苗木產業,逐步提高國內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專業化以及規?;絒4]。
園林綠化苗木產業要想快速發展,就要調整生產方式,逐步從個體小規模經營轉變為規?;a。在這個過程中,要從苗木的生產、銷售以及售后等不同方向入手,建立統一的標準,這樣就能對整個產業進行宏觀指導。國家或地方可以出臺一些較為詳細的園林綠化苗木行業標準[5]。例如,出臺本地區較為常見的有關苗木種類施肥、噴灑農藥、嫁接等方面的標準,以此提高苗木質量。同時,政府需要采取精細化的種植管理模式,規范經營種植戶的生產、管理過程等。這樣在苗木生產過程中能夠依照標準,實現精細化的管理,提高苗木的品質[6]。此外,政府要在各地區建立綠化苗木標準化示范基地,積極引入各種新的種植生產技術,在當地進行技術標準化示范,提升苗木生產的技術水平[7]。
園林綠化是城市規劃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相當于城市建筑的主體工程,必將帶動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但從國內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發展規模小、種植品種單一、產業內部的制度不完善、缺少相關的種植生產標準等,都是園林綠化苗木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完成這項工作需要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為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技術提升、種植多樣化等提供更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