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慧瑤
(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鄉村旅游是旅游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中堅力量。通過推動農業農村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將城市與鄉鎮發展融合起來,有利于幫助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而鄉村旅游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調查研究可知,2019 年我國鄉村旅游業與農業經營主體數量超過350 萬家,假期營業收入約為6 500 億元,發展速度與規模呈現出與日俱增的狀態。發展鄉村旅游,能夠為當地村民提供更多崗位,確保農民的生活更加具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吸引更多資金。鄉村具備自然淳樸的民風和獨特的資源,因此具有良好前景和較大的投資價值。因為村民對資金缺乏科學管理,所以其優勢未被有效挖掘。外來資金的投入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外來企業進入后,不僅能為當地帶來所需資源,同時能將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融入其中,使產品結構得到優化,確保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有效滿足消費者提出的多樣化需求,推動鄉村旅游長遠發展[1]。
發展鄉村旅游能夠激活民間資本,促使資本投入到創業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后,地方政府開展了一系列探索,包括創業就業典范、管理模式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返鄉工作創業,將先進的管理技術與充足的資金帶回農村,不斷激發農村的經濟活力,加快了鄉村資金流動速度。
勞動力轉移后,勞動力素質得到提高,鄉村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鄉村實現了綜合性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更多專業人員,同時需要大量勞動力。休閑購物、觀光游覽、餐飲住宿等產業的發展,能為農村人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導下,農民開始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知識,使農村居民的服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能夠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所提出的各項要求[2]。
鄉村有著多樣的地貌、清新的空氣、淳樸的民風,這些有利因素能夠使城市居民放松身心。鄉村的服裝、飲食方式、居住方式、民風民俗等都是吸引城市居民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鄉村旅游缺乏專業的規劃,導致很多鄉村為了發展旅游業,一味迎合旅游者所提出的市場需求,包括體驗當地特色等,對當地旅游資源進行過度消費,提供的娛樂產品、住宿、餐飲服務大同小異。雖然能在發展初期吸引旅游者的關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產品千篇一律導致旅游者的興趣逐漸消失。產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問題,最終表現為“價格戰”。各地開展惡性競爭,導致鄉村旅游經營者的長遠利益受到損害[3]。
發展鄉村旅游,能夠使鄉村居民主動參與到旅游活動中,使旅游產品得到充分開發,為旅游者提供更多服務。農民受到自身能力、認知情況的限制,未能充分意識到旅游服務質量對旅游業產生的影響,開展的旅游活動只是抄襲他人的創意,甚至很多紀念品都是直接從批發市場購買后再次出售,導致當地旅游服務和產品缺乏創新性。鄉村旅游住宿服務人員的服務不到位,衛生問題頻繁發生,降低了游客的體驗感,使整體的旅游服務質量與旅客的期待產生極大差距,最終影響游客對旅游產品與服務的選擇,使游客對鄉村旅游產品產生抵觸態度,對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阻礙。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很多人開始將旅游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量旅客進入農村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動鄉村經濟更好地發展,但是會導致當地居民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占,比如白天因游客人數較多,道路十分擁擠;游客隨手丟棄垃圾,影響當地環境;當地居民種植的農作物被破壞;夜晚游客產生的噪聲污染和燈光污染影響當地居民休息等。
雖然一些居民能夠在鄉村旅游活動中獲得經濟收益,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但是因為居民受到認知、經濟等多個方面所帶來的影響,未直接從旅游活動中取得利益,而且需要被動承擔旅游帶來的負面影響,容易對旅游業發展產生抵觸心理。如果未能將有效且完善的利益分配機制加入其中,就會不斷拉大貧富差距,破壞村民之間的和諧關系,引發各項矛盾。例如某地區的鄉村酒店在網上頗受好評,吸引大量旅游者入住,但是鄰居因妒忌該村民經濟收入良好,便在附近散養牛,牛的糞便散落并不斷堆積,產生難聞的氣味,并且污水會流到酒店邊和小路上,使酒店經營和游客體驗都受到影響。
鄉村是農耕文化的重要載體,鄉村天然的飲食方式、淳樸的民俗民風、獨具風格的房屋建筑、傳統的勞作方式等,使鄉村文化資源更加豐富,有巨大的經濟價值與文化價值,需要人們對其高度關注,不斷挖掘民族文化底蘊。
隨著鄉村旅游不斷發展,應當對現有的古村落、文物古跡、古鎮等鄉村文化進行重視,并且將有效的保護措施加入其中,確保鄉村文化得到深度挖掘,保證鄉村文化與旅游活動得到有效規劃與開發。強化鄉土風情,促使旅游項目和鄉村文化有效結合起來。保證游客在參與過程中具有全新的享受與體驗,同時滿足鄉村旅游者提出的多樣化需求,打破農業采摘、農家樂、餐飲、垂釣等傳統發展模式所帶來的限制,形成全新的特色。通過打造特色旅游產品,可以提高產品競爭的各項優勢,也能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的情況。
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所具備的服務態度、服務意識、服務技能等,會直接影響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同時會對旅游者的滿意度帶來直接影響。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能夠為旅游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農村地區需要培養一批具有扎實專業知識的綜合型人才,并使其主動參與到鄉村旅游建設當中。
鄉村振興戰略強調鄉村人才培育機制創新,將義務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入其中,開展大規模的技能培訓,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同時,利用結對幫扶、送教上門、專題培訓等多種方式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鄉村旅游培訓。
經過長時間培訓之后,村民能夠對當地旅游資源進行深入了解,積極參與到鄉村旅游建設當中,與游客進行互動與交流,給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要鼓勵人才返鄉下鄉,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外出務工人員、高校畢業生以及青年創業團隊等加入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創新活動中,憑借其經歷、知識等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活力。
當地居民是鄉村的主人,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必須從當地居民的傳統習俗和生活習慣出發,將有效的宣傳方法加入其中,確保旅游者具備較高的環境保護意識,避免當地環境受到破壞。在鄉村的旅游資源中,一些遺跡、遺產經過歲月的沉淀,進而傳承下來并保留至今,見證了人類的發展,如果遭受破壞,將很難修復。
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對游客進行宣傳教育,使游客具備較強的保護意識,尊重當地的民俗民風、遺跡遺產,避免居民私人財產受到破壞,避免給當地居民和鄉村環境帶來不利影響,消除居民對旅游者產生的抵觸心理。
除此之外,需要提高當地居民對鄉村旅游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認識,鼓勵更多鄉村旅游企業增加就業崗位,吸納更多當地居民就業,使其主動支持鄉村旅游發展。邀請當地居民代表參與到鄉村管理規劃監督當中,尊重村民的發展建議,保護村民的權益。同時,政府需要引導各方面投資主體進入鄉村,通過建立更加合理化的利益分配機制,兼顧公平與效率,使各方利益得到調節,營造良好的氛圍。
鄉村振興戰略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同時能有效提高村民收入和生活質量。當地居民需要主動抓住其中的有利條件,將旅游和鄉村文化有效融合起來,將文化作為根本,主動開發出更具創意和特點的旅游產品,激發游客對新事物的好奇心,為游客帶來完整的體驗。
通過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可以有效解決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人才問題,為旅游發展注入全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需要對參與旅游的游客和當地居民進行有效引導,加強宣傳,改善雙方關系,營造積極、穩定的旅游氛圍,為鄉村旅游樹立良好形象,促使鄉村旅游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