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面啟動實施之年。日前,針對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變化情況,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與省財政廳研究制定了《2021-2023年江蘇省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意見》。
周密部署開新局。一是公布品目。全省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15大類42個小類151個品目(不含農機專項鑒定產品、農機新產品),比2020年增加34個品目。二是組織第一批企業自主投檔和形式審核。共投檔10336個產品,16位專家進行“網上不見面”形式審核。三是開展全員培訓。組織全省市縣鄉約1300名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人員進行了農機購置補貼申請辦理服務系統操作培訓,提高政策執行力。并要求縣級全方位開展政策宣傳,編制一張政策明白紙、一張品目一覽表、一張補貼流程圖,做到“程序明、要求明、人員明”,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警示先行筑防線。一是開展警示教育。邀請了省紀委監委派駐省農業農村廳紀檢監察組負責人對加強廉政風險防控進行了專題教育,通過案例分析強化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中風險防控意識,全面排查廉政風險,堅決堵住制度漏洞,筑牢補貼政策實施的廉政防線。明確各地重點提升縣鄉兩級農機購置補貼工作人員的風險防控能力,縣級基層五項內控制度延伸至鄉鎮。二是執行異常情形報告制度。2021年印發了《江蘇省農機購置補貼異常情形報告制度》,在投檔形式審核環節嚴格把關,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避免政策實施中的隱患。三是嚴格農機產銷企業參與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承諾制。要求所有參與江蘇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的農機生產企業,自覺遵守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相關規定,簽字蓋章確認上傳《農機生產(經銷)企業參與江蘇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承諾書》,并告知授權的經銷企業;必須在實際補貼銷售過程中由經銷企業在農機生產企業已蓋章的承諾書復印件或掃描件上加蓋公章后提供給購機者,確保承諾踐諾。
創新舉措提績效。一是加快推進補貼信息化。全面升級農機購置補貼企業自主投檔平臺、申請辦理服務系統,推廣使用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手機App,方便購機者隨時在線提交補貼申請、應錄盡錄;對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噴桿噴霧機、烘干機等重點機具實施補貼機具二維碼管理,方便農民掃碼辦理補貼申請手續;開發電子簽名、遠程視頻核驗功能,加快實現購機者線下申領補貼“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線上辦理部分實現“一次都不跑”,率先在全國開展全流程線上辦理。二是優化再造流程。全面推行補貼申請審核和資金兌付限時辦理,進一步縮短辦理時限,提升辦事效率,讓農民盡快享受政策實惠。精簡辦理流程,取消以前設定在購機環節的補貼政策告知與承諾書、銷售確認表,改為購機者申請補貼時在補貼資金申請表上簽字;取消了鄉鎮財政部門對鄉鎮農機主管部門報送的初審意見進行復核、縣級10%的抽查核驗。將農業農村部門受理審核時間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15個工作日,將公示時間由20天縮短至5個工作日,將財政部門兌付時間由30個工作日縮短至15個工作日。三是創新核驗方式。結合基層工作建議,在風險可控情況下,江蘇省首次將單臺機具補貼額在500元(含500元)以下的增氧機、投飼機、揉絲機明確為非重點機具。各地可采取補貼資金兌付后按比例抽查核驗方式進行,抽核比例不低于5%,重點核查單個購機者一次性購機5臺以上及一個年度內購機10臺以上的機具情況。四是落實農機本質安全管理。對經應急管理部門或農業農村部門認定的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且未整改到位的購機者,各地可憑認定證明暫停辦理其補貼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