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巖
(青島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山東 青島 266000)
發展特色文化旅游業逐漸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之一,城鄉一體化發展為我國農村區域帶來了諸多發展機會[1]。膠東地區作為我國重要的沿海區域,有著悠久的海草房文化歷史。隨著人們生態意識和文化意識提升,在農村的區域發展中如何充分保護生態和文化特色,成為農村經濟開發相關研究的關鍵領域之一。
海草房起源于石器時代,是我國膠東地區具有區域特色的民居形式,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和藝術變形,成為現存的重要生態民居之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需求在不斷變化,海草房已經難以滿足居住需求,加上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藝完善,當地村民很少建筑海草房。據統計,當前膠東地區已經很少出現新的海草房建筑,現有的海草房主要分布于膠東地區,現階段已經沒有保存完整的海草房村落,僅有部分海草房分布于新式民居之間。我國現有的海草房正在以每年約1 萬間的速度減少,同時由于海草房建筑工藝復雜,掌握建筑技術的人員減少,海草房村落保護與修復難度逐漸提升。隨著生態保護意識提升,國家和膠東地區均出臺了關于民宿建筑保護的文件,為海草房村落保護提供了一定依據。
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選擇回到家鄉發展經濟,由此膠東地區海草房特色旅游業逐漸發展起來。一方面,海草房具有其獨特的民俗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海草房村落的地理環境有一定優勢,十分適合發展旅游產業。
隨著區域經濟與政策的變化,膠東地區不斷推出海草房保護辦法,《榮成市保護海草房資金使用辦法》等為海草房村落的保護及相應民俗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另外,學術界針對海草房村落的保護及農村經濟發展等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威海海草房民居研究》等為海草房村落保護和旅游業開發提供了參考思路。
針對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海草房村落進行建筑保護和旅游開發,是膠東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與文化保護工作的關鍵部分。一方面,海草房作為歷史悠久的民居之一,其生態價值不可估量。建筑特色方面,海草房冬暖夏涼作用明顯,能夠為現代建筑提供諸多參考。另一方面,海草房是充分利用膠東地區的建筑材料建設完成的民居形式,是合理利用生態資源的產物,其建筑特色對于現代建筑材料制備與選擇具有一定的啟發價值。
對海草房村落進行旅游開發,能夠將海草房的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助力膠東地區鄉村經濟發展,同時能夠幫助更多人了解膠東區域文化,激發人們的生態保護意識[2]。
歷史悠久的海草房村落不僅承載了生態保護的意識形態,還傳遞著古代先民的建筑知識、膠東地區獨特的居住文化等,在海草房村落基礎上進行旅游業開發,能夠廣泛宣傳特色地域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先人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建筑特點和精神信仰等。在開發海草房旅游業中,也能夠幫助游客了解海草房的建筑特點、建筑理念、整體的建設過程,從而傳播膠東地區的文化風情。
同時,海草房建筑中結合了海洋文化,也是幫助人們了解沿海區域民宿風情的重要媒介,在旅游開發中合理利用區域文化能夠形成一種吸引力,實現文化保護、宣傳及經濟發展的目標[3]。
隨著人們生態意識強化,旅游業逐漸朝著生態旅游的方向發展,特色海草房村落旅游路線能夠滿足人們親近自然、了解歷史以及感受生態環境的旅游需求。同時,人們渴望了解各種知識文化,海草房獨特的建筑風格及沿海文化能夠充分滿足人們的獵奇心態,由此吸引旅游受眾。
另外,沿海村落慢節奏的生活狀態與城市生活有天然的反差,充分發揮海草房村落的生活環境優勢,為游客提供能夠短期放松身心的環境,將是海草房村落旅游開發的重要賣點。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于慢節奏的鄉村生活越加向往,基于海草房的特色村落文化旅游產業將會得到更加充分的發展[4]。
過去,我國經濟發展很大一部分是以破壞環境為代價的,生活水平提升之后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升,將海草房村落保護與鄉村旅游業開發結合在一起,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重要方式。在海草房特色旅游模式開發中發現,其可用的建筑原料在逐漸減少,這主要是生態環境惡化的結果,當地人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逐漸加入環境保護的隊伍中。
同時,人們通過特色旅游得到經濟利益之后也會逐漸意識到生態保護與經濟利益是可以兼得的,只有注重環境保護才能實現經濟循環發展,環境保護的意識也會逐漸生根發芽,最終形成自覺保護環境的氛圍。
基于現有的海草房開發家庭旅館,為海邊區域的民俗生態旅游提供支持,是現階段海草房村落保護與旅游集合的重要模式之一。將海草房進行改造、開發,以旅館的形式對外開放,為游客提供住宿體驗。一方面,獨特的海草房對于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利用民宿的形式能豐富農村生態旅游的體驗模式,讓游客全方位地體驗鄉村生活模式。另一方面,住宿形式能夠幫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海草房文化,體驗海草房冬暖夏涼的建筑優勢,同時能夠感受膠東地區的民俗特色[5]。
利用具有特色的海草房文化開發民俗旅游產品,既能夠開發新的旅游項目,又能夠傳播海草房相關的民俗文化,實現文化與經濟雙贏。文化旅游產品已經成為旅游開發的重要部分之一,發展鄉村旅游不僅需要發掘旅游特色,還需要為游客提供具有紀念價值和特色的紀念品,因此海草房村落的旅游開發中也需要進行特色文旅產品研發與設計。例如以海草房作為原型,設計具有造型特點的冰箱貼、具有膠東風情的鑰匙鏈、微縮的海草房擺件、貝殼工藝品等文旅產品。這種形式的產品既能夠為游客提供旅游紀念品,又能夠幫助更多群體了解海草房和膠東地區的民俗文化,實現文化傳播、環境保護理念宣傳等目的。
以現存的村落作為基礎增減和維護海草房,建成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村落,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的旅游體驗,是將海草房村落的保護與鄉村旅游開發進行互動結合的重要方式之一。一方面,這種開發模式可以傳承海草房的建筑技藝,還能夠維護甚至恢復海草房村落結構。另一方面,這種多功能度假村模式能夠提升旅游的系統化和旅游體驗,為游客提供更加完整的鄉村生活體驗,是提升旅游線路吸引力的方式之一。
另外,在原有村落架構的基礎上進行完善,例如可以加裝外部具有海草房特色、內部陳設現代化設施的房屋建筑,既弘揚了海草房的文化特色,又加設了符合現代人需求的設施,為游客提供更加優化的旅游體驗。
基于現有的村落結構開發和建造文化博物館,是海草房的村落保護與旅游結合的方式之一,建設民俗生態博物館能夠展示村落文化,更加簡潔、明了地為游客呈現海草房及其相關文化。
同時,在博物館集中展示村落的發展歷史、建筑工藝、建筑過程、蘊含的精神特色和文化傳承等,能夠幫助游客快速了解膠東地區的文化,是民俗生態文化宣傳最簡潔的方式之一。
另外,在生態博物館中展示利用海草、貝殼等材料制作的博物館紀念品,能夠實現生態文化宣傳的目的,幫助游客增強記憶和留作紀念,還能夠幫助其了解這些自然材料作用,更加深刻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推動海草房村落保護和鄉村旅游的開發進程。
海草房是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也是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將海草房村落保護與鄉村旅游發展結合起來,使更多人了解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為自然環境保護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膠東地區特有的海草房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膠東區域的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及生態保護方案,發現通過生態旅游和民俗文化等形式能夠更加有效地吸引旅游群體,實現利用自然環境資源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目標,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