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揚,榮 竹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27)
智慧物流是2009 年IBM 公司率先提出的,最初從智慧供應鏈的概念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演變,形成了智慧物流思想。現階段學界已經針對智慧物流發展模型進行了探索,為智慧物流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智慧物流表現出智能化、協同化、精準化和集成化的發展特色。在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的基礎上,促進物流體系的全面創新,發揮智慧物流平臺的重要作用,加快商圈區域性智慧物流的現代化發展進程,為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江蘇省已經在區域性物流建設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物流業發展迅速。2018 年江蘇省社會物流總額超過30.255 萬億元,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達到24.436 萬億元,所占比重相對較高,社會物流總費用也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超過1.28 萬億元。江蘇省積極探索區域性物流的建設發展,現階段已在區域性物流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效,推進了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建設,探索了無錫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建設,還在區域性糧食物流園區作出多元化的探索,為江蘇省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使江蘇省區域性智慧物流的建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發展前景。新時期,應從多角度促進江蘇省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加快智慧物流發展進程[1]。
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體系的構建需要對區域性物流發展資源進行整合應用,突破區域發展障礙,構建良好的物流發展體系。因此,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江蘇省在探索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路徑的過程中,應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化的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方案,確保能逐步展現智慧物流發展的優勢,借助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的力量,帶動物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2]。
江蘇省在實際探索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的過程中,應認識到現有物流管理體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限制了區域性智慧物流的發展,不利于智慧物流效應的全面發展。因此,在發展江蘇省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的過程中,應構建既支持明確分工又能對物流活動進行統籌協調的智慧物流管理體制,并引入扁平化管理思想,突破傳統智慧物流體系建設多部門、多行業條塊分割的狀態,構建能實現統籌協調的管理機制,使區域性智慧物流建設能提供特色化的物流服務,逐步增強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的發展效能。
一方面,可以基于區域范圍內不同物流聚居區之間實現多元合作的目標,發揮信息平臺的作用,構建區域范圍內的物流聚居區虛擬企業聯盟,對物流聚居區相關資源進行整合,探索智慧物流特色服務的開發,減少聚居區物流企業實現智慧物流升級的限制,提高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的綜合效果。另一方面,物流業具有服務業的屬性,能為各行各業發展提供物流服務。因此在構建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體系的過程中,應結合“互聯網+”的時代影響,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構建主輔分離的管理體系,實現對物流發展流程的再造,在智慧物流的支撐下加快物流行業發展的社會化進程,從而為區域性物流體系的構建提供良好的支持,增強物流企業的整體服務效果。在跨行業橫向合作的探索實踐中,展現智慧物流發展規劃體系的價值和作用,有效借助區域性智慧物流的力量形成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逐步提高經濟發展綜合水平[3]。
智能化物流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是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的主要方向。江蘇省在針對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進行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按照逐步提升物流服務能力的具體工作要求以及構建集約化物流服務模式的現實需要,將完善智能化物流綜合運輸體系的構建作為基礎性工作,為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其一,積極探索先進技術的應用,結合數據化和電子化的方式,對物流綜合運輸活動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和整合,并將電子單證、電子活動等作為數字化物流信息活動的信息承載體,為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提供數據支持,確保海關、鐵路、公路、航空等能實現信息的多元開放和共享,使江蘇省區域范圍內多種運輸方式實現信息的有效銜接,形成完善的物流信息智能化共聯共享服務體系。其二,加快物流綜合運輸體系的現代化建設進程,針對鐵路線路物流運輸發展進行合理規劃,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構建高速快捷的物流智能化渠道,并在公路運輸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充分促進交投公司作用的發揮,在高速公路縣級節點上爭取實現物流信息的全面覆蓋。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在智慧物流信息服務共享方面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江蘇省區域范圍內物流能實現多元主體的合作交流,在錯位經營的基礎上實現物流合作發展的轉型升級,從而使綜合服務能力得到提升,進一步彰顯智慧物流發展的優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物流服務[4]。
區域性智慧物流的發展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撐。新時期,在探索物流服務改進創新的過程中,為了給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江蘇省要轉變傳統的融資模式,結合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渠道,構建多渠道融資的發展模式,確保為區域性物流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支持。其一,要將物流市場化轉變作為基礎,鼓勵企業自主經營,發揮市場經濟的杠桿作用,為物流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積極鼓勵物流企業自主籌措資金,在充足資金的支持下構建開放、多元的物流市場發展體系,使智慧物流服務整體得到明顯的提升。其二,要對區域范圍內民間資本進行整合和應用,鼓勵和吸納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到區域智慧物流建設發展實踐中,從而發揮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提高智慧物流企業的發展效能,使智慧物流設施的建設更好地服務智慧物流經濟的發展。其三,政府部門要對智慧物流發展需求和融資需求進行分析,發揮政府導向作用,拓寬區域智慧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針對區域智慧物流發展需求構建完善的金融體系,鼓勵銀行和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商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盡量為區域智慧物流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從而促進企業智慧物流的改造和升級,提高區域性智慧物流建設效果,使區域性智慧物流的構建助力區域經濟的協同、穩定發展[5]。
在針對江蘇省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建設過程中,要將一體化物流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作為重要工作。在平臺建設中主要開發區域性物流公共信息服務模塊、不同運輸方式下貨運和交易服務系統模塊、物流金融模塊、物流保險模塊、物流企業資質誠信認證模塊、物流行業協會服務模塊等。江蘇省在全面構建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規劃體系的過程中,促進智慧物流平臺的推廣和應用,可以在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發揮政府部門的支持和規劃作用,針對物流企業、代理機構等類型的信息系統進行整合,鼓勵企業探索智能化升級的目標,在信息一體化服務模式的支撐下,提高智慧物流建設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6]。
在江蘇省區域性物流信息一體化建設的基礎上,要促進區域性物流信息平臺與國家物流信息平臺的有效對接,構建國家為主體、區域為基礎的物流信息鏈,進而更好地服務區域物流事業的發展,實現區域內物流集成化發展的目標,最大限度地優化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效能,拓展市場競爭力,從而確保區域性智慧物流體系的構建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為區域性智慧物流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區域性智慧物流的發展需要多元探索作為支撐。江蘇省在積極探索構建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整合本地區范圍內的物流發展優勢,構建特色化的發展規劃體系,凸顯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的特色優勢,從而提升區域性智慧物流發展的行業競爭力,使智慧物流發展能為區域性經濟社會建設發展服務,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為本地區范圍內經濟發展規劃體系的全面構建和創新提供良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