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蘭,肖典慧
(1.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懷化418000;2.懷化市湖天中學 湖南 懷化418000)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1]。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城鄉差距不斷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對新發展階段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提高鄉村發展速度與質量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高職院校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的主力軍,承擔著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提出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具體對策和建議,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既是發展鄉村的重要途徑,也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抓手。鄉村振興戰略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內容。
其一,經濟建設。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而推動產業發展需要重點加強經濟建設。目前,我國鄉村經濟相比于城市經濟發展較為緩慢,遇到的阻礙較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有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鄉村經濟發展速度,有效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2]。
其二,政治建設。政治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一環。隨著政策日益推進,我國構建了城鄉融合的新發展格局。隨著鄉村逐步開放,農民參與政治的思想覺悟逐步提高,對基層政治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不斷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強政府與民間組織的聯系與交流,提高村民自治水平,維護基層社會穩定。
其三,文化建設。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文化建設,既要塑好形,也要鑄好魂。一方面,要合理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鄉村建設中注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另一方面,要深挖傳統農耕文化內涵,傳承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守護好中華文化之根,并使之轉化為鄉村發展的優勢。
地方經濟發展是高職院校生存的根基和成長的沃土。高職院校只有推動當地經濟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其建設及發展的目標,否則高職院校建設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大量的人才,高職院校需加強人才培養,根據區域產業不斷調整人才結構,提高人才素質及質量,從而滿足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發展的需要。
其二,高職院校需打造特色專業,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努力克服地方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不斷培育新的增長點,推動產業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形成同存共生、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良性互動局面。
做強、做好高職院校是促進高等教育大眾化、完善教育體系、推動地方教育協調健康發展的現實需求。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評價標準核心在于學生的知識、能力以及素質水平,而學生知識、能力、素質水平體現在是否能很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是基本標準,也是核心指標。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體現,更是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標志[3]。
其一,建立鄉村機構,助推地方經濟快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包括多方面內容,既有經濟建設內容,也有文化以及生態環境建設內容。為了保證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需要制定科學的鄉村規劃,提高實施效率。從我國當前具體情況來看,大多數鄉村在開發過程中制定了具體的規劃,需要具體實施。由于涉及的部門、人員以及行業眾多,可以在基層政府設立專門的鄉村振興實施機構,負責相關事宜,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4]。
其二,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保障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序進行。我國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各項制度的落實都需要依法進行。鄉村振興戰略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發展規劃,需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實施。根據發達國家鄉村建設經驗可以看出,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極為必要。制定配套的法律,可以保證鄉村振興戰略得到有效實施[5]。
其三,創新鄉村振興機制,調動人才積極性,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創建完善的機制能夠提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效果。鄉村振興涉及鄉村的經濟、文化等內容,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我國應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農村土地改革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改革鄉村發展機制,提高參與度,加強文化傳承,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3.2.1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為助力創新驅動核心戰略和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的實施,需進一步深化科研體制改革,為科技創新以及科研成果轉化提供支撐平臺。
高職院校應從科研考核及獎勵體制、科研崗位設置等多方面深化改革,推動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著力提升產業素質。同時,整合政府、行業、企業、院校的科技創新資源信息,構建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推動資源共享,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配套服務[6]。
3.2.2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完善激勵機制,可以讓更多高職教師從鄉村振興角度出發,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從而使更多高職院校學生滿足鄉村振興對人才的要求。高職院校需要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的作用,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鄉村振興對人才的數量及質量要求較高。高職院校需從鄉村振興戰略的角度出發,制定有效的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更多具有專業化素養的人才,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并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7]。
高職院??梢耘c鄉村專業人才培養工程、科技下鄉工程進行有效對接,從以下方面著手。
其一,對農業就業人才進行再造。其二,加強對青年農民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其三,與地方政府積極對接,參與地方經濟發展,例如參與“訂制村官”工程,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出更多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村官”。
3.2.3 產學研一體化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產學研一體化是實現高職院校與地方經濟社會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8]。
其一,高職院校在充分培養人才的同時,應將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特色結合,將人才培養方向與地方經濟發展結合,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作用,利用科研技術成果的推動,挖掘地方經濟新產業和新亮點[9]。
其二,要將科學研究與地方經濟實際聯系起來,將解決地方經濟發展問題作為研究重點。例如可以加強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研究,從文化、社會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不斷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應依托學科和專業,貼近地方經濟,堅持產學研一體,主動搭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平臺[10]。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高職院校需要加強服務地方經濟的保障措施,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重視產學研一體化,充分發揮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高職院校需要從專業設置及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將高職院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緊密聯系起來,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