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田
(蘭州財經大學 甘肅 蘭州730030)
目前,大數據被廣泛使用在各行各業,新時代的產物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對財務審計工作而言,應緊跟時代步伐,將大數據審計應用到基層。建立常態化、科學的基層審計制度是農村財務管理規范化運行的有力支撐。但我國農村審計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面對海量數據,依然墨守成規,依靠陳舊的工作經驗,而不是在時代潮流中,敢于打破思維限制,探索新型的技術手段。這樣很難改變基層審計工作的現狀,無法保證審計質量。因此,當下農村審計工作只有借助大數據平臺,才可以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不斷提高農村審計工作的水平。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要求審計的監督職責要依法全面履行,以此推動全方位審計,同時讓審計的組織方式和技術方法得到改善和創新,提高審計的能力和效率。《關于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要求審計監督工作要具有實效性,實現審計全覆蓋,做到既有重點又有深度,步驟穩,成效快,為農村大數據審計的實施提供依據。
審計數字化已提倡很長時間,同時在基層運行多年,基層審計人員的計算機審計能力和專業水平不斷提升。隨著一批又一批人才的涌入,為基層審計機關注入了大量的新鮮“血液”,越來越多的新時代學生選擇審計工作,他們本身學習的就是審計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又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對新知識的接收較快,能夠在新時代審計工作中發揮較大的作用[1]。
在硬件方面,雖然要待上級部門統一研發部署最新的系統軟件,但原本的審計系統軟件并不是完全棄用,還可以通過建模強化其功能。單位的財務和業務管理都在要求信息化,尤其是主管經濟、資源的財稅和人社局等單位,這些上層機構的發展十分迅速,這也是審計機關利用大數據進行審計的關鍵。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主管審計的部門自上而下都在思考如何開展審計工作,并積極對此進行探索,也在不斷積聚寶貴的經驗。另外,部分基層審計機關的部分審計人員參與到一些已經應用大數據進行審計的項目工作中,應用便捷、省時的大數據平臺,讓參與人員切身體會到大數據審計的優勢,同時改變了他們的審計思維,培養了創新意識,學習了新的審計方式方法,這對農村財務開展大數據審計具有“啟明星”的作用。
現在的農村干部隊伍中,貪污舞弊、公共資源私用等現象屢見不鮮,嚴重阻礙了農村的發展速度。通過利用大數據進行農村財務審計,可以保證農村干部清正廉潔,杜絕腐敗、貪污、違法違紀等現象的發生,及時為村干部敲響警鐘。大數據審計可以揭示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農村集體財產屬于集體成員,不得侵占和挪用,但有的農村居民,特別是一些村干部,利用他們的權力侵占集體財產,將集體財產據為己有。通過大數據進行農村財務審計,一是可以直接避免村干部出現違法犯罪行為,將農村工作全部透明化;二是可以披露已經出現錯誤的農村干部,及時發現并糾正其錯誤,讓農村干部隊伍風氣回歸正向,讓農村經濟工作的開展有數據支撐[2]。
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密切黨組之間的關系,保護和鼓勵農民發展集體經濟,從而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利用大數據進行審計可以加強農村財務公開制度的實施。如今,我國極其重視實施農村財務的真實化,力求公開透明的農村財務,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因此,要想進一步完善農村管理體系,只有明確農村的財務關系,才能使農村財務支出更具有效性和合理性。與此同時,完善農村財務管理體制,不僅體現了民意,也保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加強了農村管理的民主化程度。這是保護農村穩定發展的需要,是鞏固農民組織建設的基礎。
通過大數據進行農村財務審計,有助于加強集體財產所有者代表的管理責任。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集體資產,但在農村使用集體財產仍有許多不合理之處,沒有計劃地使用資金、隨意支出、收入占比過大、各類非生產性支出增加等。資金是有限的,但被不合理地使用,因此資金減少。通過大數據進行農村財務審計,可以合理、妥當地分配農村財務資金,推動農村工作進入良性發展。
在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中,鄉鎮政府、農經站、村民理財小組等大大小小的機構或組織都會參與其中。農村財務審計主體過于冗雜,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鄉鎮政府對財務審計工作的干預較明顯,在沒有明確的審計主體和責任劃分的情況下,使審計工作的風險不斷加大。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仍會受政府部門的監督管理,很多重要工作得不到有效、快速落實,這些都會給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3]。
在農村進行財務審計的工作人員并不全是專業的審計工作者,他們往往身兼數職,這些人員僅具備粗淺的財務知識,并沒有參與過系統的審計和計算機專業學習,對專業知識了解十分有限。專業素養不高,導致審計方式方法與模式模板相對滯后,伴隨財務審計信息并不完全公開透明,無法具體了解財務審計結構,與之相應的資訊也無從查詢,根本無法合理、有效的進行審計工作。
審計核算方式在農村審計工作中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落后閉塞的村落環境導致部分農村依舊使用手工記賬法。這種方式雖然操作簡單,但準確性較差,缺乏系統的管理。由于管理缺失,存在賬外資產或相關資產已報廢但仍未下賬的情況,賬簿也不能清晰完整的體現業務發生關系,早已發生的經濟業務卻沒有及時記錄在冊,導致賬本記錄不匹配,賬務得不到有效處理。
目前,農村經管站等審核部門缺乏鄉鎮審計人員,面臨繁重的審計任務,特別是農村偏遠地區,在時間和工作量上都有嚴峻的挑戰。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農村大數據審計的發展,即使想要充分利用正在接受檢查的村莊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也沒有時間進行深度剖析或集中精力研究分析方法。
在大數據背景下,由于農村地區審計能力的基礎有限,再加上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沒有專門的計算機中心和專業的計算機審核員,即使年輕的審計人員會應用計算機進行審計,但計算機應用水平和操作水平仍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導致無法在日常審計工作中充分使用計算機技術分析各種數據。此外,未建立健全相關內控制度,這樣在日常管理中無法使各項業務活動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經營活動效率得不到保證,嚴重約束了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
雖然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在加快建設數據信息庫,已經在大多數審計機構中建立了完善的審計監督機制,但村鎮依然存在網絡建設滯后、服務器配置落后、產能較低等問題。如果進行大數據審計,農村可用的硬件設備不適合大數據審計環境。當較多審計人員同時在訪問和操作數據時,要求必須部署大量的分布式數據庫,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現有軟件建設的滯后,沒有軟件審核的基礎,軟件功能配置太低,導致無法使用統計、分組、預測、機器學習等技術分析。基層審計機關對農村地區進行財務審計,利用高運行速度的計算機和高傳輸速度的網絡環境,是充分發揮大數據作用的必要條件[4]。
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分析不同結構和不同類型的數據,利用新型的結構設計和技術,在網絡平臺上分析數據并推動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根據這一定義,只有強大的數據源和云計算能力與之相匹配,才能真正實現審計與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的深度結合。但現在中國政府部門特別是基層單位,并沒有一套完整的信息處理平臺,使得各部門數據相互交叉不匹配,做不到數據的共享。由于這些數據的搭建并不完善,基層基礎設施的信息化建設整體較薄弱,單位財務數據接口不標準、業務數據缺失嚴重、數據質量不足,導致無法分析數據。
雖然國家加大人才培養的力度,但大數據人才缺口依舊很大,特別是農村地區的人才短缺。目前,農村審計人員參與的審計工作僅是淺顯的表面工作,而在工作實踐中審計既包括會計審計知識,也包括網絡信息技術,但相應的專業人員較少。專業人員缺失和知識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因此,要建設一個新的農村審計隊伍,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制定一套合理、完整的農村發展體系,增強新農村建設發展活力。第二,要對農村建設進行分類,還要同時進行培訓,提高團隊整體評審工作的質量,在充分發揮自身潛力的情況下,使之熟悉大數據平臺。第三,定期組織課程學習,通過互聯網技術應用培訓審計人員,掌握農村審計技術發展的大數據動態。通過查閱廣大農村地區的數據,加強基層和上級之間的人才交流,引導其開展業務、查閱數據等,用數據進行合理的科學分析,檢查數據中蘊含的內在價值。
在農村建立大數據審計平臺是實施全面審計的必要途徑,是發揮全面監督審計功能的技術手段,也是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的必要措施。建立應用平臺做到信息公開,當出具審計報告后,當地政府要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將審計結果向所有村民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逐步建立良好的財務審計數據庫,包括扶貧資金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領域的網絡審計數據庫、審計對象數據庫和審計結果數據庫。第一步,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通過不同層次審計部門的審計平臺,使國內所有審計工作都通過數據平臺進行。第二步,使用數字審計指揮平臺,通過實時監控、網絡查詢等技術手段,完成審計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對要求、報告、經濟犯罪的預防和控制,以及保密信息和審計鏈接提供技術保護。第三步,在應用大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利用云計算技術對大數據進行分布處理,挖掘審計數據的價值,提高審計的準確性[5]。
目前,村鎮基層雖然在推動發展信息化水平,但程度遠遠不足,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使用的軟件種類多樣,并沒有做到統一的管理,增加了審計工作和數據對接的難度。
首先,要保證大數據審計所需要的資金支持,合理編制財政預算,突破軟硬件條件的限制,用計算機管理資金,建立內部局域網,以匯總整個單位的數據信息。其次,搭建審計云數據系統,可以利用大數據,從各審計部門直接提取各種信息,并且實現所有審計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再次,增加學習工作經驗。建議農村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一定要腳踏實地,從實際出發,制定出與本地相適應的農村財務審計制度,為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制度支持,使農村審計工作有章可循,積極發揮農村審計工作的作用。
新時代,要將財務審計的理念與科學大數據理念結合起來,才能保證有序地執行審計任務。管理人員必須全面了解大數據時代對財務審計提出的挑戰,并在思想上取得進步。目前,大數據平臺已初具規模,但農村財務審計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道阻且長,困難重重。只有循序漸進地培養創新意識,加強管理能力,促進農村審計隊伍建設,才能更好地利用大數據健全信息基礎設施,通過統一、規范、合理的大數據平臺,體現大數據審計工作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