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亞東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產業融合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在我國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中,產業融合形成了更健康、更環保、更有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在實現產業融合的過程中,為傳統產業注入了現代化的經濟發展要素,推動了傳統產業的變革與創新,改變了傳統守舊的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傳統產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對于現代農業與現代旅游業的融合發展來說,現代化發展理念以及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重要的契機與橋梁,能夠進一步豐富現代旅游業發展要素、擴大旅游市場,推動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民群眾在滿足基本的溫飽后,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旅游人群規模的持續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我國人民群眾消費需求的大方向,在需求端的刺激下,現代旅游業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時期,并在不斷拓展新的領域,現代旅游農業正是旅游業飛速發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是指實現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現代化,賦予傳統農業現代化的文化內涵,充分挖掘現代農業的文化內涵與生態價值,在現代化信息技術與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形成新的旅游項目。現代旅游農業產業是以現有的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為基礎,對農業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改建,重新進行設計與規劃,形成集生產、加工、銷售、觀光旅游、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觀光休閑活動,可實現當地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現代旅游農業產業保留了農業生產活動以及農業文化,形成了具有獨特吸引力的旅游活動,使農業旅游在當前競爭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場競爭中保持著獨特的競爭能力。通過在地方農業發展過程中應用現代旅游思維對農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改革,使現代農業與旅游業實現資源要素的有效共享,形成全新的產業形態。將農業生產活動以及眾多農產品納入旅游產業,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以地方農業文化豐富旅游業內容,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與方向,在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以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經濟效益的引導,帶動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升級。在實現保護農業生產目的的同時,提高鄉村經濟發展水平,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
現代農業的發展一方面得益于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工具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的應用,另一方面得益于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指導,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農業生產能力,以現代化農業發展理念培養新型農民,以現代化發展理念改造農業發展方式。農業與旅游業的有效融合充分利用了我國農業資源豐富、旅游市場需求巨大的優勢,將農業生產活動與旅游活動、農產品與旅游產品、農業生產要素與旅游要素有機融合。
生態旅游概念的興起,為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能夠體驗鄉村慢節奏的生活,感受鄉村自然風貌和淳樸的鄉土文化,而生態旅游也成為了能夠兼顧自然環境開發、保護和改善地方鄉村居民生活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概念下的旅游活動重視鄉村生態的保護與可持續開發,將自然生態打造為重要的旅游項目,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聯系起來,在這一關系下,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將成為實現經濟效益的目標之一,而實現鄉村旅游的經濟效益,也成為了鄉村生態環境保護性開發的重要支撐,實現社會系統與自然系統的良好循環。在這個循環中,無論是旅游消費者,還是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以及從鄉村旅游業中獲得更多機遇和收入的當地居民與農民,都將自動成為生態環境保護與鄉村農業發展的一分子。鄉村旅游業的開發模式堅持保留鄉村的原生性,充分挖掘當地的農業資源,整合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形成更加綠色環保的旅游模式,促進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使消費者和經營者都能從中受益。
現代農業生產實現了農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并輔以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和管理方式,實現了質的改變,區域化布局、設施化種植、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市場化導向等多方面共同作用,使我國農業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也為實現現代農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農業生產現代化有效地解決了我國傳統小農經濟規模小、較為分散的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我國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程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勞動報酬和農業經濟效益,使現代農業在市場引導下與旅游業進行有機結合成為可能。
現代旅游農業是旅游業與農業兩大產業之間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機融合與相互作用的結果,作為一個全新的業態,旅游農業發展中雖然體現了旅游業和農業的要素,但是旅游農業的產業鏈與農業及旅游業存在著較大的不同。具體包括:專業分工與協作,現代旅游農業實現了產業內各農旅部門的有效分工,大幅度提高了各部分運轉效率,在不斷優化的產業鏈中獲取了更強的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以現代旅游農業為紐帶實現一定區域內經濟系統有效串聯,部分龍頭企業和關鍵產品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帶動一定區域內的經濟發展;品牌效應,現代旅游農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長期發展能力,就要結合當地的農業特色,培育具有獨特價值與優勢的品牌,形成廣泛、持續的品牌影響力,從而穩定固有的市場地位,并進一步拓展、打開更多的市場,為區域旅游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產效率更高、生產規模更大的現代農業為現代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充足、更豐富的農產品和農業生產活動,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更豐富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內容。同時,旅游業的廣闊市場和巨大的需求,使農產品的交易額大幅度增加,許多滯銷的優質農產品有更多的渠道和途徑“走出去”,大大降低了信息閉塞、交通不便對農產品銷售的限制。在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的過程中,游客能夠直接觀看到并參與農產品的生產、采摘活動,在旅游的過程中完成對農產品的購買,同時也形成了對旅游產品與服務的質量監督,達到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業資源充分整合的目的,推動現代農業和鄉村旅游業的共同發展。
推進城鎮化進程與建設現代化農村是我國當前兩大并行不悖的鄉村發展戰略,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進一步縮短了城鄉之間的差距,隨著大量的城市居民作為游客涌入農村,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與承載的職能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城鄉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有利于推動城鄉結構的全新規劃調整與布局。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形成了新的經濟發展區域,這一區域承載了部分城市職能,緩解了當前大城市主城區的巨大壓力,有利于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緩解城市中心日益緊張的人地關系和生態環境。
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在多種效益的驅動下,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業資源開發與利用將成為一種大潮流,社會居民所要求的健康生活、環保生活、休閑生活等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滿足,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為人們踐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機會與平臺。并且,隨著旅游農業產業在推動局部地區經濟發展、提高現代農業經濟效益、加快調整城市布局、優化資源調配、推動鄉村基礎設施與基礎服務建設等多方面作用的顯現,現代旅游農業的區域經濟發展積極效應終將落實到整個社會層面,進一步推進社會專業化分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提供更多具體的綠色經濟發展方式和機會,實現生態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從改變人們的生活狀態入手,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良好的生態發展循環。
現代旅游農業是我國當前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旅游農業產業融合,充分發掘我國豐富的農業資源,有效利用旅游市場的巨大需求,為鄉村經濟發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在這一城鄉交流的過程中,縮小城鄉差距,重新調整城鄉功能布局,使現代旅游農業產業融合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現代化的重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