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韋 晨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生態旅游,是指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是近年來我們國家大力發展的一種旅游形式。目前來看,農業生態旅游已然成為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農業生態旅游可以為游客展示更多的田園風光,確保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實現放松心情的目的。步入新時代以來,農業生態旅游在鄉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更為凸顯,且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旅游產業,對鄉村經濟振興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但在農業生態旅游事業取得良好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農業生態旅游模式單一、對農村生態環境有一定的破壞,且還未形成高度的產業化。基于現存的這些問題,必須進一步把控好農業生態旅游與鄉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掌握和明確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注意要點。本文從三個方面來分析探討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經濟,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策略,現作如下的論述。
就當前階段的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來看,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發展水平,均十分顯著,對推動鄉村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發展過程中折射出的一些問題也是十分尖銳的,導致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一些困境。總的來說,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困境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目前發展起來的農業生態旅游經濟非常依賴農業資源,所開展的農業生態旅游項目均是以農業資源和自然風光為基礎的。比如農家樂最主要的內容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村活;再比如采摘園主要就是欣賞花草,采摘一些季節性的瓜果。總的來說,發展模式都大同小異,整體缺乏創新和特色,無法很好地體現出地方特色,導致旅游事業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保護與開發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性,而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目前來看,有很多的地區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事業時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忽視或輕視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導致生活廢棄物、污水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一旦破壞農業生態旅游事業所依賴的生態環境,不僅會影響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長遠發展,而且會對整個農業生產,尤其是農產品帶來較大的污染。
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可以大大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對帶動地區經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因為受到資金、意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的農業生態旅游經營模式以個體戶為主,導致產業經濟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即便是一些地區想要開發深層次的旅游項目,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資金而無法開展,限制了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因為多數的農民奉行個體化經營理念,因而一旦在經營過程中遇到較大的問題,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能力而降低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因素更多,會直接對農民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旅游事業無法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農業生態旅游經濟活躍了傳統的農業經濟,可以讓閑置的土地資源被利用起來,讓優美的生態環境被利用起來,已然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了農業經濟發展的新產業和新業態。但鑒于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較為尖銳的問題,因而需要進一步明確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形象定位、產品定位、市場定位、功能定位,把控好發展過程中的一些要點,以此促進鄉村經濟更好的發展[2]。基于當前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農村要想發展好生態旅游事業,必須擁有良好的產業背景,要重點做好三點工作:一是促使當前的旅游事業形成產業規模;二是產業背景要形成景觀,并大力發展特色景觀;三是為更好地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事業,需要對當前的產業結構作相應的調整,確保產業結構可以為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服務。
(2)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完成農業生態旅游的諸多定位問題,尤其是產品定位、形象定位、功能定位、市場定位,更好地明確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方向。另外,要從宏觀上去明確生態旅游地的開發方向與內容,準確協調農業生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以此來解決農業生態旅游的定位問題。
(3)鄉村旅游資源和富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可以激發出強大的市場吸引力,促進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為此,在農業生產旅游發展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旅游地的開發與設計工作,做好旅游產品的策劃工作,始終借助新理念、新視野和新技術來推出新項目和新產品,避免存在因循守舊的問題。
(4)農業生態旅游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很高的要求,而鄉村一直以來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存在較大的問題,導致豐富的旅游資源無法獲得有效的利用,經濟發展能力受限。因此,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要想更好地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事業,必須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對待,尤其是要做好道路、供水供電、服務設施的建設工作,以此確保為農業生態旅游發展提供基礎,促進鄉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
(5)土地資源是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發展所依賴的重要資源,雖然當前的鄉村旅游規劃并不是土地規劃的范疇,但因為涉及到太多的產業形態,因而在發展過程中勢必會涉及到很多的土地資源內容。因此,在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發展過程中,務必要結合好基本農田的保護工作,始終保證不觸碰基本農田資源。
(6)對于農業生態旅游事業來說,若是忽視或輕視開發保障方面的規劃工作,必然會導致生態旅游事業的發展成為空中樓閣和紙上談兵。因此,在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發展過程中,務必重視開發保障方面的規劃工作,將此項工作落實到思想層面和實際行動中去。
針對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發展模式單一的問題,要優化整合當前已經有的旅游資源,結合實際情況來開發更多的旅游產品,充分發揮出鄉村生態旅游的主體優勢。在優勢旅游資源整合過程中,要全面挖掘生態農產品的價值,一些利用性能低的旅游項目要下決心去除,也可以進一步去整合,要考慮去完善鄉村生態旅游的多元機制,緊密聯系起來旅游行業的各個主體。在此過程中,當地政府要始終履行好自身職能,發揮頂層設計的作用,做好政策支持、經濟支持等多方面的工作。比如要鼓勵更多的村民參與到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建設中來,從其中獲得收益,不斷提升村民參與到生態旅游事業的能力。
當前農業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模式單一、缺乏特色等問題,對旅游產業發展十分不利,必須極力去改變,將各個主體的優勢發揮出來,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需要嚴格遵循的一點是,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要始終與地域特色文化緊密結合起來,同時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要極力促進農業生態旅游的綠色經營,始終讓農業生態旅游事業富有特色和可持續化發展特征。
基于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強大優勢,其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未來還會發揮好更為顯著的作用,這需要高度認識到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重要性,嘗試去打破傳統的旅游業態,對當前所擁有的旅游產業進行不斷的轉型升級。在多產業融合機制設計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促使農業生態旅游產業與相關產業有更深度的融合,可以考慮最大限度地延長農業產業價值鏈,以此確保農業生態旅游形成一條完備的產業鏈,走出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子。二是在發展農業生態旅游事業時,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手段,將社交媒體、網絡視頻、旅游網站等相關性的傳播載體有機結合起來,打造新媒體營銷平臺,讓更多的人知曉農業生態旅游項目,吸引更多的人前來游玩和消費。
農業生態旅游與鄉村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帶動鄉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更為顯著,今后,要進一步做好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健康發展,尤其是要做好農業生態旅游事業的創新性建設與管理。針對農業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重點從優化整合旅游資源,設計多產業融合機制、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品這三個方面著手,促進鄉村旅游的創新發展與管理,深化與鄉村經濟發展之間的融合,以此推動鄉村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